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秋亞
【摘要】小學低中段是小學學習階段的一個轉折點,而童話的學習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師需要在講課時進行明確有效的可行性分析,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在學生學習童話相關內容時,教師需要運用一定的講課技巧,讓學生充分了解童話故事的內涵,以及讓學生在童話中學習相關的語文知識。
【關鍵詞】低年級;童話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中低年級童話教學的優勢
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應該遵循一定的規律,童話課程的教學更是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中低年級的學生處于一個貪玩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好奇心強,探索欲強,喜歡一切新鮮、有意思的東西。童話教學是中低年級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并且也是教學中的一項比較易于完成的部分。童話一般或充滿趣味,或意境優美,情節性強,故事線索簡單明了,深得孩子喜愛。童話故事一般都是在揭示部分內涵以及表達部分觀點,學生在學習時也可以從中明白一定的道理。相比知識理論的灌輸來看,童話故事的學習更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學習一定的道理,明白一定的內涵。
童話故事的學習旨在“滲透學習”,讓學生在故事中明白道理,逐漸感悟其中內涵。并且中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學生一旦對童話學習產生了興趣,那么就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閱讀起到一定的鼓勵作用,學生就會在課下也進行一定的童話閱讀,從而增多了學生的閱讀量,加強了學生的閱讀訓練。老師可充分利用童話故事天然的優勢,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學習方案,引導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童話閱讀,并對自己進行知識的學習與鞏固,從而提高整體的童話學習的效率。
二、中低年級童話教學注意事項
雖然說中低年級的童話教學存在很大的優勢,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這時就需要老師在教學中注意教學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以一種更加積極的狀態來進行童話故事的學習。對中低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首先要注重趣味性,趣味性是教學的前提,只有學生對課程有了興趣,那么接下來的學習就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老師在教學時要注重學生的學習心理,童話篇幅較長,生字生詞也比較多。這時老師要注意生字生詞的排除,以免學生因字詞障礙造成對學習產生消極心理,影響整體的學習效率。然后,對中低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還要注重互動性,枯燥乏味的課堂同樣對學生沒有任何吸引力,活躍的課堂氛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除此之外,童話課程的學習更加需要注重道理的揭示以及內涵的理解,學生學習童話故事不僅僅是“聽個熱鬧”,更重要的是要學習到一定的知識,并且明白一定的內涵與道理,這也是老師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部分。最后,培養學生自主能力也十分重要。中低年級的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自主能力的培養,童話教學中應當注意這一點,讓學生養成自主能力。自主能力的養成能讓學生養成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這種能力的培養也是一種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小學中低年級童話教學具體策略
(一)加強師生互動,打造開放性課堂
中低年級的學生學習有一定的特點,學生都比較喜歡互動性的學習。互動性學習不僅增加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樣也增加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老師和學生能更加融洽地相處,從而讓學生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狀態。互動性教學需要老師調動互動的氛圍,然后讓學生加入到課程中,從而進行更好的學習。
比如在學習《去年的樹》這篇文章時,就可以利用互動性教學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課程的教學。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鳥與一棵樹之間的承諾,小鳥去年和樹有一個約定,約定明年來給樹唱歌。但是大樹已經不在了,而小鳥卻十分信守承諾,一直尋找大樹的下落,想要唱歌給大樹聽。這篇文章主要贊揚了小鳥信守承諾的美德,雖然朋友不在了,但是友誼卻一直在,承諾也一直在。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可以采取互動性教學的方式。老師可以先讓學生通讀全文,然后和學生一起討論文章內容。最后老師可以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最終引導學生體會到文章的主旨,從而讓學生學到文章的主要內容。首先老師可以問學生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誰,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老師就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老師也要加入學生的討論中,和學生一起在討論中學習知識。這種互動性的學習能讓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有更多的互動,互動性的學習能讓學生以一種更加積極的心態學習各種知識,從而讓學生在一種活躍的氛圍下學習童話課程。
(二)學習分小組,提高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比較傾向于“群體性”的活動,分小組的學習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童話的學習進行分小組教學有一定的優勢。因為童話故事往往是在故事中尋找內涵,體會思想。并且童話故事情節性比較強,故事性也比較強。進行分小組的學習一來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討論童話故事表達的思想以及內涵,二來可以讓學生對故事進行“情境再現”,或者分角色朗讀童話故事等等。并且小組活動更加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群體性”活動更加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以一種更加積極的心態進行課程的學習。
(三)進行情境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童話的學習有一定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樂趣,尋找樂趣也是童話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情境教學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加入到童話的學習中,讓學生成為童話故事中的主人公,從而能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其內涵與意義。并且情境教學的教學模式輕松有趣,學生在進行童話表演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更加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更加主動地投入到童話的學習中。并且情境教學方式中,每個學生都是“主角”,情境表演中的每個學生都是童話中的一部分,那么在理解童話時就相對來說更加容易了。
(四)以童話為主題,舉行童話活動
在童話課程的教學中,一些童話課程的加入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定期地舉行一些關于童話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童話課程的學習。中低年級的學生對活動有著一定的熱情,活動的加入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得到鍛煉,在快樂中學到一定的課程知識。并且活動的舉行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搜集一些資料,資料的搜集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課下搜集一些老師布置的資料,也能讓學生得到一定的學習鍛煉。
比如老師可以定期舉行“我是小小童話家”的主題童話活動,活動的內容以“講童話,演童話”為主。這個活動主要是調動學生學習童話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下也能進行童話課程的學習。比如某一期的童話主題為誠實,老師可以讓學生課下搜集一些以誠實為主題的童話故事,學生可以以演講的形式在課堂中“講故事”,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自行編排一個童話故事情景劇。以誠實為主題的童話有很多,比如《匹諾曹》《狼來了》,這種因為不誠實而得到一定懲罰的故事,還有《誠實的小豬》這種因為誠信而得到夸贊的故事等等。童話故事揭示的內涵豐富,并且故事內容也活潑有趣。老師定期舉行的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也讓學生能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童話內容,獲取有用的知識。
四、總結
總的來說,中低年級的童話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比較貼近孩子的教學模塊。老師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有一定的方式方法,那么童話的教學就會更加輕松愉快。中低年級學生學習童話有其一定的優勢性,這種優勢性為老師的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老師給學生打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在快樂中進行學習,這樣才符合童話教學的宗旨,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所提高。關于中低年級的童話教學還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士提出更加合理的教學建議,相信未來中低年級的童話教學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李彩虹.以童話思維教學童話——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方法研究[J].語文數學通訊,2017(3).
[2]劉素華.小學語文啟動“童話教學”模式的思考[J].讀與寫,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