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謂的視覺傳達設計,主要就是依托美學觀念利用文字、色彩或者圖片的設計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直觀感受,其屬于藝術設計專業領域。在人們的感覺當中,視覺相對來說比較敏感,對一份藝術作品進行評判時,人們首先是通過視覺傳達設計來進行的。目前,如何將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引入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是很多高等院校藝術專業正在研究的一個重點問題。本文主要從視覺傳達設計的相關內容入手,對校企合作項目教學模式展開深入研究。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各行各業都需要引入大量人才,在人才需求量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對人才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不僅要在專業技能上具有超高水準,還應該在進入社會后體現出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但是,現在人才培養的模式都只注重對學生的專業技能進行培訓,至于實踐能力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學生在進入社會后通過鍛煉得到提高的,這種教學方式就使企業在對人才進行培訓的過程中浪費了不必要的人、財、物。因此,將校企合作應用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比較強調美學觀念,因此,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應該從客戶的眼光入手對學生進行培訓。
一、將校企合作模式應用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的作用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在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尤其注重對學生的美學觀念進行培養,要求學生設計出的作品能被客戶所接受,否則得不到客戶認同的設計作品將會失去其原有的美學意義。但是在對藝術設計作品進行評判的過程中,不同階段、不同年齡的人群對其選用的評判標準不盡相同,因此,如果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味地根據教材進行教學,將學生的思維限定在一種固有的模式下,很難讓學生的設計作品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為了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性,學校在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進行培養時,應該在融合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對設計理念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校企合作,能讓學生提前進入企業進行實習,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學校學到的知識進行發揮和運用,然后在這個過程中,對社會中大眾的需求進行了解,從而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設計理念進行更新和優化,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學生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很好地對自己的學生身份進行轉變,提前適應“工作者”的角色,在本質上發生改變。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如果一味地學習理論知識而不對其進行運用,即便具有再強的理論知識也終將會被社會所淘汰,因此,利用校企合作的模式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走出課堂,將教學中學到的相關設計理念和企業中的工作理念以及社會大眾的需求理念進行有效結合,促進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可見,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進行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如何將校企合作模式有效應用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
在將校企合作教學模式應用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過程中,應該首先對教學目標進行確立,然后以此為基礎對教學課程進行優化,才能達到真正的融合目的。
(一)對教學目標進行有效確定
高素質人才應該既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又具有較高的社會實踐能力,因此,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不應該忽視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這就需要在應用校企合作模式進行教學之前,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目標進行明確。比如,學生在企業進行實習時,可以對學生的視覺傳達設計實踐經驗教學,由相關企業工作人員負責,如對文字排版方式、圖形設計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掌握適應社會的方法;還應該在對學生進行技能講授時結合企業的工作方式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就能在提升實踐能力的同時保證專業技術能力的提升,保證專業技能的教學模式能夠在更大的范圍、更高的層次以及重視基礎的情況下開展。
(二)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優化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師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針對課本教材展開講解,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并不能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擴散,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確實學到了相應的理論知識,但同時這種固有的教學模式也將學生的思維框定在了一個框架中,限制其得到更高的發展。在企業當中,在視覺傳達設計的需求方面,客戶的要求相對比較多,企業本著客戶至上的原則,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就需要采用不同的設計方式對作品進行設計。如果學生仍然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進行學習,就很容易讓社會理念和社會需求產生沖突。因此,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有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當然,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的過程中,一些基礎的設計知識學生還是需要進行掌握的,比如色彩搭配、不同審美方式下的視覺傳達設計等。但是只對學生進行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實際案例展開分析,比如在對作品進行設計時一般都是根據客戶的要求來進行的,教師在進行講解時就可以將客戶的要求融入到作品設計過程中,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要詳細講解作品設計中的重點部分。比如,在對宣傳海報進行設計時,如果客戶的要求是要將背景體現得非常“高遠、博大、深邃、壯闊”。那么教師在對數學進行講解時,就應該對顏色的搭配進行重點講解,應該選擇藍色,因為一般情況下,人們的視覺中出現藍色時首先想到的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和廣闊無垠的宇宙,這些都是象征永恒的。如果客戶的要求是“生命與希望”,在顏色選擇時就應該選擇綠色,因為綠色代表生機勃勃,是大自然的代表色,在世界范圍內的象征是安全與和平。通過對這些重點進行講解,能夠讓學生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進行不同的設計,從而保證設計理念和客戶需求的融合。
(三)建立聯合工作室
將校企合作模式應用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通過讓學生到企業內進行實習的方式的方式實現的。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學生進入到企業進行實習也只是負責一些簡單的基礎日常性工作,工作難度不大,與專業不相關,這樣的實習經歷在本質上并不能提升學生相關領域知識的運用和優化。但是學生剛剛從“學生”轉變成“工作者”,還沒有對新角色有效適應,如果企業此時就將復雜的工作交給學生,學生也很難處理好,甚至還會對企業造成影響,這就造成了一種兩頭難的現象。為了對這種問題進行解決,可以在學校和企業進行合作的過程中,通過雙方投資的方式建立一種校企合作下的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室,這樣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讓學生到設計室進行實習,在學生實習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輔導,但是學生的設計作品應該是面向社會客戶進行服務的。學生在設計室進行一段時間的實習后就可以進入到企業當中進行正式實習,此時學生就可以在較快的時間內對企業形成很好的適應,企業也可以對學生分配一些能夠使其學習到相關領域專業知識的工作,這樣既為企業提供了勞動力,又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提升,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而且這種教學方式相對于教師而言也能夠更好地開展學校教學,在不影響企業工作節奏的基礎上讓學生積累相應的工作經驗。因此,將校企合作模式應用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實際意義,高等院校和相關教師應該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廣泛研究和深入推廣。
(四)建立獨立工作室
所謂的獨立工作室,主要就是在對學生進行專業培養的過程中根據某一門課程建立相關工作室。比如在某高校開設了陶藝選修課,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作實踐能力,可以在學校建立相應的陶藝工作室。此外,還可以建立首飾工作室,在對首飾工作室配備教師時應該聘請專業的大師級人物,并將企業當中優秀的設計師聘請過來,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方面的指導,這樣學生的時間平臺就會更加廣闊,發展前景也會更加深遠。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應用校企合作的模式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而且通過建立校企合作基地的方式還能在不影響企業工作進度的基礎上促進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校企合作模式的應用能夠對人才培養的來源方式進行增加,在嚴謹教學程序的基礎上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對社會未來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戴曉玲.淺析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工業設計,2018(12):108-109.
[2]曾慶鳳.項目教學法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湖南包裝,2018(5):99-101.
[3]趙家.高校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分析[J].藝術科技,2018(7):61-62.
[4]詹朋偉.地方高?!靶F蠛献鳌卑l展模式研究——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例[J].大眾文藝,2016(1):231.
[5]董蕾.基于校企合作的獨立院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改革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5(10):266-267.
作者簡介:戎喜平(1978-),男,漢族,山西省晉中市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
基金項目:視覺傳達專業建立“教師團隊制”創新創業教育研究,課題來源:2019年晉中學院教學改革創新項目(項目編號:Jg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