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中的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亮點和難點。雖然它們已經(jīng)實施多年,但教師們在實踐中一直在探索和向前發(fā)展。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沒有課程標準(只有指導綱要),沒有教學,沒有專職教師,沒有評價標準、課程體系,規(guī)范和規(guī)范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許多一線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片面或偏見的理解。教師的指導和指導行為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系列問題。在活動開始時,教師可以耐心地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但是,隨著活動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問題需要引導,教師將逐漸失去耐心,指導不細致,言語不熱誠,責任越來越多。許多老師抱怨學生能力低下,帶他們參加一項活動,沒有什么感情投入,無論老師教授什么,包括做示范,學生們的態(tài)度都較為消極,所以參加一項綜合實踐活動,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老師越來越疲憊,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嘗試,不斷應用才能有所進步。
關鍵詞:初中;綜合實踐;方法;應用
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點工作為“改進教師督導策略”,實際上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從簡單的參與者到學校各種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因此,綜合實踐課程應將方法指導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在一系列活動中,學生將學習各種調查、設計和實驗方法。應指導學生編寫實驗報告,調查報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和數(shù)據(jù)分析,以便學生能夠在將來設計完整的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側重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探究的意愿和勤奮的實踐,也要求教師有效地指導學生。我們目前的教學活動往往存在這樣的問題:強調活動的形式,忽視具體活動方法的指導;強調學生活動計劃,忽視教師指導計劃;強調活動過程和階段,忽視活動的具體實施水平,提高教師指導的有效性。這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要求。教師的有效指導是防止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保護形式。因此,迫切需要教師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中采取有效的指導策略來研究和探討問題。
這次,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教師指導策略研究作為實驗課題。旨在結合具體案例,研究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不同類型和不同組織形式的教師指導戰(zhàn)略,從而提高課程實施水平,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同時,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豐富內(nèi)涵,拓展延伸,找到方法,為教師提供綜合實踐課程指導的理論參考。
一、 綜合實踐活動思路、方法
本主題主要使用行為研究方法。應用案例研究方法,調查研究方法,活動顯示方法和經(jīng)驗總結方法等具體研究方法。
(一) 行為研究方法
在研究過程中,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指導學生開展各種綜合實踐活動,重視行動過程的研究,及時掌握相關信息,進行分析,總結經(jīng)驗,第一階段。及時反饋,糾正錯誤,及時將有價值的理論和經(jīng)驗反饋到實驗的下一階段。它是一種普通的研究方法,需要整合研究目標、內(nèi)容、方法等。這是一個積極的過程,有必要根據(jù)研究情況不斷調整計劃、內(nèi)容和結果。
(二) 經(jīng)驗總結方法
不斷總結實踐活動的經(jīng)驗,學會將別人的經(jīng)驗作為主要經(jīng)驗,將感性知識提升到理性認識,系統(tǒng)地引導研究工作的深入發(fā)展。主要開展歸納研究,通過研究總結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指導策略。最重要的是執(zhí)行數(shù)據(jù)匯總方法。
(三) 研究方法
通過通常的講座跟蹤,學生訪談,與社區(qū)溝通,與家長溝通等,了解學生發(fā)展的真實情況,并通過實施來展示實施中的常見問題和人格問題,展示和采訪學生活動。通過設計不同的問卷,了解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真實感受和體驗。
(四) 活動展示方法
將展示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的結果,如調查報告,活動日記,收集的資料、圖片等,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研究工作更加順利,最重要的形式是觀察課。
綜合實踐思路是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方法研究-戰(zhàn)略構建-總結實踐,使研究逐步向上,向上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取決于教師的有效指導。目前,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存在著操作的隨意性和教師指導的盲目性等問題。本課題將為教師提供現(xiàn)狀,適當?shù)男袨橐?guī)范和適當?shù)闹笇В鳛閷嵤┚C合實踐活動的載體,通過各種渠道和活動開展研究,提高課程實施水平,促進綜合實踐活動。
二、 綜合實踐的應用和實施
(一) 構建了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有效指導策略
1. 綜合實踐指導學生的策略
提高教師指導的有效性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要求。因此,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教師指導策略是目前需要關注的基本問題。因此,我們研究團隊的所有教師都對上述十種課程的教師指導策略進行了深入研究,并總結了以下指導策略:
(1)綜合實踐調整要“適度”
在主題選擇的指導下,教師必須掌握方向并構建范圍,提供給學生的可選問題不應太大或太小;它們不應該太難或太簡單。如果話題太大或太難,學生會感到不知所措。面對過大的壓力,很容易表現(xiàn)出負面的退卻。如果話題太小或太簡單,學生會感到不科學,感到無聊,從而使綜合實踐活動以形式流動。為了讓學生真正發(fā)揮自己的能力,教師必須通過掌握課題的方向和范圍來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具體辦法應是充分了解學生目前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并盡可能在學生的“近期開發(fā)區(qū)”內(nèi)解決課題難度;在此基礎上,對周圍條件可用的資源和環(huán)境進行全面調查和必要的分析,以確保學生研究的可行性和現(xiàn)實性;主題必須是學生感興趣并愿意參與,以便他們的專業(yè)知識可以在研究性學習中最大化。最重要的是,該主題的指導應該是宏觀的,學生應該在選定的主題中具有良好的靈活性,以便學生有選擇的自由。
