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小學生對與網絡相關的很多事物都頗具新鮮感,這也是網上閱讀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傳統閱讀的重要原因。然而,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本文在對“互聯網+”背景下網絡閱讀與傳統閱讀對比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提高小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的三條建議,希望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傳統閱讀;個性化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3-011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111
“全國小學生閱讀狀況2011年在線調查”顯示:在4-6年級的小學生中,有47%的學生把“讀書、看報、讀期刊”作為自己閱讀的主要來源和網絡活動。這意味著基于網絡閱讀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閱讀方式走進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在“互聯網+”的浪潮下,教師需努力尋求提升小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的教育方法。
一、“互聯網+”背景下網絡閱讀與傳統閱讀的對比分析
(一)“互聯網+”背景下的信息來源多樣化與魚龍混雜并存
“互聯網+”時代的閱讀是基于數字化、以智能工具為依托的閱讀,而傳統閱讀則是書本閱讀。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閱讀方式使得學生獲取信息量差距日益增大。以我所執教的班級為例,若在“互聯網+”背景下,班級上的每個學生均可依據自己的閱讀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電子書目,這種電子書目不僅特別便宜而且還滿足了學生對電子產品的需求,故班級學生的閱讀量、書本擁有量是很難有一個精確的統計。若在傳統閱讀的背景下,學生閱讀書目的最大數量一般是基于班級圖書角的書目(100-200本之間)。這些書目可能符合大多數學生的興趣,但無法像在互聯網上獲取書目那樣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求。因此,在我看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提供了可能性,使得學生在讀書方面有書讀、有自己喜歡的書讀、有自己自由選擇書目的權利。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互聯網信息的魚龍混雜,這無疑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二)“互聯網+”背景下的閱讀既能激發小學生的興趣,也容易使學生分散注意力
在與家長溝通時,不少家長反應自己家的孩子與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有著天然的親切感,只要拿著便丟不開了,這說明互聯網對小學生有巨大的吸引力。當教師把這種吸引力轉移到閱讀上來,便可極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當你問學生愿意去讀紙質書還是電子書時,80%以上的學生都會選擇電子書。在他們看來,電子書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時髦,讀起來津津有味。在一次閱讀課上,我帶領學生使用計算機自主搜索與“赤子愛國心”為主題的文章進行閱讀時,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能主動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自行搜集資料、自主閱讀。
二、“互聯網+”背景下變弊為利,提升小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的策略
(一)利用互聯網建立學生的“閱讀銀行”,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閱讀銀行”正如我們生活中所見的銀行那樣,只是在該銀行中存儲的并非是人民幣,而是學生的閱讀量。閱讀量越多,即代表該生越富有。在學期末時候,教師可組織學生、家長對每位學生的閱讀銀行賬戶積分進行評定等級,等級高者可獲得相應的獎勵。現將具體操作簡單介紹如下。首先班級內部要建立一個閱讀群,邀請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進來。教師可借鑒一些讀書欄目閱讀,或邀請家長作為“記時員”,每天記錄學生的閱讀時間、閱讀內容、閱讀量。其次需要設立一定的標準。如閱讀半個小時以上積1分,一個小時以上積2分。當然,在教師的電腦里,也應該有一個EXCEL表格,記錄學生每天的閱讀量并在征求家長同意的基礎上公布在群內。(若該任務給教師工作造成負擔,也可有家長委員會家長輪流負責記錄)。在學期末時,利用EXCEL做出每個學生閱讀的總時間、平均時間、閱讀喜好等相關的餅狀圖、柱狀圖,利用大數據讓學生和家長看到自己在閱讀中的進步或不足,并在下一期初始設立合適的目標。如此堅持,班級內部便可形成一種良性的閱讀氛圍。
(二)利用大數據統計出本班學生最喜歡閱讀的書目,并形成分級閱讀體系
一線教師既是教育者,也是科研工作者。一些必要的問卷調查工具可以輔助教師更好地開展工作。教師可以編制問卷,讓學生通過手機、電腦等客戶端填寫,并根據智能統計結果,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學生學業成績、學習動機之間的內在關聯性。在編制問卷時,教師可列舉學生經常讀的五十本、甚至一百本書以及自己的語文成績,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十本、二十本并填寫。通過大數據統計,了解本班在語文學習中的佼佼者傾向于讀哪一類的書,成績一般者傾向于讀哪一類的書,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傾向于讀哪一類的書,找出其中的規律,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該措施不僅可以在班級內實施,也可以在全校范圍內實施。
參考文獻:
[1]詹前勝.如何提高中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J].師道·教研,2011(3).
[2]王娜.基于互聯網教育平臺的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設計與實施[D].魯東大學,2018.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侯翠娟(1983.5— ),女,漢族,甘肅岷縣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