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政課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有效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必要補充,是高等院校對大學生開展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實踐教學已成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要求。為了有效實施,本文對思政課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必要性、現狀和問題、具體形式等進行了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思政課;實踐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3-000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003
一、思政實踐教學是加強正確理想信念的必要條件
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真正接受并形成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并通過行動來處理實際問題。實踐教學提供的實際情況正是為了幫助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他們研究現實,解決問題。目前,西方思想文化、社會復雜現象、網絡媒體等對大學生的信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堅定正確的理想和信念是抑制誘惑的法寶。
二、思政實踐教學是增強思想政治課程吸引力的必要條件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條件下,當代大學生經常接觸新鮮事物,信息廣泛。他們不滿足于單一的課堂教學形式,渴望新的教學形式和手段,希望有直觀生動的教學課程,希望擁有自己的教學模式。高校思想政治課應充分利用課堂進行實踐教學,開展課件制作、主題討論、案例分析、問題討論、時事評估、演講辯論等活動,讓學生鍛煉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獨立發(fā)現問題、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思想政治課應設計相應的學校實踐活動,如學生網絡資源建設、自編小報、影視觀看、社區(qū)活動等。
三、思政課實踐教學是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個人的整體發(fā)展是由生產方式的整體發(fā)展和教育條件決定的。在眾多教育內容中,思想政治教學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加強思想政治教學的同時也完善了學生的思想認識素質。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符合高等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使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滲透現實社會,參與特定的社會生活,了解社會。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激發(fā)靈感,為他們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實踐動力,并為他們積極聯(lián)系社會提供有效平臺。
四、思政課實踐環(huán)節(jié)的現狀及問題
(一)沒有嚴格統(tǒng)一的標準和要求
目前,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開展了思想政治課的實踐教學,但在實施計劃、時間,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評估方法和資金保障等方面沒有嚴格統(tǒng)一的標準和要求。而且在實施過程中不規(guī)范,任意性很強,導致思想政治課的實踐教學流于形式,不能長期有效地開展。
(二)缺乏資金支持和穩(wěn)定的實踐教學基礎
許多學校雖然有專項資金,但數量有限,無法滿足所有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需要。加大資金支持,完善實踐教學的基礎十分必要。
(三)教師自身實踐經驗缺乏
許多高校在思想政治課上都配有很大比例的青年教師,他們在教學時仍然習慣依賴教材,沒有將注意力轉移到實踐上。此外,他們的社會觀察能力、時事感知能力和教學控制能力相對較弱,無法有效引導和說服學生參與社會實踐。
五、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具體形式
(一)課堂實踐教學
在課堂講座的基礎上形成實踐教學模式,能夠加深和鞏固學生的認知。其目的是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主要包括:案例教學、視頻教學、特別講座、演講辯論、課堂討論等。其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書本知識,無需花費太多人力、物力和財力,時間短,效率高,可在有效的時間和空間內進行,它也很容易組織,并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條件。
(二)校園實踐教學
學生處于象牙塔內,學校是每個人成長和學習社會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重在理論和知識的學習。社會是每個人賴以生存和實踐的漫長征途,在這個過程中突出體現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它具有多元性和復雜性。在社會中,什么樣的挑戰(zhàn)都可能出現,因此學校應該培養(yǎng)學生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社會實踐教學
教育部要求:“將實踐教學與社會調查,志愿服務,慈善活動和專業(yè)課程相結合,引導大學生走出學校,走向基層,走向工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建設和社會實踐教學的有效實施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力,教學素養(yǎng),離職后培訓,這些都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將學到的思想政治理論跟社會實踐融會貫通,提升學生自信心,讓學生有信心致力于為經濟和社會服務。
六、結語
目前,實踐教學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要構建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新模式,加強思想政治課吸引力,真正提高大學生思想意識和政治理論水平,實現知識與行動的統(tǒng)一,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總之,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構建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功能、指導作用和凝聚功能,促進大學生成長,實現大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汪小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初探[J].鄂州大學學報,2011(7).
[2]錢志發(fā),鄧周平,劉華明.“思政課”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改革初探[J].中國大學教學,2006(7).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范津華(1982.12— ),女,漢族,甘肅永昌人,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