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幼兒美術教育是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內容,美術教育對幼兒全面健康發展所起的作用已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關注。為了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筆者通過問卷形式對天津市部分幼兒園開展了有關幼兒園教師對幼兒美術教育認知的調查。調查顯示,大部分教師在美術教學目標、教學方式等方面的認識趨同,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尤其在美術對幼兒審美與創造力發展方面尤為重視和關注,在某些方面較之傳統教育有所提升和發展。然而,這次問卷也透露出一些問題,有待幼兒教師和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師關注與思考,學習與提升。
關鍵詞:幼兒;教師;美術教育;體驗
幼兒藝術教育是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各種形式的藝術活動促進幼兒的藝術表現,豐富幼兒的審美能力,激發幼兒的創造與想象,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快樂成長。美術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提高和完善幼兒的綜合能力,特別是審美與創造力方面所起的獨特作用,已越來越受到幼兒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重視。為了更清晰地了解掌握目前幼兒教師對美育的認知,有針對性地獲取幼兒教師對美術教育的需求,以便提升幼兒教師美術教學能力,筆者對天津市四所幼兒園教師共計92人通過問卷星系統編輯調查問卷,發放給幼兒園并順利實施。
為了更清晰更理性地了解本次調查結果,本報告采取文字、圖表與數據相結合的方式來進一步分析和說明。
在幼兒教師對美術活動中的角色認知方面,大多數教師認為幼兒教師要能夠起到支持和指導幼兒的作用,扮演支持者和指導者的角色。但也有少部分幼兒教師選擇旁觀者,說明部分教師覺得可以任由幼兒自己創作,教師不參與指導;幼兒教師是權威者,能將自己的意志與想法強加于幼兒。由此說明,絕大多數教師對美術活動中教師角色的定位認識趨同,比較準確。而選擇權威者和旁觀者的比重雖然不高,但也反映出少數教師對“教師在美術活動中的角色”認知存在偏差,還需通過幼教理論與政策的學習,提升認識水平,更好地指導幼兒美術創作。幼兒教師在美術活動內容的選擇結果顯示,大多數幼兒教師選擇綜合運用多種活動形式是符合幼兒的發展需要的。幼兒通過觀察、操作、體驗不同的材料,開展形式豐富的美術活動,才能將想象力和創造能力激發出來,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通過幼兒教師評價幼兒美術的方式結果來看,大部分教師能夠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的想法和個性創造。在評價幼兒美術作品時,絕大多數教師選擇依次評價,尊重每個幼兒的創造,整個教學過程以幼兒的發展為中心,尊重每個幼兒的獨特情感和個性特征;在教師評價幼兒美術作品的過程中也有助于幼兒的自我發現、自我認知,從而提升幼兒自信心,提高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情感交往能力。
問題1顯示,大多數教師覺得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更能夠促進幼兒審美和創造力的發展,其次是情境激勵式、游戲式和探究式教學手段。由此說明,絕大多數幼兒教師認同啟發是激發幼兒創造與想象的重要手段,能夠意識到幼兒自身存在的學習動機和啟發原型。通過教師的引導,幼兒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激發自身的審美與創造能力,幼兒不是被動接受知識與技能的容器,而是創造的主體,是發現者、探索者而不僅僅是受教育者。在這一點上,絕大多數教師摒棄傳統范畫式的古老教學理念和方法,但還有少部分教師選擇范畫式教學,說明在美術教學方式和方法的認知上還有待學習和提升。在問題2中,絕大部分教師選擇幼兒創造作品和自我實現,而選擇幼兒學習體驗只占20.65%,選擇ED的比重則更少。該問題說明幼兒教師對美術教育的認知存在一定誤區,對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認同偏重結果,而在美術教育對幼兒自身潛能開發與人格塑造、人際交往等綜合素質提升方面認識不足。通過問題3的調查顯示,幼兒教師能夠認識到美術教學活動的目標是對幼兒創造、審美、獨特思維能力與美術興趣的培養,這是符合現代美術教學理念和時代發展需要的。問題4體現出教師對幼兒美術教育價值趨同,重視美術對幼兒全面培養的作用。
通過此次調查,筆者了解了部分幼兒教師目前對美術教育的認知現狀,大部分教師在美術教學目標、教學方式等方面的認識趨同,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尤其在美術對幼兒審美與創造力發展方面尤為重視和關注。然而,此次問卷調查也透露出一些問題,有待幼兒教師的努力和提升。美術教育對幼兒教育所起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教育的結果——美術作品的呈現,更重要的是通過美術活動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促進幼兒的人際交往及人格的塑造等看不見摸不著的非物質的東西。在這一點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提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幼教工作者還應該加強理論學習,提升美術教育的認知水平,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融入美術教學實際中去。作為學前教育學院的美術教師,則應該緊密聯系幼兒園實際,在教學中不能與幼兒園的美術教學實踐相脫節。這樣才能夠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關注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學習特點,尊重幼兒的主觀創造,才能夠指導學生如何支持引導幼兒發揮想象進行美術創作。我們要堅持“美術過程重于美術作品”的先進教育理念,重視幼兒的親身體驗、感受、探索與創造,不能過于追求作品的完美與統一。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形式的美術材料激發幼兒的藝術想象,讓幼兒在感受材料美的同時,體會藝術創作帶給幼兒的快樂與自信。重視中西方優秀文化的傳承,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欣賞活動,拓展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的藝術想象;注重引導幼兒感受與體驗美術與音樂、美術與舞蹈、美術與戲曲、美術與運動、美術與生活、美術與科技之間的融合。在多學科領域的碰撞中,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幼兒自由地發揮想象,自由抒發情感,自由表達出幼兒的個性和創意,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與自豪感,讓幼兒在多學科的交融中感受美的熏陶、生活的樂趣與生命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季湄,馮曉霞.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楊景芝.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周春華,2007年天津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天津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教師,公開發表論文多篇,并參與教材編寫兩本,目前正參與教育部教指委課題幼兒審美能力與創造力發展的實踐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