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維是學習能力的核心。教師要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要注意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力培養學生的豐富的想象力,在各種活動中,鍛煉發展學生思維,教師要不斷探索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有的放矢地展開教學,切實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思維能力;培養
學生的學習活動,離不開思維,思維是學習能力的核心,是各種能力發展的基礎,是語文素養的核心內容?!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尤其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想象力……?!痹谛W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語文思維能力培養的因素,開拓學習空間,激勵學生主動思考,發展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一、 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最好的老師,好奇是兒童的天性。如果教師恰當地創設教學情境,就會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學生就會對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從被動獲知識的思維變為積極主動求知的思維過程。要使學生一上課馬上投入到積極思維中,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表現形式,恰當地引用影像資料、猜謎語、小故事、小游戲、小表演,巧設懸念等教學手段,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荷花》一課,教師用猜謎語的方法導入新課:今天,老師出一道謎語給大家猜猜,看誰最厲害,能最快猜對?!坝袀€小姑娘長得很漂亮,站在水的中央,身上穿著白色的衣衫,綠色的裙子在水上隨風蕩漾?!贝蛞恢参锏拿帧W生爭先恐后地搶著回答是荷花,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觀賞荷花,教師板書課題。又如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教師用講故事的方法導入新課:同學們!老師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大家愿意聽嗎?故事是這樣的:在解放軍某部的一個連隊里,至今還保留著一個優良傳統,每天出操晨練集合點名時,連長喊:“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名字時沒有人回答,隊列里一片肅靜,直到點到第六名戰士姓名時,才有人回答“到”。同學們,猜一猜,你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這個英雄模范連的前五名戰士曾在抗日戰爭中用鮮血譜寫了一首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贊歌。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狼牙山五壯士》里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硝煙彌漫的戰場吧!良好的一個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創設恰當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思維也就很快調動,學生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
依據小學生年齡特點,小學生課堂有意注意持續時間較短,自制力較差,年齡越小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越短,年齡越大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越長些。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大約15至20分鐘。后階段學習時間,大部分學生往往會出現注意力分散,學習思維不集中。這時,教師就還要根據教學內容巧妙創設情境,適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如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空隙窄小的特點,教師可以讓學生認真讀讀課文,邊用筆在紙上畫一畫外洞、內洞之間的大石頭,流水、小船、躺在船里的人,學生興趣濃厚地在畫圖演示中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兩小兒辯日》后,讓學生分角色表演課文情節,學生繪聲繪色地表演到連孔子都不會回答時,全班同學對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思索討論著“孔子知識這么豐富,為什么都回答不上來呢?”再如教學《草船借箭》《景陽岡》《開國大典》《小英雄雨來》等課文后,適時利用班班通播放相關影像片段資料,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課文人物品質特點、精神的認識。
二、 要引導啟發學生展開想象
兒童是富于想象的,想象是學生創造力的萌芽,符合兒童的心理、年齡特點。小學語文教材包含著許多想象的內容,教師要努力挖掘想象的因素,進行擴想、聯想、假想、續想、改想、補想、推想、看圖想象等的練習,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發展學生思維。如《荷花》這篇課文里有一句“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荷花都有哪些姿勢呢?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首先用班班通播放荷花的風景圖畫給學生欣賞,然后叫學生閉上眼默默想象荷花的姿勢,最后引導學生想象發言:有的說:“有的荷花低下了頭,好像睡熟了,在做美夢”;有的說:“有的荷花抬起頭,伸出手,好像邀我去跳舞”有的說:“有的荷花互相緊挨在一起,好像在竊竊私語”……又如《將相和》“負荊請罪”這個故事文中寫到“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出來迎接”兩人見面時,沒寫對話,教師可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看圖展開想象說話,訓練學生的想象思維。
