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如今,在數字藝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無論原創數字插畫作品如何發展,現代插畫都是一種新的藝術形式,是現代設計視覺傳播的重要形式。憑借其直觀形象,現實生活再現和圖像的視覺感染力在各個領域得到傳播和使用。現代數字插畫展示了傳統手繪插圖不可比擬的優勢,更適合現代社會解決更廣泛和更快的插圖需求。隨著中國本土數字插畫大量涌入大眾視野,通過技術與美學的聯系,來分析數字技術對插畫影響和造型美學對插畫的實際意義,可以結合技術與美學來實現現代插畫的功能和價值。
【關鍵詞】數字插畫;技術與美學;插畫風格;本土文化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一、數字技術對插畫的影響
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丹·費恩教授的總結如下:“它應該是希望我們能施與它的那樣一些詞。這種用于鉛筆繪制草圖支配著插畫家的創造力,而電腦繪制可以發揮出插畫家潛力。”數字插畫就是運用計算機設計和制作的插圖形式。數字插畫是在虛擬狀態下以數字的形式進行繪制制作的,最終是可以復制和印刷,數字插畫也被稱為Digital illustration。數字插畫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與傳統插畫相比較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它具有高效、易修改、重復使用、藝術的表現和多樣化的特點。例如《變形金剛》影視片中現代插畫就起到了很好的視覺效果和宣傳效應。現代插畫利用它的即時性、主題性、豐富性可以在短時間影響廣大受眾人群。
現代設計不僅僅提供用戶審美與快捷需求,更需要提供良好的生活與工作環境,更好地為公眾服務,數字技術的產生對于插畫發展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促進百姓在現代社會中方便的生活節奏和審美需求。因此,現代數字插畫的應用在文化活動、社會公共事業、商業活動、影視文化中形成了一種新的現代數字插畫藝術。
二、造型美學對插畫設計藝術的表現
中國古代書籍中的插圖稱為“相”,較早的雕刻印刷插畫在唐代開始流行,又經歷了明清時期,在一些讀本中廣泛使用。明代的插畫更是得到空前的發展,小說、戲劇層出不窮。清代,民間版畫發展迅速,石印印刷術開始得到應用,“回回書”中的插畫廣泛傳播,其他因素都促進了插畫的普及,像古代畫家唐伯虎都參與了插畫的創作。
明代書籍版畫插圖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空前活躍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漸入佳境,以至于登峰造極。特別是西方繪畫技法的傳播給中國書籍插圖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最初的木質水印方法被各種新的印刷方法所取代,近現代中國插圖業煥然一新。
正是有先前的制作工藝,有人把插畫看作是一種藝術美的展示。藝術美指藝術作品的美、它是視覺傳達的一種重要形式,以直觀化形象、真實的生活元素和美學在對美的吸引力有最佳詮釋,現代插畫藝術的特殊魅力在很多領域得到應用,如電影電視、平面廣告、書籍、電子媒體等。插畫者吳洋運用傳統紋飾和中國畫中的造型圖案為基礎去進行創作,他的作品充滿了中國韻味,作品中多數出現神獸的形象栩栩如生和祥云紋飾的精煉和優美。吳洋根據傳統造型和紋飾,先要進行手繪在紙張上,略加影調,利用軟件的特殊性設置不同的紙質紋理、不同的筆刷、不同的圖層模式表現出特殊的效果,充分利用軟件突出色彩對比,利用寫意中的飄逸或滄桑、工筆式的細致入微的刻畫,都可以通過工具的選取與參數的設置而輕易達到。
由于數字化創作可以進行多步驟修改,因此在創建時會重復進行修正。從造型方面,古代中國畫講求筆墨,而現代中國風格的數字插畫則強調造型和結構的合理性,這是與傳統表達的意圖有不同之處。所以,當下中國風格的插畫,對傳統繪畫手法和理念進行了合理的揚棄。當下,插畫師將對古代中國畫追求與對現實的關注和描摹相結合,將傳統繪畫技法與現代審美趣味相結合,追求東西方繪畫中構圖、色彩等藝術形式,產生出新的、相得益彰的現代數字插畫效果。
三、美學藝術在現代數字插畫中的運用
數字插畫應借鑒當地文化元素,找到自己獨特的設計語言,并利用豐富的本土故事創作出優秀而新穎的藝術作品。新一代設計師應具備文化傳播的功能,我們每一代人都應該肩負起繼承和弘揚國家優秀文化的責任。因此,我們提倡現代數字插畫應該基于本土化設計。中國擁有大量的文化藝術資源,例如剪紙、中國水墨畫、皮影、印染等民間藝術形式,只有對傳統文化不斷深入研究與挖掘,才能使我們的數字插畫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真正達到作品原創性。數字插畫既是技術性又有藝術性,把握數字插畫技術性與美學藝術性的特點,需要不斷地學習與探索。以下就個人觀點對數字插畫風格進行歸納和分析。
