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述 孟杰 肖玲玉

【摘 要】目的:評價與研究護理干預在顳下頜關節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病例收集時間: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在上述時間段內選取40例顳下頜關節疾病患者,對40例患者進行編號(1-40號),單號作為常規組實施一般護理,雙號作為研究組采取護理干預,比較應用效果。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20例(100.00%),優于常規組的16例(80.00%),差異明顯,P<0.05。結論:針對顳下頜關節疾病患者采取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升治療效果,值得在顳下頜關節疾病患者臨床中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護理干預;顳下頜關節疾病;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78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2--01
引言
顳下頜關節疾病主要包括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顳下頜關節強直、顳下頜關節脫位三種,關節疼痛是本病的典型癥狀,另外,疾病具有反復發作、病程冗長等特點,發生疾病后會患者會產生抑郁、焦慮情緒,造成應激反應加重疼痛情況,因此,需要加強護理干預緩解其負性心理與情緒,促進疾病康復[1]。本次研究在2018年10月-2019年5月期間選取40例顳下頜關節疾病患者,分組后分別給予一般護理和護理干預,比較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收集時間: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在上述時間段內選取40例顳下頜關節疾病患者,對40例患者進行編號(1-40號),單號作為常規組實施一般護理,雙號作為研究組采取護理干預,常規組(20例):男女患者性別比例為8:12,年齡分布區間在25~70歲之間,均齡(56.9±5.4)歲;研究組(20例):男女患者性別比例為7:13,年齡分布區間在24~71歲之間,均齡(57.3±5.8)歲;40例患者全部符合顳下頜關節疾病診斷指南與標準,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研究,經統計學對不同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計算后發現差異較小,P>0.05,研究結果可以有效對比。
1.2 方法 單號作為常規組實施一般護理,護理項目:疾病知識講解、心理情緒疏導、以及用藥飲食等方面的基礎護理。
雙號作為研究組采取護理干預,護理項目:(1)健康宣教,患者入院接受治療后,護理人員全面了解患者及病情情況和心理狀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其進行疾病健康教育,幫助其正確認知疾病成因、治療方法、以及相關注意事項,大部分患者受病痛的困擾都會產生抑郁、焦慮情緒,護理人與可以通過治療成功案例幫助其樹立治療的信心,同時告知其負性心理與情緒會加重疼痛,從而最大限度緩解和消除其負性心理與情緒。(2)疼痛護理,術后患者會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護理人員應鼓勵其表達實際疼痛情況,給予對應疼痛處理,減輕疼痛對其造成的不適感,一般情況下,術后5-7天,護理人員協助患者處于坐位,如果無傷口感染,可以熱敷按摩,力度適中避免傷口裂開,促進局部循壞,緩解疼痛。(3)生活干預,恢復期間,護理人員要及時詢問患者實際感受,叮囑其要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盡量不要打哈欠,禁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咀嚼僵硬食物。(4)除此之外,頜墊使用,頜墊所起的作用為放松頜肌群,降低關節內壓,更好的調整和鞏固咬合關系,進而提高手術效果,一般情況下術后24小時可以佩戴,需要佩戴6個月左右,另外,護理人員指導其對患側顳下頜關節部位進行按摩,用以軟化肌肉、活血化瘀,提高其開口度,如果患者開口度較小,還需指導其進行開口訓練[2]。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治療效果,顯效:關節疼痛癥狀基本完全消失,開口度恢復正常;有效:關節疼痛癥狀、開口度均有所好轉和改善;無效:關節疼痛癥狀、開口度均無任何改善跡象,甚至加重[3]。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4.0軟件統計數據,計數資料%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表示,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20例(100.00%),優于常規組的16例(80.00%),差異明顯,P<0.05,見表1。
3 討論
顳下頜關節疾病是臨床常見疾病,會累及顳下頜關節、咀嚼肌、以及頜面部骨骼肌肉,造成關節、肌肉疼痛,以及顳下頜關節運動、張口度異常,對于該疾病的病因尚不是非常明確,認為與外傷、異常壓力、化學作用等多種因素有關,臨床以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目的在于緩解癥狀,從而達到治療效果,研究發現,在臨床治療中加強護理干預可以更好改善臨床表現,提高治療效果[4]。
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20例(100.00%),優于常規組的16例(80.00%),差異明顯,P<0.05,說明護理干預在顳下頜關節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比較顯著,這是因為將護理干預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可以幫助患者正確認知疾病,樹立治療信心,提高治療和護理依從性,進而為臨床治療提供良好的保障。
綜上所述,針對顳下頜關節疾病患者采取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升治療效果,值得在顳下頜關節疾病患者臨床中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郭馨憶.護理干預在顳下頜關節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A].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第十四次中國口腔頜面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中華口腔醫學會,2018:2.
廖思樺, 麥煕, 張清彬.上頸椎手法康復護理干預治療顳下頜關節紊亂的效果及對最大張口限度咬肌壓痛閾值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 2018, 47(1):111-113.
李巧, 韓軼臻, 吳丹.心理及手法護理對早期顳下頜關節紊亂的療效影響[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 2018, 27(03):70-72.
宋曉征, 胡沛, 楊偉偉,等.二聯疊加中醫護理技術在顳下頜關節病病人中的應用觀察[J].全科護理, 2017, 15(24):2980-2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