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語文作業更多的是關注識字寫字的積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鞏固,忽視了學生的生命因素。語文教學的本真是引導學生領悟生命的真諦,欣賞生命中的善與美,學會尊重生命,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語文作業作為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也應展示與注重對生命的關懷與熱愛。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業;關照生命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3-008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078
一、初中語文作業的理想——啟迪智慧關照生命
傳統語文作業更多關注的是雙基的訓練,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審美、精神等生命因素,使學生的生命活力在作業中得不到充分發揮。在作業中把學生精準掌握語文知識作為教學的價值追求時,學生的情感、審美、心靈就被忽視了,學生的作業是有知識而無生命的。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關注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和方法,更要關注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那么語文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表現在雙基的訓練上,而且表現在語文素養上及精神世界的構建上。
對于語文作業,一方面,應該注意語文知識的積累,使之由少到多;語文技能的訓練,使之日臻熟練。另一方面,作業還應注重生活的感悟,情感的啟迪,心靈的陶冶,生命的體驗,人格的構建。讓作業成為學生探索知識和構建精神的繼續,不再是單純以鞏固知識為目的。
二、初中語文作業的探索——注重生命的關照與參與
(一)注重閱讀,體驗生命
文化經典名篇,蘊涵了人類的美好思想情感與道德情操,它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美的形式,都會對學生的心靈和情感起到陶冶的作用,其中蘊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會引導學生向著崇高的精神世界進發。因此,讓學生誦讀并且背誦文化經典,領悟文化經典的精神,應該成為語文作業的內容,讓學生在閱讀經典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涵養生命。
圍繞學習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如學習了《失根的蘭花》,可以讓學生讀季羨林的《海棠花》 的“故鄉和祖國雖然遠在天邊,但是現在填滿卻近在眼前……把祖國召喚到我眼前來的,似乎就是這海棠花”部分,讓學生體會異國游子對祖國深情的懷念與無限的熱愛。在課外閱讀中關注學生對生活、情感的體驗。名著閱讀,可以納入閱讀性作業范圍內,大量閱讀優秀的、經典的文學作品,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名著閱讀,可以向學生傳遞生命的氣息。品味語言,獲得良好的語感,帶來豐富的收獲和無窮的樂趣;領悟情感,借著作中人物的思想言行來感染學生;體會思想,使學生受到教育,從而修養品德,感受生命的精彩。
(二)注重創作,張揚個性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塑造人格健全的人。人格健全的重要體現是自我肯定、自我和諧。教師的教學過程要圍繞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這一目的來進行,使人和諧、自由、全面發展。每個學生的生命都是獨特的,每個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家庭條件不同,他們的興趣、愛好、性格、智力等方面也各不相同,所以每個人的內心世界也都是獨特的。我們對待學生的基本態度應該是: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性。在條件有可能的情況下可以嘗試留不同形式的作業。
如范仲淹的《漁家傲》,詞中有畫,雄渾的意境,壯美的景色,是點燃學生創作激情的契機,布置作業時可以讓學生選擇,喜愛繪畫的學生依據詩歌創作一幅圖畫,喜愛寫作的學生寫一篇詩情畫意的散文,喜歡寫詩學生可以改寫成一首現代詩。無論是畫是寫,都可以通過他們喜歡的方式理解詩歌的內容與詩人的精神,這改變了學生機械接受、記憶的做法,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索情趣,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又能促進學生自由和諧全面發展。
文學作品中的創作是文學家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常表現為文學家內心的矛盾 ,對理想的渴望、對現實的失望、對未來的希望。名人本就是一本厚重的書,從他們那里會獲取很多收獲。讓學生在對文學家及其作品的思考、探索、完成中,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良好的個性。如《記承天寺夜游》,蘇軾被貶,夜不能寐,與好友張懷民夜游賞月,由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的生命沉淪,可見蘇軾的失意,也見他的曠達。我們可以這樣設計作業:以“蘇軾,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篇隨筆,表達你對蘇軾曠達的胸襟、樂觀的精神、豪放的情懷的贊美,讓學生在探索中更了解蘇軾的理想與矛盾、失意與豁達,在與蘇軾的對話中感受他的情懷。在創作中了解作者,了解他的思想與精神,在創作中使學生有更深的感悟,從而提高學生的精神修養和人生境界。
當今教學已十分注重生命的關照,在教學中遵循學生學習的天性,在作業中使學生關注生活、尊重生命,在鞏固知識的同時,關注學生精神品格的構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促使學生愉快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有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游華國. 淺論中學語文教育中的生命意識[J]. 中國校外教育:理論, 2008(Z1).
[2]趙圓圓.中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問題與對策[J].教師,2015(36).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馮妍杰(1973.10— ),女,漢族,河北宣化人,中級職稱,研究方向:教學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