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婷
摘 要:沒有教育智慧,一切方法都是枉費。掌握家庭教育智慧是父母的必要因素。人生就像電影,都是以余味定輸贏,從電影看生活何嘗不是一種幸福了。文章從《摔跤吧!爸爸》闡述當代家庭教育的缺失現象,透析電影中的家庭教育智慧。
關鍵詞:小學;家庭教育;智慧型;《摔跤吧!爸爸》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學校,所以家庭教育得充滿智慧,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將家庭教育的價值體現出來,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什么是家庭教育智慧?何為智慧型家庭教育?透析電影《摔跤吧!爸爸》中的家庭教育可知,智慧型家庭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家長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學會發現孩子的潛能并且專業培養、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培育孩子的受挫能力、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等等。
一、當下家庭教育的缺失現象
電影《摔跤吧!爸爸》的故事情節很簡單,講述了一位父親將女兒培養成世界摔跤冠軍的故事。這部影片的特效和畫面架構或許無法和美國大片,比如《復仇者聯盟》、《美國隊長》等電影相提并論,電影的畫面也不唯美浪漫,但誰也無法忽視的是它創造了一個票房奇跡。從電影《摔跤吧!爸爸》看當下我國家庭教育的缺失現象,我國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有如下幾種:第一,一個家庭如果沒有父愛,這樣的家庭教育將是不圓滿的,家庭矛盾也會日益突出,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一種煎熬;第二,家長的格局有限,對孩子的要求僅僅是進入不錯的大學,畢業后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可觀的收入。導致孩子沒有理想,沒有前進的動力,無法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人生的真正價值;第三,孩子突出的天賦被繁忙的學習任務淹沒,后天的忽視導致原本突出的潛能變得暗淡無光,最終淪為一項普通的技能;第四,缺少與孩子的溝通交流的機會,導致日常生活中存在若隱若現的隔閡,家長無法做到適時放手,總是認為孩子的思想不成熟,孩子卻渴望擁有更加獨立且廣闊的天空,父母將自己的思想強加于孩子,原本最親密的親情變得格外陌生。
二、智慧型家庭教育的價值
生命只有一次,每個人都渴望在短暫而又充滿希望的生命里煥發出耀眼的光芒。一個孩子要想在未來有所作為,家庭教育或不可缺。智慧型家庭教育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對于孩子來說,高質量的原始家庭陪養出來的孩子大多數充滿智慧,認知能力、思想道德、綜合素質等都十分優秀,孩子的個性品質、健康的心理狀態都是成才的重要因素;對于家長來說,智慧型家庭教育有利于親子關系的健康發展,家長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引導者、輔助者,把孩子送向最美好的未來;對于教育本身來說,智慧型家庭教育打破傳統家庭教育的局限,將孩子的潛能最大限度發揮出來,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
三、智慧型家庭教育的操作指南
由于《摔跤吧!爸爸》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所以電影中呈現出來的很多家庭教育理論和方法都很智慧,不僅可操作性比較強,同時值得家長學習和借鑒。
(一)家長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
其實母親的高度是孩子的起點,父親的高度則是孩子的方向[1]。深層次分析現在的小學生,思想不成熟、認知力有限、人生價值觀等深受父母的影響。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父母格局的影響力,父母的格局太小會迫使孩子成為“井底之蛙”,狹隘的井口是父母的格局大小,青蛙透過井口看見的天空將是孩子眼里的世界,直接限制了孩子的格局。影片《摔跤吧!爸爸》中父親老馬曾經是一名前途無量的摔跤運動員,他擁有自己的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摔跤比賽的金牌。因為老馬的格局很高,他的格局高度足以在培養女兒成為世界冠軍的道路上幫助女兒樹立清晰的奮斗目標,同時也讓女兒明白了成功的意義。
(二)發現孩子的潛能并能專業培養
有數據表明,智商在180分以上的天才只有人口的0.009%,既十萬分之5-10。其實每一位孩子都是天才,都擁有巨大的潛能,只不過孩子的潛能往往會被家長忽視。影片中父親老馬偶然發現自己的兩個女兒很有摔跤天賦,建立在偏見上的反偏見的老馬不顧眾人的反對、嘲諷和不理解,依然將兩個女兒送到了摔跤場上。雖然開始時兩個女兒因為失去的童年而怨恨自己的父親,但朋友的一席話讓她們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并且更加努力投身于摔跤訓練。正是因為父親老馬發現了兩個女兒的摔跤潛力,并且不顧眾人反對專業化培養女兒們,終于吉塔不負眾望,站在世界的舞臺上成功奪得世界摔跤冠軍為國爭光。要知道當今社會更注重的是能力的高低,而能力的高度和潛能密切相關。要想孩子成為一個大有作為的人,前提條件是父母可以發現孩子的潛能,并且給予專業化的培養,不要讓這難得的天賦被埋沒,傷仲永的故事就是前車之鑒。
(三)多聽聽孩子的心聲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以后的路依舊是孩子一個人走。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執行自己的想法。也許這些強加在孩子身上的想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孩子著想,但是孩子只會被眼前的真實情況迷了雙眼,他們只會認為家長將原本屬于自己的權力給剝奪了。悠閑自在的童年被父母的思想占領,孩子會產生一些不良情緒,比如怨恨、抗拒、反感、叛逆[2]。所以,家長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實施自己的教育。要想孩子能夠按照你的想法去執行時,首先是想辦法將想法告訴孩子,和孩子站在一起,讓他們知道具體的執行步驟。然后需要給孩子做心理工作,一旦孩子心理上接受了,想法具體執行時才會更加順利、高效。影片中吉塔和巴比塔兩姐妹怨恨父親剝奪了她們的童年,剪掉了她們的長發,把她們打扮成男孩子并且沒日沒夜的進行魔鬼訓練。所以,電影中有一個畫面是兩姐發出寧愿去死的感嘆!由于兩姐妹不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父親老馬也并未想兩個女兒袒露自己的心聲,沒有傾聽女兒們的心聲,導致女兒們對訓練產生抗拒,對父親一絲心生怨恨。
(四)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父母始終是孩子的避風港,但這個避風港卻不是孩子最好的歸宿,如果孩子過度依賴父母或者父母過度溺愛孩子,孩子將無法獨立茁壯成長[3]。孩子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父母只能是參與者,未來漫長的人生之路還需要孩子自己一個一步腳印向前走。父母需要適當的放手,給孩子營造一個更加有潛力的發展空間,讓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將自己的人生目標展現出來并且得以實現。但放手的前提是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告訴孩子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不要停止努力,直到戰勝困難并且成為最優秀的那個人。電影《摔跤吧!爸爸》最后一場比賽里有一句臺詞是這樣說的“爸爸不是每次都能來救你,我只能教你去如何戰斗,但你只能靠自己,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最終吉塔掙脫了爸爸的懷抱,創造了奇跡,贏得了比賽的勝利。
四、結語
電影《摔跤吧!爸爸》不僅僅是一部值得家長觀賞的教育片,影片體現出來的家庭教育充滿智慧,值得家長的學習和借鑒。掌握家庭教育智慧是家長的必修課程,畢竟家庭教育的質量關乎孩子的一生!智慧型家庭教育打破中國傳統的教育方法,符合當代家庭教育的發展理念,利于孩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雄.家庭教育中父親角色的重要性及其回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3):265-267.
[2] 白智然,崔穎.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解讀[J].大眾文藝,2017(13):184.
[3] 劉錦紅.提升家庭教育智慧實現共同成長[J].教育(周刊),2018(03):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