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玲

【摘要】 目的 探討頭孢吡肟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 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0例。對照組給予頭孢吡肟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藥保留灌腸聯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50%,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慢性盆腔炎患者給予頭孢吡肟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 能明顯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具有積極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 慢性盆腔炎;頭孢吡肟;中藥保留灌腸;靜脈滴注;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9.036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drip of cephalosporins combined with retention enem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efepim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tention enem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92.5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a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5.0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efepime combined with retention enem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and this method contains positive popularization value.
【Key words】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Cefepime; Retention enem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ravenous drip; Clinical effect
慢性盆腔炎屬于常見的婦科疾病, 發病率高達90%, 成為大多數女性的困擾[1]。調查顯示, 慢性盆腔炎可能與女性的性生活有關, 尤其是在性活躍期, 該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 此外, 還與月經周期、宮腔手術等有關, 發病率居高不下, 給女性健康正常的生活會帶來沉重的打擊, 嚴重時甚至引起女性不孕[2]。中醫認為該疾病多因為濕熱阻滯、氣血凝結、又受外邪侵襲導致。西醫主要是給予患者抗生素治療, 預防組織發生異常病變, 讓藥效能達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但是, 單純的西藥治療, 反復發作的幾率更高, 甚至疾病如果反復可能引起盆腔器官組織增生粘連[3]。中醫研究發現, 給予患者抗生素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本文選取本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對中西結合治療的療效進行探討,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臨床癥狀均表現為:①一側或者雙側下腹疼痛, 伴有腰骶部墜痛等;②肢體乏力, 且在月經前后這種癥狀更加明顯;③嚴重者伴有性交痛, 甚至房事后腰骶疼痛和身體疲勞加重;④患者伴有明顯的白帶量異常或增多;⑤上述癥狀均持續時間>3個月。將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0例。對照組年齡18~50歲, 平均年齡(33.45±6.50)歲;病程1~17年,?平均病程(9.05±3.50)年。觀察組年齡18~50歲, 平均年齡(33.50±6.51)歲;病程1~19年, 平均病程(9.50±3.51)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患者給予頭孢吡肟治療, 2 g/次, 2次/d靜脈滴注, 治療持續10 d。治療期間提醒患者禁止性生活、淋浴清潔。
1. 2. 2 觀察組 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藥保留灌腸聯合治療。方劑構成:紅藤30 g、敗醬草30 g、丹參25 g、薏苡仁25 g、桃仁12 g、赤芍12 g、紅花12 g、香附15 g、肉桂8 g、甘草6 g。B超顯示有包塊的患者加三棱10 g。中藥水煮至100 ml, 冷卻至37℃, 使用無菌灌腸袋將藥液灌入, 患者小便排解之后于左側臥位, 將藥直接通過肛管低壓灌注入腸內, 完畢后患者保持墊高臀部臥床休息3~5 min, 避免腹壓, 至少中藥保留2 h后排出, 1次/d, 治療持續10 d。治療期間提醒患者禁止性生活, 淋浴清潔, 月經期來潮時停止灌腸。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患者癥狀明顯減輕, 白帶常規恢復正常, B超顯示盆腔結構正常, 未見積液為顯效;腰痛、腹脹、腹痛等癥狀均有所緩解, B超顯示盆腔包塊明顯縮小為有效;患者癥狀及B超盆腔包塊病變均無改善為無效[4]。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50%,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西醫認為慢性盆腔炎疾病屬于常見婦科疾病, 發病率高, 且發病的主要原因是產后或者流產后殘留引發的感染, 或者宮腔內手術操作處理不夠完善導致的腔內積液或者殘留等使術后患者發生嚴重的感染, 或者是經期不衛生及不良的生活習慣甚至部分女性患者伴有不潔的性生活等所導致的感染。盆腔位于女性生殖器官的最低處, 炎癥分泌物多集中在直腸子宮凹陷位置, 本身血流速度就比較慢, 炎癥吸收也非常慢, 一旦患病, 則會導致病情反復, 遷延難愈, 臨床上多表現為下腹墜痛、腰骶酸脹和疼痛、月經失調等, 部分伴有白帶異常甚至帶有血絲[5-7]。
中醫認為慢性盆腔炎屬于“腹痛”、“帶下”范疇, 多因為胞宮損傷、濕熱郁結、氣滯血瘀、沖任失調、機體阻滯、不通則痛表現出疾病癥狀。中醫認為治療該疾病的關鍵是活血化瘀、祛濕止痛、清熱解毒[8, 9]。本次研究中的中藥方劑中, 丹參、紅花均為活血化瘀的良藥, 紅藤的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 結合甘草能進一步產生協同作用;方中的敗醬草活血化瘀, 利尿消腫, 諸藥聯合配伍, 能產生扶正固本、祛濕散結的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50%,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藥保留灌腸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氣為治療的主要目標, 其中敗醬草、紅藤等都是清熱解毒的良好藥物, 赤芍、桃仁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從而最終能改善盆腔組織的血流動力, 促進微循環, 松解粘連的結締組織, 從而調節免疫機制, 取得更加理想的臨床效果。配合頭孢吡肟的抗菌消炎作用, 進一步抑菌消炎, 達到理想的疾病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針對慢性盆腔炎患者給予頭孢吡肟聯合中藥保留灌腸能明顯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具有積極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新華. 抗生素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觀察.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1):48-49.
[2] 張曉敬, 王維. 個性化護理方案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 內蒙古中醫藥, 2017, 36(2):158-159.
[3] 張英君. 中藥保留灌腸在治療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79):80.
[4] 趙國祥. 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臨床效果觀察. 內蒙古中醫藥, 2017, 36(10):92-93.
[5] 周月娟, 姚冬梅. 針灸配合理療和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效果.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7, 15(11):128-129.
[6] 黃志華, 黃漫為, 王瓊梅, 等. 針灸配合理療和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 中外醫療, 2017, 36(35): 180-181.
[7] 張紅. 探究中藥保留灌腸加微波配合西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12):47.
[8] 馮偉, 馬建文, 呂瑞凰. 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效果及對炎癥相關因子和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中國醫藥導報, 2017, 14(24):151-154.
[9] 李玉洋.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3):174.
[10] 佘惠. 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分析. 當代醫藥論叢, 2017, 15(19):68-69.
[收稿日期:201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