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把書本上的知識與生活中的事情聯系起來,啟發學生去觀察、思考、想象,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如教學完《落花生》后,讓學生結合平時生活中的事例展開想象,說說哪些對社會是有用的人,哪些是對社會沒有用的人。學生情緒高漲,想象豐富。有的說:“邊防戰士,他們日夜在邊防線上巡邏,守衛著祖國的邊疆,我們才過著幸福、安寧的生活,他們是對社會有用的人?!庇械恼f:“我們的老師,為了培養下一代,每天兢兢業業,付出辛勤的汗水,他們也是對社會有用的人?!薄械恼f:“那些貪官污吏,受賄貪污,違反國家法律,最終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些人就是對社會沒有好處的人。”有的說:“有的人為了賺錢快,一夜暴富,走私販毒,對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他們是對社會沒有好處的人。”……這樣想象訓練,不僅開拓學生思維空間,也提高了學生認識事物,辨別是非的能力。
三、 要鼓勵學生深度質疑解疑
學貴有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開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動力。思維過程是從問題開始的,一個人不斷地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思維活躍,勤于動腦,善于思考的具體表現。因此,教師要善于鼓勵引導學生在課堂內外的深度閱讀中學會生疑、深度質疑、解疑、再生疑的良性循環中發展學生思維。
課前,在講授新課時教師要安排學生預習,除要求學生完成一般學習任務外,還要讓學生將在預習過程中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或做上記號“?”,嘗試自主解決,解決不了的留到上課一起探究解決,促使學生把讀與思結合起來。如一位學生在預習《窮人》時,記下疑惑筆記:文中寫到漁夫打魚的帆那么破舊,為什么屋子里卻溫暖而舒適?漁夫和桑娜的家里那么窮,為什么還要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抱過來撫養?文中十一個地方用了省略號,有什么作用?……
課中,在課堂上進一步學習課文時,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會不斷產生新的認知沖突。這正是引導學生深度質疑、解疑,理解課文重難點的好機會。如教學《夜宿山寺》,引導學生理解詩意后,有學生提出:“詩里作者為什么不說高樓,而說危樓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眾說紛紜,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思考用“高樓”會與“高百尺”“高聲語”重復等,讓學生讀中解疑,深入理解。又如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救助車夫”內容時,有個學生說:“伯父救助了車夫,回家后為什么伯父臉上那慈祥愉快的表情不見了,而變得嚴肅了呢?”教師順勢引導學生分組討論解疑,有的學生說:“愉快的表情是因為他為救助車夫而感到高興,嚴肅是為車夫而擔憂?!庇械膶W生說:“慈祥愉快是對我而言,而嚴肅則是想到千千萬萬像車夫一樣的勞動人民,他在為他們而擔憂,所以臉變得嚴肅?!庇械膶W生說:“當時社會太黑暗了,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憎惡的臉色難以掩飾,表達作者對勞動人們的深切同情?!薄瓕τ趯W生的回答教師都給予肯定,同時教師又結合當時時代背景,引導學生把大家回答的內容進行分析比較,學生都一致認同第三個同學的答案比較全面、深刻。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求異,既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又保護學生的獨創力,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課后,在引導學生總結回顧課文內容時,引導學生再質疑,學生會產生新的疑惑,如教學完《小英雄雨來》后,有學生說:“鬼子為什么不在屋里槍斃雨來,而要拉到河邊去槍斃呢?”教學《田忌賽馬》后,有學生說:“我認為田忌在孫臏獻策下第二場能贏是違反比賽規則的,因為他們的規則是把馬分成三等,比賽時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下等馬對下等馬?!薄@時,教師再聯系文本組織學生討論交流,進行解疑,加深了對文本的反思深化,從而發展了學生思維。
四、 要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開展活動
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要讓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鍛煉自己的思維,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如教學完《北京的春節》后,指導學生分為若干活動小組開展《家鄉的春節》的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上網查找,查閱書籍,走訪熟人等進行家鄉的春節的資料收集整理,并進行學習成果的展示,鍛煉發展學生思維。教學中,教師還可結合少先隊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舉辦各種競賽:演講比賽、書畫比賽、作文比賽、唱歌比賽……;德育系列活動:清明節,到英雄紀念碑祭掃英靈,到革命舊址參觀研學活動;參加植樹節活動,參加學雷鋒志愿者服務活動……。每次活動都要求學生用喜歡方式記錄下來,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可文章、詩歌、書畫……。開展豐富多彩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思維水平。
五、 結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的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不斷探索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有的放矢地展開教學,訓練學生掌握正確思維的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切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錢焱.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激趣導入”[J].小學生作文輔導·下旬刊,2018(5).
[3]張曉輝.小學語文教學激發學生想象的探討[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0(3).
[4]甘泉.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J].基礎教育研究,2012(14).
[5]王艷玲.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J].學周刊,2012(17).
[6]張建明.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學校教育研究,2017(23).
作者簡介:
俞長水,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新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