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婷
關鍵詞:放管服? 科研經費? 科研院所
近年來,國家對科研經費的投入越來越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16年7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文件要求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簡稱“放管服”),改革和創新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方式,促進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更好激發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該政策實施以來,科研院所按照中央及主管部門的要求,完善修訂了本單位的各項管理制度,“放管服”改革初有成效。但隨著科研經費“放管服”改革的縱深推進,在實踐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政策落實不到位、經費管理不完善等問題。本文中,筆者對工作中遇到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析,并提出了一些對應措施,將有助于科研院所及時發現不足,反思自身的制度建設及管理方法,從而實現科研經費管理的不斷優化,促進我國科技事業的蓬勃發展。
(一)科研經費管理不夠細化
科研經費一般可分為縱向經費和橫向經費。由于來源不同,科研院所對兩者的財務管理也存在著很大差異。一般來說,各科研院所會根據主管部門的管理辦法對縱向經費進行管理,而由于橫向經費是以市場委托的方式取得,該經費可由依托單位按照委托方要求或合同約定管理和使用,在此情況下,各科研院所通常會制定具體的橫向經費管理辦法。但在實踐過程中,部分單位過于嚴格地參照縱向項目的經費管理辦法對橫向項目進行管理,同時也有一部分單位則對橫向項目管理過于松散。
(二)內部監管不到位
首先,科研院所內部管理部門包括科研處、財務處和項目負責人等,三者應該互相監督、互相貫通、密切聯系。然而,在工作實踐中,科研處主要關注的是項目管理,尤其是立項階段,對經費使用的合理性、針對性及合法性通常審批不夠嚴格,風險防控意識不強,甚至部分人從思想上認為有財務處做付款的最后審核把關,從而放松了警惕;財務處負責經費會計核算,由于對科研業務不熟悉、不了解,故在審核報銷時,對經費支出的真實性和課題相關性較難把握。由此造成會計核算質量有待提高,比如,由于會計人員缺乏科研專業知識,對于符合固定資產入賬條件的并沒有按照固定資產管理,而是作為材料或者委托加工費處理。因此,審核風險仍然存在。
其次,由于科研院所經費量大、人手有限等原因,部分單位未有效實施對關鍵崗位輪崗制度,有些人員長期從事同一崗位工作,加大了廉潔風險,也不利于其業務能力的提升。
(三)科研財務助理效用發揮欠佳
《意見》要求積極推行科研財務助理制度,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把科研人員從繁雜的財政報銷中解放出來,專心地從事科學研究。為此各大科研院所都制定了科研財務助理制度,大多數研究所規定由科研團隊發放勞務補貼,也就是說其薪資由項目經費中“勞務費”直接列支。雖然研究所規定了發放上限,但金額大小由項目負責人根據具體情況自行決定,因此科研財務助理的薪資容易受到課題組項目持有情況和項目負責人主觀因素的影響,使得科研財務助理缺乏內在的認同感,也容易影響科研經費管理的規范性。
從實施效果看,科研財務助理水平參差不齊,盡管單位已經對其進行各種形式的培訓,但仍有部分人員僅限于跑跑腿,自我提升意愿不強,責任心不足,稍有專業的問題還是需要科研人員親自解決,無法達到制度設計初衷。
(一)建立寬嚴并濟的科研經費長效管理機制
放管服不僅要求權利下放,還要求“接得住、接的好”。首先,按照黨中央要求,梳理優化本單位科研流程,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各項制度,并且嚴格貫徹執行。對于橫向經費,要制定既寬松又可控的符合本單位發展需要的管理辦法,更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其次,加強部門協同聯動。科研處、財務處、資產處等部門須嚴格依據工作職責,規范科研經費的管理。除了本部門的管理范圍,還要加強與其他各部門的溝通和銜接,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經費管理效率和效益;最后,加強會計核算。抓住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契機,理順各項經濟業務的核算內容與方法,通過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進一步提高會計核算質量。
(二)推進內部控制建設
“放管服”改革要求必須建立在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基礎上。首先,須強化項目負責人是經費使用的直接責任人的意識,促使其加強自身廉潔自律建設,使其對科研經費的合法性、合規性、真實性以及合理性負責;其次,通過梳理業務層面(包含預算、收支、政府采購、資產、合同)的關鍵風險點,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有效防范舞弊行為。值得注意的是,應注重內部控制執行效果,即業務內控要有效支撐業務效果的提升,切實防控科研經費使用風險。如加強預算控制,合理進行內部預算指標分解,根據各部門實際科研需求分配資源,避免部門間經費不匹配,影響經費使用效率;確保經濟業務與課題的相關性,盡量減少結題時調帳現象的發生。
(三)優化科研服務
首先,應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不斷優化和完善科研處、財務處、資產處、人事處等各部門和項目負責人之間的共享信息平臺,便于項目負責人及時了解各項目的經費支出及預算執行情況。參與經費管理的各部門應該實現數據同步,使各部門溝通更有效,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便利化程度。對各單獨管理系統,如物資采購系統等,應該進行數據梳理和流程再造,使之更加便捷、高效;其次,建立操作可行的科研財務助理制度。項目負責人和人事部門應共同探索并明確細化科研財務助理的招聘、薪酬、考核、晉升環節,尤其是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對其進行年度考核,通過必要的獎懲機制,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同時也增強其自我約束力,從而能更好的履行崗位職責,為項目組人員在項目預算編制和調劑、經費支出、財務決算和驗收等方面提供專業服務,讓科研人員能夠潛心研究。最后,加強政策宣貫。由于科研經費管理涉及的政策變動較為頻繁,專業性較強,科研人員或其助理常常較難完全、徹底地理解,這就需要科研院所各管理部門要不定時地加強政策的解讀與培訓,保證在預算編制、經費使用、項目驗收等方面做到合理合規,使科研活動有序高效運行。
科研院所應該抓住放管服改革的契機,梳理本單位科研流程,優化完善各項制度,做好科研服務工作,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率和效果,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 http://www.gov.cn/xinwen/2016-07/31/content_5096421.htm.
[2]倪小平,湯風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發展趨勢的探討——基于《2017 年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變化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8 (0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