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開始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合作探究法以學生合作探究為主,能夠良好的突顯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可圍繞合作探究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從明確探究課題、建立學習小組、開展探究實驗、定期檢測成果幾個角度提出合作探究法的應用措施,旨在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提升物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1-008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079
合作探究法作為一種特色教學法,將其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物理實踐教學需求相符合,改變以往課堂枯燥壓抑的氛圍,使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一、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法的應用作用
(一)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自從新課改實施以來,傳統教學模式逐漸退出教育舞臺,為了迎合新課改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師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在傳授物理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在此背景下,合作探究法應運而生。其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活動,學生在探究中互相配合、互相幫助,解決物理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充當引導者的角色,適當給予學生啟發,幫助學生沖破物理難關,提高探究能力。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為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通常采用“填鴨式”教學法,學生在短時間內很難接受和理解大量知識,課堂氛圍因此變得枯燥,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日漸消磨,甚至出現抵觸、厭學等情況。合作探究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有效緩解此現象,其歸還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給學生預留充足的探索、思考和分析時間,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獨立解決問題。這不但可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得到顯著提高,還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物理教學效率自然也隨之得到提升。
(三)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合作探究法應用背景下,學生以小組為單元參與課堂活動,在合作的集體中,不同學生的認知結構、思維方式不盡相同,即便對待相同的問題也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同一小組的學生可在探究中相互交流、鼓勵,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產生新的認知,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高,在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以團隊的力量完成不可能完成的學習任務[1]。
二、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法的具體應用
(一)提出探究問題
在學習“機械效率”知識時,當學生知曉機械效率是有用功占總功的百分比后,教師可采用生活化情景提出探究問題,即小張與小李同時騎自行車上斜坡,魁梧有力的小張沿著坡路直接沖了上去,體弱的小李走S型道路到達坡頂,問二者上坡時誰的機械效率較高?你認為斜面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
(二)劃分學習小組
按班級現有40人計算,可將學生劃分為8組,每組5名,在劃分時教師應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接受能力、性格特點等,盡可能保證每個小組各方面的實力相當,從而達到公平競爭的目標,使每名學生在小組探究中充分發揮個人長處,在解決問題時幫強扶弱、共同進步。
(三)課前準備與合作探究
各組的組長可將探究問題劃分成多個部分,并分配給組員,并要求每名組員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自己的任務,然后匯總在一起完成總體目標,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應完成以下內容:
1.建立平等的合作關系。每名學生在課堂中都是平等的,在合作交流中都有提出自己想法與疑問的權力,可對他人提出的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也可適當接受他人的異議,從而改變自己的錯誤觀點,對于一些大家都無法解決或者難以達成一致的問題可以請教教師,與教師一同探討,從而建立和諧平等的合作關系,不應對他人不同見解給予排斥態度,也不應一味聽從別人想法,應將交流中取長補短,認清自己的優勢與不足。
2.開展探究活動。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得出斜面機械效率可能與重力、坡度、粗糙度、用力大小等因素相關。經過分析,大家在課堂中開展了斜面機械效率與粗糙度、傾斜度的關系研究,對自己的猜想進行驗證。首先,將一塊長木板的一端墊起,使其成為斜面,用彈簧測力計對小車重力、小車均速上升的拉力大小進行計算,從而得出有用功、總功與機械效率;其次,采用變量分析法,通過改變斜面傾斜度測量小車在不同傾斜度中上升時的機械效率;最后,通過探究實驗得出了斜面的傾斜度越大、機械效能越高,斜面粗糙度越高、機械效能越低的結果,并且學生還做出進一步猜想,即小張與小李的體重也可能對機械效率產生影響,并對此猜想開展深入探究[2]。
3.定期檢測探究成果。人的記憶并非永久的,在物理學習中,學生對于剛討論的知識往往記憶清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漸漸模糊,需要教師定期檢測,一方面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另一方面確保合作探究的良好效果,避免部分學生沒有積極參與探究活動,混雜其中出現偷懶、松懈等情況,影響物理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陸應海.合作探究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3(4):68.
[2]陳小萌.合作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2017(2):313.
[責任編輯 胡雅君]
作者簡介: 吳文山(1977.12— ),男,漢族,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