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作為小學教育教學當中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具有豐富的情感教育特點,對調節學生的情緒、培養他們高尚的情感以及建立完整的人格起到了很強的推動性作用。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把小學語文教學和情感教育加強聯系,深度挖掘教材內容中作者的隱性情感,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和品味,最終增強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
【關鍵詞】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理念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情感教育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尚未形成完整的人格,而這就需要得到語文情感教育的有效支持。情感教育的基礎則是小學語文學科本身,所以語文教師需要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使得小學語文教學的人文性特點和教育功能得到更好體現,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讓學生的情感和情操得到全面陶冶,這樣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塑造完整的人格,也能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可以緩解學生的語文學習壓力
小學語文的知識點是非常零散和繁雜的,這樣也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對這些知識進行及時的消化和吸收,時間一長就必然會增加他們的語文學習壓力。而語文教師把情感教育融入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使得學生在一個輕松自由的環境下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這樣不僅可以大大緩解學生的語文學習壓力,也能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
(三)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語文教材的大多數課文都是表達作者對祖國的崇敬和熱愛之情、作者對家人朋友以及大自然景象的熱愛贊美之情,且文字之間呈現出了崇高悲愴、純潔美好、清新雅致的美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把課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讓他們通過情感教育不斷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增強自主學習意識以及學習能力,最終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二、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具體方法分析
(一)通過多媒體教學創建情感教育情境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方法、故事導入教學、角色演繹教學等全新的現代化教學方法為學生創建一個豐富的情感教育情境,讓學生在這種特定的情境中去充分感受情感教育的魅力,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舉個例子,《找春天》是一篇讓學生體會春天美景并熱愛大自然景象的文章。為了增強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并幫助他們養成主動觀察事物的好習慣,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展現幾張春天的美景圖片或者是動畫視頻,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去傾聽杜鵑清脆悅耳的叫聲、去感受春風姑娘躲在桃花杏花枝頭的迷人微笑、去想象春風一拂千山綠的美麗景象……之后教師再利用輕柔的語氣去朗誦課文內容,就會讓學生慢慢沉浸在春天的景象之中并感受到它獨特的魅力。
(二)通過生活教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和情感都是非常活躍和豐富的,而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往往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把課文當中所包含的各種情感都帶到他們的實際生活當中,在讓學生深深感受課文情感因素的基礎之上再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提問就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舉個例子,語文教師在講到《動手做做看》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時,就可以準備一杯水、一條金魚,然后讓學生通過親手的操作從中明白,我們生活中的每一種發明都是人們通過精心的思考和不斷實踐得來的,所以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當中,我們都要通過自己的親身思考和實踐得到問題的答案,不能盲目地迷信權威。當教師帶領學生對課文內容熟悉和掌握以后,就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把一個裝滿水的杯子里放入一條金魚,并讓學生觀察思考這杯水到底會不會漫出來。學生通過親自實踐和思考就會發現伊琳娜的實驗結論是正確的,而科學家的話反而是錯誤的。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就可以更好地體會課文中的情境以及作者所要傳遞的精神思想,最終他們也能向文章的主人公那樣去更加細心地感受生活。
(三)深度挖掘課文中的情感教育元素和作者的隱性情感
小學語文的教材內容往往都具有豐富而強烈的情感色彩,而有些情感卻埋藏在課文內容最深的地方,因此語文教師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更多情感元素,并引導學生對這些情感元素進行深深的品味,進而幫助他們建立一個良好的情感觀念。例如教師在講到《愛迪生救媽媽》這一課時,就可以帶領學生去深入挖掘并分析愛迪生媽媽在得了急性闌尾炎之后,愛迪生前后所呈現出的不同情感變化,然后結合“直打滾”這個詞語去體會媽媽當時的痛苦,再通過“急得團團轉”這個詞語去想象愛迪生當時焦急的情緒,讓學生通過這種真實豐富的情境去感悟親情,就可以增強他們的情感意識,并幫助他們塑造一個完整的人格。
(四)品析優美語句,喚醒學生的情感共鳴
以文入情往往是語文教學的宗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句段去尋找出豐富的情感元素,然后再去深深體會作者所要傳遞的思想感情,最終通過品析情感,從而更好地把握課文的宗旨。比如教師在講到《珍珠泉》時,就可以讓學生去分析排比句、擬人句這些優美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然后再通過反復朗誦去感受珍珠泉的美,最終在情感共鳴中增強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情感。
(五)和學生建立友好的關系,提高他們的情感體驗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和學生建立一個友好的師生關系,就可以讓語文課堂的緊張氣氛變得輕松活躍起來,然后通過有效的教學互動,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這也是提高他們情感體驗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更好的尊重和發揮,且另一方面也要通過自己的言行給予學生更多的愛護和溫暖,讓他們可以感受到家庭以外的關心和溫暖,這樣學生的情感就會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深化,最終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實際上與情感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語文教學不僅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表現形式,同樣情感教育也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對課文的生字詞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也要帶領他們去深入分析和品味課文中作者的各種情感和精神,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融入豐富的情感元素,學生才能更好地體會并把握課文內容的思想情感,進而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繼文.談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文教資料,2019(6).
[2]呂月青.關于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2(2).
[3]宋軍麗.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7).
作者簡介:杜菁菁,女,1966年生,甘肅天水人,大專,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