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

摘 要:文章總結了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現狀,創新創業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缺失,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不成熟,大學生創新創業行業較為低端。文章指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還處于起步階段??偨Y了目前我國大學生考試評價制度現狀,高校課程考核方式單一、試卷內容標準化、授課機械化,都限制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發展。文章最后針對山東協和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課程,提出基于創新創業能力考核改革方案。
關鍵詞:創新創業;高等教育;考試評價
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2014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愿景。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而每當到學生畢業季,不可避免要碰到就業問題。近幾年來,畢業意味著失業,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在此背景下,亟需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荚嚫母镒鳛楦咝=逃虒W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改革成效直接影響著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
創新創業理念在目前中國教育中較為缺失,本科教育以前作為精英教育,畢業學生主要從事科研、技術等較高水平的工種。隨著社會的進步,大學的擴招,應用型本科應運而生。應用型本科的大學生畢業后進入到各行各業中,在全國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應用型本科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培養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然而,在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錯誤的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只是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一部分,沒有完整的創新創業的培養方案和相應的課程體系,課程設置凌亂。沒有系統的創新創業課程,只是零散的講座或者報告,主要信息的傳遞是依靠各自二級學院的團委或學生會組織競賽或者相關的創新創業活動。根據東北師范大學發布的關于2015屆高校畢業生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報告中顯示,只有6.77%的大學生創業者接受過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這無疑嚴重制約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大學教師傳遞創新創業理念的意識有限。高校教師們的教學理念還停留在,大學生首要的任務是學好專業知識,高校教師在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上主要是傳授專業知識。學校領導和教授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認識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大部分高校教師并沒有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
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大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許多大學生如火如荼的進行了創新創業的初步試驗。受創新創業政策的影響,我國大學生近幾年選擇創新創業的比例呈現出上升趨勢。統計顯示,近年來我國大學畢業生選擇創業的比例持續增長,如表1所示。但大部分創業行業選擇低端,大部分創新創業者所選擇的行業集中在餐飲、零售、電子商務等風險較小、投資較少、設施簡單和低技術的顧客代理服務類行業,而選擇基于中高技術的行業創業的比例不足 2%。
通過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新創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具有全國性推廣意義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還未建立;二是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還處于起步階段,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匱乏、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單一。
二、大學生考試評價制度現狀
根據黨的十八大報告的要求,高校的教育需要往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等內涵式發展轉變,因此我國高等教育的培養及評價制度也需相應做出轉變??荚囎鳛橐环N檢測教學質量的手段,也一直處于不斷變革之中。而傳統的大學考試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的發展,制約了學校內涵發展,所以推動當代大學考試制度的改革就顯得迫在眉睫。
目前大部分高校課程的考核方式相對單一,大部分是安排在考試周,用同樣的試題、同樣的標準來衡量同一門課的所有學生。試題也是閉卷多開卷少,客觀題多主觀題少,標準化考試多綜合性考試少等。高校的課程考試一般是任課老師出題,出題內容是是按上課的教材、教學大綱、內容出題,創新質量不高。著重考查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記憶,輕能力的施展。學生只需考前背筆記,劃重點就應付考試。這些考試類型相對單一呆板,并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反而使學生逐漸形成只追求標準答案式的固化思維。大大限制了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期末考試本意上是考查學生在學習完一門課程后的掌握程度,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尤其是創新能力的發展。部分同學卻是從“功利”的角度出發,考試的目的是為了拿“文憑”和“學位證書”。對于當今的大學生而言,學歷不僅僅是用來追求個人的名利、榮耀和地位,更重要的是在求學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修養和各方面的素質。然而在當前高校的考試制度和考試條件下,只重視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視學生的知、情、意、行的發展,這是一種“去個性化”的考試制度,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抑制學生的情感發展,使學生的認知趨于“同化”,抑制了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高校中目前的考試考核方式,造成教師和學生之間在課外的嚴重分離,師生關系得不到融洽的發展?,F代教學過程理論認為:教學過程的本質就是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師生之間在一定的教學活動中實踐、互動和交往的過程。而目前的高校考核制度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教學關系變成圍繞這考試的知識點而展開,而許多與考試無關的活動和內容都被排斥在師生交流與互動之外。這樣一來,大大減少了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個性特點、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影響卻受到極大限制,這對學生而言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損失,更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基于創新創業對考試評價制度的思考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普遍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 。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是我國教育發展的必然抉擇。近年來,山東協和學院高度重視創新創業工作,總結形成強化組織領導,構建創新創業工作聯動協調機制;2015年,獲評“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0強。教育部辦公廳發文公布“2016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泵麊危綎|協和學院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共同入選首批全國創新創業50強高校。
基于上述現狀,以山東協和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為樣本,在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課程中推行考試與評價制度改革,具體措施如下:
(一)施工中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的申請,可以申請本課程免試。
(二)傳統施工與管理和大學生新知識新技術相結合的創業理念,合格的項目申請書可申請本課程免試。
考試與評價制度的改革設想:將閉卷考試劃分成貫穿課程的作業或項目策劃。通過上述考試與評價制度改革,在項目期限內觀測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理念是否有提升。
參考文獻
[1] 吳光輝.試論“一人為本”的教育觀[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7(06):63-67.
[2] 吳方鵬.應用型本科大學生創業創新培養模型的探討[J].教育探索,2015:278-279.
[3] 秦煒琳,周曉光.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高校考試改革探究[J].中國林業教育,2013,31(05):55-57.
[4] 孫銀蓮.高??荚囍贫雀母锱c創新人才培養[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3(0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