1.照片合成插圖。插畫設計造型會由于周圍環境的差異創造出新的感覺,有人喜愛手法細膩寫實、細致入微的。許多作品本身就來自于照片,但它比照片更具有表現力。專業人士稱之為“硬畫法”,他們通過二、三維軟件結合,在三維模型、貼圖、二維中的細致刻畫,都會傾入設計者對繪畫技巧和工具的熟練程度的掌握而形成照片合成插圖。
2.游戲原畫。游戲原畫是游戲開發的前期設計范疇,也是美術設計內容的一部分,制作人員通過文案繪制符合游戲人物的職業、性格、道具、年齡等要素,搭建起一個視覺模型,為后期制作人員制作三維模型做出的前期準備思路,與圖像化展示。游戲原畫統一了每個游戲制作人員思路定位于設計風格與制作方式,并促使整個設計部門運作打好基礎。在作品中,原畫設計師需要根據游戲策劃的要求,創建一個很酷的角色或對象,并為3D藝術部門的工作人員制作創作專業設計稿。這一類插畫屬于幻想類型,風格比較自由,想像力為天馬行空的畫面意境。
3.卡通系列兒童插畫。針對兒童來說,它常用于兒童雜志或書籍,如封面、童話書的內頁,顏色更鮮艷,圖片生動有趣。造型或簡約或可愛或怪異,場景也會比較夸張,通過文字與圖片把故事講述給孩子,一些優秀的兒童插畫使大人受到吸引。兒童插畫已經在國外形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體系,無論是出版社、雜志還是插畫家都在嘗試新的方式吸引人們注意。近幾年,我國也在大力發展兒童插畫,國家放寬二胎政策,兒童比例正在逐年增長,出版社與知名插畫師看到市場廣闊前景,都在積極參與到兒童插畫中,繪制方式多樣化,具有內容新穎等特點。
4.時尚風雜志插圖。時尚風格雜志的插畫豐富多彩,這種風格多用于時尚雜志,例如韓式風格少女時裝插畫,多表現于小資情調、白領階層,提倡高品位生活,顏色大多以靚麗、色調鮮艷,造型表現女性頭小、身長,相似于服裝設計的女性比例,突出摩登時尚。
而如今插畫風格范圍十分廣泛,除了上述四種風格的插畫外,還流行傳統元素的中國風插畫,通過對傳統元素的加工和整合,實現傳達文化內涵,增加其作品的感染力與觀者達成的共鳴感。所以,需要設計者長期的積累美學知識,才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藝術修養,同時結合傳統故事題材與軟件的工具技術結合,對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的整體需要,而且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深度把握。
四、結語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政治活動家、宣傳家和啟蒙思想家,他探討了“美”與“真”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藝術與科學的關系以及所謂的科學,就是運用真正的精神,熟練的技術,與藝術相共融觀察自然。但插畫藝術又離不開技術的支持,從技術中提煉、加工到再提煉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繪畫藝術已成為一門基礎學科,插畫已成為一門應用學科。
隨著我國的動漫產業不斷向著技術與美學的高水平邁進,我國數字插畫行業快速發展,更多的人們關注數字插畫,數字插畫在技術中追視覺美感,在美學價值中追求靈感。挖掘我國傳統文化精華運用于插畫中,利用新一代技術展現新時期插畫的藝術美感促使我國的插畫藝術事業蒸蒸日上,使熱愛插畫藝術的人們形成獨具匠心的風格,傳達特殊的人文理念,真正形成特色的插畫作品。
參考文獻:
[1]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楊辛,甘霖.美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3]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4]李明,陳璞.商業插畫設計[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5]龔敏.中國當代商業插畫設計藝術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2009.
作者簡介:史超(1988-),男,山西太原人,碩士研究生,助教,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