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艷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許多地區也開始重視本地的經濟發展,并且國家給予了戰略支持,出臺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這使得廣西北部灣地區的經濟能夠快速增長[1]。但由于缺乏扎實的經濟基礎,廣西北部灣地區的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因此,本文就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現狀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展開討論,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現狀;挑戰;對策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地處我國沿海西南端,位于北部灣頂端的中心位置,主要包括南寧市、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所轄區域范圍,同時包括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廣西北部灣作為華南與西南溝通樞紐,一直都是貨物流通與經濟發展的重地,因此對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應該尤為重視,且面對機遇要牢牢把握,在面臨困難與挑戰時也要及時解決。
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現狀
2008年2月2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馬飚正式宣布《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獲得國家批準,這標志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提升為國家發展戰略[2]。該經濟區不僅區位優勢明顯,而且自然資源豐富,有多個港口和海岸線資源、海洋資源、旅游資源、礦產和能源資源等。廣西北部海岸發展歷史深遠,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出發港口,在當代社會,該地區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東盟各國的有力支撐。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產業布局加快形成,港口等資源整合邁出重要步伐,面向東盟的多區域合作有效推進,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經濟區開放開發呈現出生機勃勃的良好態勢,因此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也成為了重要出海口。再加上國家和中央各部門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大力支持,建設自由貿易區、參與中國與東盟的合作發展等機遇,將會更加促進廣西的經濟發展。雖然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但在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許多的挑戰,因此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并及時做出應對方案。
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經濟規劃不合理,面臨產業選擇的問題
廣西擁有的優越地理位置,即西部地區唯一的出海通道口,使得北部灣經濟區成為了廣西省甚至整個西部地區的龍頭。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成為了國家規劃的重點戰略發展地區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這一現實。能否把其建設成承接西部和東部地區的重要通道,能否起到國家規劃時所期望的作用,這點還是讓人有些擔憂的。
(二)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經濟發展代價大
隨著經濟的發展,伴隨而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給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施以重壓,北部灣經濟區海岸線資源豐富,建設了一大批港口、碼頭,以承接國內外的貨物運輸,這些碼頭的建設在前期,存在規劃不合理的現象,使得基礎設施建設遇到了困難,同時,這些碼頭作為經濟區經濟發展的重頭戲,貨運量巨大,對海洋的污染也是巨大的。一些項目為了更大的經濟效益,通過圍填海域來拉長海岸線,增大港口、碼頭面積這對海洋資源和海洋生物都造成了極大的不利影響。[3]目前重化工集中區還沒有完全啟動,但污染已開始顯現,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如果對于環境問題置之不理或是只做表面功夫,那么廣西的經濟發展將從內部出現問題。久而久之,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快,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大,這不僅會影響到城市的發展,更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三)缺乏創新型人才,制約經濟發展
現在的北灣經濟區發展勢頭迅猛,各行各業都蓬勃發展起來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在經濟區落地扎根,這就對各類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大。北部灣經濟區雖然是國家劃定的重要戰略經濟發展地區,但是畢竟前期基礎薄弱,基礎配套設施未跟上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經濟區對人才沒有足夠的吸引力,也沒能留得住人才,人才的缺失使得本地現有企業的發展受到了制約,也成為了阻礙其他觀望企業入駐經濟區的步伐,而且對于經濟區開拓海外市場也十分的不利,人才方面無法滿足國外企業的需求[4]。
(四)城市之間存在競爭
