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淼
摘? 要: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網絡文化對高校學生產生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多元化的文化內容開始滲透到高校,信息化時代的網絡文化具有公開、自由、平等、快速的特性,這也就導致網絡文化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因此,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傳播力顯得非常重要。該文將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傳播力的現狀、重要性以及提升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網絡傳播力? 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a)-0201-02
目前,雖然網絡的發展很快,信息化技術教學模式也在學校廣泛開展,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傳播力并不是很強,覆蓋面也不是很廣。在高校利用網絡傳播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基本是微信、微博、APP、論壇等網絡平臺,但是由于體系不完善、平臺管理松散等原因,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傳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1? 高校思想政治網絡傳播力的現狀
1.1 覆蓋范圍狹窄
高校作為培養國家復合型人才的院校,十分注重各種硬件和軟件設施的建設,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校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習者繼續深造和今后的工作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化技術教學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并不完善,無論是從知識的覆蓋面還是地域的覆蓋觀察,我們會發現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還存在很多問題。很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都是嵌入在學校官網,內容相對平淡,沒有高質量的思想政治內容,基本是一些老生常談的理論知識;內容更新相對滯后,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地方,學習者應該隨時關注國家的時事政治、社會熱點、法律法規等常識,但是現實是很多高校只是簡單的照本宣科,并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習者的思想政治進行教育,教學內容與實際嚴重脫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
1.2 管理不到位
目前,很多高校都創設了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但是在人員的配備和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問題。有些高校為了節約成本,在人員的選擇上,并沒有從工作的需求進行選擇,甚至有些學校利用學習者資源對網站進行管理。學習者由于對社會經驗的嚴重缺乏,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信息的敏感度偏低,在內容的把控上也并不是很好。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的相關工作人員管理也比較松散,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較差,網站的內容更新不及時,更新的時間也不固定。對于網站內容的更新,更多的時候是取決于有沒有相關領導來檢查,有時候為了應付檢查,相關工作人員會在一周之內更新無數條內容,而平時有可能半個月都不會更新一次。直接導致網絡平臺形同虛設,沒有達到組建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的真正目的。
1.3 開放性較弱
現階段,很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都是封閉的,并沒有對外開放。因此很多高校建立這個平臺,是為了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并不是以教育學習者為目的。因此,在建立之初,對于平臺內容的構建以及開放性并沒有進行充分策劃。
校與校之間的聯系也不夠緊密,各個學校之間都是閉門造車,導致平臺的一些思想政治內容較弱。而且學校為了規避一定的風險,在對網站平臺開放時,并不是完全開放的狀態,這也就使學習者無法正常掌握相關的信息和內容,嚴重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
2?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傳播力的意義
2.1 凈化學生的心靈
由于網絡平臺公開、自由的特性,導致網絡文化形形色色、差次不齊。有的網絡平臺為了吸引大眾眼球,置職業道德操守于外,故意在網絡發布各種不健康的文化內容。如今,很多商家為了贏取利益,在設計軟件時,故意設置了很多隱蔽的功能,當我們打開電腦時,會時常彈跳出各種信息,而這一些信息大多是不健康的,不利于人們的心理健康成長。而高校的學習者由于缺乏豐富的社會經驗,對于誘惑的抵抗力相對比較差,出于好奇心的心理狀態,學習者會下意識地去了解這些不健康的網絡文化,久而久之,這些不健康的網絡文化一點一點吞噬學習者的心靈,導致學習者的心理處于一種扭曲的狀態。因此,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傳播力是十分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不斷提高人們在思想政治、道德觀念、人格等各方面的認知能力,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只有在學校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讓學習者對網絡文化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在面對不利誘惑時,能夠及時做出正確的選擇。
2.2 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在高強度的社會環境下,高校的學習者無論在生活、學習還是即將面臨的工作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精神壓力。很多學習者為了逃避這種精神壓力,開始沉迷于網絡的虛擬世界,以至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今的網絡游戲對學習者的影響力尤其巨大,很多學習者在遇到壓力時,會通過打游戲的方式緩解自己的情緒。由于網絡世界的虛擬性,很容易讓人產生錯局。因為在虛擬的網絡游戲世界中,他們能夠找到自我,尤其是在游戲勝利的那一刻,他們有一種自我的滿足和成就,以至于很多學習者不愿意面對現實生活,終日沉迷于網絡游戲,對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不斷更新的網絡文化對于充滿好奇心的高校學習者而言,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傳播力,能夠讓學習者隨時隨地了解思想政治內容,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和面對困難的決心;在思想發生偏差時,能得到及時的糾正。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傳播力提升的方法