(2)關注學生的意愿和興趣
學生的愿望和興趣是決定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最基本和關鍵因素之一。學生對知識有強烈的渴望,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當我們關注學生的興趣、經(jīng)歷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尊重他們的自主權,讓他們感興趣、民主和放松時,學生將有內(nèi)在的動力去不斷探索和積極參與。
(3)考慮學生對學科的價值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盡可能多地收集數(shù)據(jù),篩選、比較、分析、查找和提問,并確定研究方向。在第一步中,有時學生會提出很多問題,但并不是每個問題都可以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本課程中將問題轉化為研究課題。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生如何對問題進行分類來確定哪些問題可以轉化為綜合實踐主題。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幫助學生分析主題的價值,并通過比較分析確定最有價值的主題。
(4)掌握所選主題的大小
首先,我們必須考慮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客觀條件。它應該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活動的條件,其次要考慮我們教師的指導能力。主題太大,學生的活動難以實施;這個話題太小了,學生的活動形式也會受到限制。
2. 提高綜合實踐能力
確定了活動主題,設計了活動計劃,并圍繞活動進行了一些數(shù)據(jù)收集。數(shù)據(jù)收集過程的研究過程也是活動主體的過程。對于活動的任何主題,有必要全面使用訪問、調查、實驗、調查、訪談、宣傳、郊游、志愿勞動和公共服務。
在數(shù)據(jù)收集和分類的指導中,應該高度要求學生。由于綜合實踐活動側重于學習過程,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我們還要求學生及時記錄他們的活動、感受和經(jīng)歷。指導學生收集信息并要求學生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來源的可靠性
如果要求學生為每種材料撰寫詳細可靠的信息來源;在查閱詞典和百科全書后,這個概念應該是準確的定義等等。
(2)程序的科學性
如果進行抽樣調查,必須按照某些科學程序進行,調查結果的目標應盡可能。
(3)結論的科學性
如果分析推理是合理的,那么結論必須經(jīng)過仔細檢查和測試。
在具體活動中,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收集事實和材料,指導學生團體在調查、觀察、訪談、測量等方面進行合作;引導學生撰寫研究日記,收集和處理信息,及時記錄研究。真實記錄個人經(jīng)歷,告訴學生這一目的和意義不僅要為今后的活動提供總結和評價的依據(jù),還要提高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在實施過程中,實驗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活動情況,并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分配和監(jiān)督;組織靈活多樣的交流和研討會,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幫助學生保持并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為有特殊困難的團體提供個人咨詢,或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或幫助調整研究計劃。
三、 綜合實踐活動的提升和優(yōu)化
(一) 教師的學習和培訓非常重要
綜合學習課程的實施對教師的知識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知識方面,對任何主題的研究涉及至少兩個知識領域。在能力方面,需要發(fā)現(xiàn)問題、問題設計、社會調查、數(shù)據(jù)處理、報告撰寫等方面。這些為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我們的老師大多是由教師專業(yè)培養(yǎng)的。他們對專業(yè)以外的知識了解不多,而且他們對此知之甚少。此外,我們的教師長期以來一直專注于中文和數(shù)學的教學,以及對該科目的研究,以進行綜合實踐?;顒诱n程的研究不太方便。因此,在課程實施中,加強教師的培訓和學習尤為重要,使教師的課程意識和課程開發(fā)能力以及教學和科研能力不斷提高。
(二) 教師的指導應適中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重工序,重法。然而,在具體問題的實施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教師仍然無法改變他們的想法,將他們留在各處,并在過去管理一切。一些教師認為綜合實踐活動強調過程和經(jīng)驗。教師可以在開始時引導他們。因此,我們必須避免學生深入?yún)⑴c學習過程,一切事物的精細處理,一切事物的幫助,剝奪學生的主導地位,以及抑制學生行為的主動性,從學生的個體差異出發(fā),根據(jù)具體問題,根據(jù)事件的背景,給予學生適當?shù)膸椭?。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困難,為學生積極發(fā)展留出空間。咨詢干預程度的問題將是我們將繼續(xù)研究的問題。
(三) 課程類型的查詢將更加科學合理
我們研究的各種類型的課程并不完全獨立。某些類型的課程可以單獨進行或通過練習整合。同時,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學生的活動密切相關,課程是讓學生更好地開展活動,為學生的實踐提供幫助和服務。因此,我們的調查將來會更深入,更科學。
參考文獻:
[1]辛啟.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綜合實踐教學分析[A].教師教育論壇(第三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2.
[2]陳立昌.淺談初中綜合實踐課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J].學周刊,2019(15):104.
[3]郭洪,朱德全.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團隊合作的反思與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9(9):94-97.
[4]劉敏.以綜合實踐為載體 開展初中健康教育[J].基礎教育研究,2019(4):18-19.
[5]劉美丹.初中綜合實踐中研學旅行活動的探索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22.
作者簡介:
都占華,吉林省長春市,農(nóng)安縣第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