雖然廣西北部灣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資源,但由于每個城市的資源都區別不大,所以就會出現城市之間存在相互競爭且互補性不強的問題。有這樣一個案例:隨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城市之間開始出現“產業雷同”的現象,在臨近的港口,由于各自為政,就出現了港口物資爭奪的現象,經濟實力強一些的港口甚至還會打壓相對較弱的港口。除此之外,由于城市間互補性不強,在發展的過程中就會出現重復的大型產業和建設,例如:造紙業、石化產業等等。雖然這樣的大型產業可以拉動內需和城市GDP的增長,但城市的總體發展卻得不到提升,整個北部灣地區的內在結構無法創新和整合。重復的大型產業建設加上業內競爭,不僅會降低城市之間的協同性,且會損耗該地區的資源利用率,不利于廣西北部灣地區的經濟發展。
三、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面臨挑戰的解決對策
(一)充分利用地理優勢,促進國內外全面發展
北灣經濟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即能與國內對接,又能與國外,特別是東盟國家聯系,從國內和國外兩個層面去發展經濟成為了北灣經濟區必須選擇的道路。對于國內,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要充分利用珠三角區域的省份,承接起東部發達省份向中部地區進行的產業轉移,起到承接東部發達地區,服務西部落后地區的作用。加強與西部地區的聯系,成為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領導羊。對于國外,要充分利用東盟國家之間的友好往來關系,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進行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從而把外向型經濟發展起來,使其成為經濟區經濟貢獻的主力軍。
(二)合理規劃,追求可持續發展
北灣經濟區得益于自身的地理優勢,主要發展交通運輸業,其實北灣經濟區還有很多的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開發。比如經濟區豐富的旅游資源,北灣經濟區的旅游業發展還不夠充分,政府部門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支持力度,通過引進國內外優秀的旅游開發公司,進一步開發經濟區的旅游資源,使得旅游業在經濟區的經濟發展中比重不斷增加,從而帶動整個地區經濟的發展[5]。
在發揮其他優勢的同時,也要注重對于現有條件的鞏固,經濟區現有的港口資源豐富,需要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港口貨物承接力,才能夠為多方面吸引貨源,甚至發展國外運輸業提供堅實的基礎。北灣經濟區工業的發展,也要著眼于整個經濟區的藍圖規劃,不要單純的走犧牲環境自然資源,發展經濟的錯誤道路,要加強對于工業行業高新技術的注入,走一條技術含量高、資源消耗量小、環境破壞力小、人才資源充分利用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三)積極引進人才,與時俱進
時代在不斷變化發展,北灣經濟區的發展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現在的廣西北灣經濟區發展速度驚人,對于人才的需求,特別是高新技術人才,還存在很大的缺口,人才培養和吸引不足嚴重制約著經濟區的發展。第一,要能夠吸引人才,這就需要經濟區與臨近省市建立起人才資源共享渠道,同時,也要對國外優秀人才拋出橄欖枝,不斷擴充經濟區的人才資源庫。第二,要能夠留住人才,政府和企業都要通過建立有利于人才在本地發展的政策和制度,不僅要在工作上給他們發揮的空間,也要在生活上給他們好的享受。第三,要大力發展經濟區的教育,要爭取高校落地,更好的為經濟區發展培養合適對口的人才資源。
(四)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
在經濟快速發展至于,自然環境的保護也不容忽視,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除了規劃和建設外,還應該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要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合理開發和高效利用資源,提高節能環保水平,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做到既收獲金山銀山,又保護好綠水青山,打造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生態優美、舒適宜居的綠色經濟區。提升海洋和城市的綜合環境、大力推崇經濟循環發展的理念,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相關部門應該重視的問題。除了部門的宣傳提倡外,還要加強學校和市民的環保理念,讓每一個市民都能夠自覺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保障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持續穩定的發展。
四、總結
綜上所述,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還是擁有良好前景的,但在加強對外貿易的同時,還要不斷進行內部的深化改革,不僅重視人才的培養,更要注重環境的保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基礎設施和創新型人才的均衡發展。且改善區域合作環境,結束區域之間和區域內部各自為政、惡性競爭、缺乏溝通協調的局面,實現區域規劃的指導性和約束性的高度統一。
【參考文獻】
[1]蘭宗寶, 王暉, 陳燕,等.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發建設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對策[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7, 28(19):156-158.
[2]林昆勇. 海南自貿區建設新機遇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策略研究[J].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 40(04):66-72.
[3]唐婧妮. 推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綠色發展的建議[J]. 中國財政, 2017(24):46-47.
[4]毛艷,葉蕓. “一帶一路”倡議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海洋產業競爭力研究[J]. 經濟研究參考,2017(70):112-119.
[5]張少丹,居占杰. 新常態下廣西北部灣區域旅游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 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26(03):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