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秀明
【摘 要】目的:分析超聲組織彈性成像技術在鑒別診斷甲狀腺腫塊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本文研究對象為甲狀腺腫塊患者,研究總例數200例,收取時間在2015年2月10日-2016年3月10日之間,總例數采取抽簽分組方式分為兩組,觀察組100例(實施超聲組織彈性成像技術診斷)、對照組100例(實施超聲組織造影技術診斷),將兩組的檢出率、特異性、敏感性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甲狀腺腫塊患者檢出率90.00%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甲狀腺腫塊患者特異性80.00%、敏感性92.00%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通過對甲狀腺腫塊患者實施超聲組織彈性成像技術診斷,取得顯著效果,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超聲組織彈性成像技術;鑒別診斷;甲狀腺腫塊;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2-0-01
甲狀腺腫塊目前發生率不斷增加,而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患者十分重要,目前超聲組織彈性成像技術、超聲組織造影技術在臨床廣泛應用,其檢測結果具有差異[1]。因此,本次研究對超聲組織彈性成像技術在鑒別診斷甲狀腺腫塊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見下文。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甲狀腺腫塊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200例收取時間在2015年2月10日-2016年3月10日之間。本次研究200例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排除標準:(1)甲狀腺功能異常、(2)血液系統疾病、彌漫性疾病。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甲狀腺腫塊診斷標準[2]。
觀察組100例甲狀腺腫塊患者;年齡25歲-60歲內,平均年齡(42.01±1.25)歲,性別:男性有60例、女性患者40例。對照組100例甲狀腺腫塊患者;年齡26歲-61歲內,平均年齡(42.11±1.26)歲,性別:男性有61例、女性患者39例。
觀察組、對照組一共200例甲狀腺腫塊患者的各項基本資料相比,P>0.05表示無顯著差異性。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超聲組織造影技術診斷方式。
使用本院提供的儀器,將超聲探頭切換直至L-522,實施超聲造影技術,尋找到最佳造影切面后實施造影模式,將造影劑注射后進行計時和動態存儲,連續記錄時間2分鐘。
觀察組應用超聲組織彈性成像技術診斷方式。使用本院提供的超聲診斷儀器,工作頻率在2.0MHz-10.0MHz之間,使用線陣探頭L-533,患者取仰臥位,將頭部略微向后仰,將頸部充分暴露后,使用常規超聲檢測患者腫塊形態、大小以及回聲等,再實施超聲實時彈性成像技術,醫者手持探頭固定在患者結節部位并進行觀察,對取樣框實施調整后,記錄并觀察成像圖,對患者各結節硬度實施分級,使用彈性分級法[3]。
1.3 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組甲狀腺腫塊患者以及對照組甲狀腺腫塊患者的檢出率、特異性、敏感性。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數據軟件為SPSS25.0,其中計量資料表示方式為 (以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方式為%(以卡方檢驗),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檢出率 在觀察組中,陽性患者有90例、其中惡性腫塊20例、良性腫塊70例;陰性患者10例,檢出率為90.00%。在對照組中,陽性患者有70例、其中惡性腫塊15例、良性腫塊55例;陰性患者30例,檢出率為70.00%。觀察組甲狀腺腫塊患者檢出率90.00%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卡方值=12.5000)。
2.2 對比特異性、敏感性 在觀察組甲狀腺腫塊患者中,特異性80.00%(80/100),敏感性92.00%(92/100)。在對照組甲狀腺腫塊患者中,特異性65.00%(65/100),敏感性82.00%(82/100)。觀察組甲狀腺腫塊患者特異性80.00%、敏感性92.00%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卡方值=5.6426、卡方值=4.4209)。
3 討論
研究顯示,常規超聲只能根據患者腫塊邊緣、內部回聲以及形態對腫塊良性、惡性進行鑒別,從而導致檢出率不高,而尋找一項良好的鑒別方式較為重要。據相關研究顯示,目前超聲組織彈性成像技術、超聲組織造影技術在甲狀腺良惡性腫塊診斷中廣泛應用,兩種方式均具有診斷價值[4]。通過增強模式,應用超聲組織造影技術能獲取患者腫塊內部血流灌注情況,而腫塊周邊的形態、血管數目和血流灌注密切相關,因此對于腫塊良性、惡性具有較高的敏感性,但是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導致檢出率不高。超聲組織彈性成像技術目前在臨床廣泛應用,取得顯著效果,主要是通過腫塊彈性圖像從而獲取腫塊組織硬度信息,能對深部微小腫塊做出準確診斷,具有較高的檢出率,具有準確率高、信息豐富等特點,目前受到多數患者青睞[5]。
經研究表明,觀察組甲狀腺腫塊患者檢出率90.00%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甲狀腺腫塊患者特異性80.00%、敏感性92.00%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對甲狀腺腫塊患者實施超聲組織彈性成像技術診斷,取得顯著效果,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運用。
參考文獻
黃霞.超聲組織彈性成像技術在鑒別診斷甲狀腺腫塊中的應用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9):70-71.
吳文瑛,劉會玲,李義學等.甲狀腺腫塊超聲彈性成像誤診原因分析[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6,33(4):344-345.
涂友梅.超聲造影及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甲狀腺良惡性腫塊中診斷價值[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19):2250-2252.
紀歡,張蕾,李守強等.剪切波彈性成像聯合超微血管顯像在甲狀腺腫塊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8,27(2):143-146.
黃霞.超聲組織彈性成像技術在鑒別診斷甲狀腺腫塊中的應用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