3.1 組建專業的管理和傳播人員
信息化時代,無論是科技還是網絡文化每天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傳播者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首先,學校需要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能夠付諸實施。在組建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傳播工作者時,要選擇思想政治過硬,具有較強工作責任心的人員,建立一支素質過硬、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其次,對于管理者和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進行定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訓,以及信息化技術的培訓,以此保證能通過最新的傳播技術將最新的思想政治內容傳遞給每一位學習者。最后,要加強校與校之間的聯系,通過彼此之間的學習交流,分享經驗,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有利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傳播力。
3.2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的建設
在高校學習者對網絡文化極具興趣的今天,打造一個有特色、有個性、有內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是尤為重要的,不僅有利于推動其的傳播力度,也能極大地吸引學習者的專注力。平臺的打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根據學校學習者的個性,打造符合實際的平臺內容以及風格;平臺的內容應該精致有內涵,每一個版塊的名稱和內容需要對應,不能華而不實,版塊盡量精細化,不能過于籠統,不利于學習者查找相關內容;同時需要定期對內容進行清理更新,對于陳舊的內容,應該進行及時清理,要摒棄糟粕取其精華,例如,在召開全國兩會期間,學校就需要每天上傳相關的信息內容,讓學習者第一時間了解到國家的時事政治;對于學校的優秀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也需要及時進行上傳,讓學習者通過學習優秀的成果,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修養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3 增強互動性
輸入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不利于信息的傳播,也不利于教師了解學習者思的思想動態,因此,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交互模式,增強教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交流溝通。例如,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開設一對一的溝通平臺,當學習者遇到問題時,可以通過平臺和教師進行溝通,教師則可以通過平臺了解到學習者的情況,進行適當的開解和引導。在不斷的交流和溝通中,教師可以及時準確地了解到學習者的實際情況,不僅能夠增強教師的教學經驗,也能提升學習者的思想政治境界。教師根據學習者所反應的情況,可以認識到學習者的需求以及想法,并將其反應給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的相關工作者,為他們創新平臺提供相應的素材。只有符合學習者的教育平臺才是真正的教育平臺。加強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交流溝通,能夠讓學習者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吸取其他同學優秀的地方,以此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
3.4 開展豐富多彩的網絡活動
高校可以利用網絡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這樣有利于思想政治內容的傳播和提高學習者學習的興趣。例如,可以通過網絡在全校開展思想調查活動,這有利于學校準確了解學習者的思想動態,并做出相應的教育措施;可以就某一個問題,發起網絡討論,讓學習者們各抒己見,鼓勵學習者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還可以通過開展有獎知識競賽的活動,讓學習者了解思想政治的理論知識和最新的思想政治內容,采用有獎的方式,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習者的參與度。在高校中,有些學習者比較內向,有很多問題不愿意別太多的人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可以開設專門的輔導渠道,方便相關工作人員及時與學習者進行溝通,為他們排憂解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導向。
3.5 通過線下推動線上
雖然網絡的覆蓋面很廣、很及時,但是很多時候,由于高校學習者緊張的學習生活,容易忽略相關的信息內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采用線下活動的方式推動線上的傳播力度。可以在學校開展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賽活動,通過線上拉票、線下實戰的方式,讓學習者了解、認識、關注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的知曉度和影響力。
4? 結語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傳播力度,是目前高校的一項重要工作。這一工作的開展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構建出一個行之有效的網絡傳播方式,以此提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率,為社會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希.新媒體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策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2):137-138.
[2] 鳳啟龍,劉瞡潔.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構建[J].現代教育技術,2011,21(7):92-95.
[3] 賀軍生.運用新媒體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傳媒,2017(5):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