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屹
摘 要:數學的應用十分廣泛,我們在各類行業中都需要運用到數學知識,比如量的概念在餐飲產業、加工制造業、建筑業等企業中是必不可少的,幾乎我們生活能夠見到所有東西都與比例、量有關聯,而科技產品也離不開數學的“算法”,小到計算機、手機的處理系統,大到衛星、火箭的處理系統都是運用數學的“算法”進行的,因此一個國家的發展竟然離不經濟、科技,那么就一定離不開數學。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式;創新能力
一、 引言
數學是科學的基石、是知識體現的基石,而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應用廣泛,它所衡量的多少、長短和大小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數學與其他學科不同,如地理、化學和英語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不知道城市位置分布或氣候特征等地理知識,也可以不知道水是由一個氫分子和兩個氧分子組成的或是鎂能在水中燃燒等化學知識,不會講英語更是不會導致正常生活無法進行,而如果一個人缺乏數學知識,那么在生活中就很難保持自理,由此可見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小學我們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是學習數學的基礎,是使用數學的前提,而初中數學則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時期,即是說具有一定數學基礎的人可以輕松的解決小學數學題,但是卻很難解決高等數學問題,而初中數學就是數學基礎轉換為高等數學的過渡期,由此我們可見學習初中數學的意義重大。
二、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如果在人類的進程之中沒有創新,那么人類將沒有石器抵御野獸,同時也沒有房屋、衣服用于避寒,最終人類將會滅絕,因此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而不進步就會被時代淘汰。在如今的文明社會,創新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存在,國家的經濟力量、科技力量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的作用,所以國家想要發展就離不開創新型的人才,而想要培養出創新型的人才需要教師在院校中就開始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
創新作為一種無限的資源,它是人類科技文明進步的動力源,同樣它也是一個國家、民族進步的靈魂,它是國繁榮富強的動力。創新就是將沒有的事物在這個世界展現出來,所以我們可以說創新即是未來。在歷史長河的沉淀中存在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篇畫作或者每一個雕塑都是歷史文明的見證,是對歷史的記錄,對知識的積累,而本來不存在的一切都是創新所做,即是說創新也是歷史。綜上所述我們便可以得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自我、國家和世界都是意義重大的。
三、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影響創新能力培養的問題
想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就不能死板的進行教學,我們需要對教學進行改革并改善傳統教育帶來的不良影響,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那么我們應該先對眼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理和分析,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不斷的向外學習更好的教學方法,還要不斷地對內部進行審查,不斷地累積教學經驗,并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善。
(一) 傳統考核方式降低興趣
在我國傳統的教育中,通常會設立各考試以方便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在實際情況中教師和家長往往過于看重考試的成績,導致學生對考試產生了壓力,這讓本身應該愿意通過考試對自己進行評測的學生開始害怕考試。考試的成績本應該是對學生努力的一種肯定,但是由于許多家長并不注重孩子的學習過程,而是以考試的成績判斷孩子的學習情況,甚至部分教師也以考試成績作為學生有沒有好好上課的證據,這不但讓學生對考試成績產生了壓力,甚至可能會使學生厭倦學習,在心理學上所講,每個人都有被認可的需求,而如果努力后仍然沒有得到認可就會放棄,也就是說學生努力學習后得不到他人認可就會放棄努力學習的想法,這就會使學生從根本上放棄學習,更不用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了。
(二) 應試教育降低教學質量
對初中數學教育來說,由于將要面臨中考,教師為了保障學生能夠考上心滿意足的高中,在進行教學時會對教學內容進行劃分,根據近幾年考試所出的題目進行篩選,對考試可能性較大的教學內容多講、多練,對于出題可能性低的題目少講、少練。因此在當下的數學課堂中我們可以經常聽到“這是重點,考試會考”這句話,而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考試的成績,但是由于教師在教學時把教學的內容知識分為了三六九等,分為重要和不重要,只學習考試會考的這種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感到學習就是為了應付考試,使很少有學生真正喜歡去學習數學知識,因此學生也不會在課下進行學習,只會對教師規劃的重點進行學習,遏制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學生即使聽到教師說“學習是給你們自己學的”,學生卻仍然認為學習只是為了考試。這種情況的發生必定會導致教學質量的降低。
(三) 教材限制學生創新
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材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沒有教材,那么在教師在教學時很容易出現由于教學進度過快學生聽不懂、了解不了的情況,或者由于教學進度較慢導致整體教學速度下降,最后的教學內容由于時間不足快速講完的情況。而教材經過合理的內容劃分,對每一堂課的時間和內容都安排的較為科學,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消化所學的知識,而且有效地避免了虎頭蛇尾的情況出現,除此之外,教材還能夠很好的保障教師和學生的同步性,使教師在授課時講到哪學生就能跟到哪。而教材中對每個知識點都進行了細致的解釋并展現了解題的過程,且附上練習題供學生進行練習,這一整套有效地提升了教學質量并節約了教學時間。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教材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其所具備的功能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教材雖然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過度使用也會出現副作用,在教學時預習、學習、復習都使用同樣的內容導致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在這種固定的教材中自然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一) 打破傳統,改善教育理念
所謂的教育理念,即是說的對教育方法的觀念,教育理念是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是在教學中不斷的實踐和思考從而對如何教育產生的理解和認識,在教育理念中包含著教育的宗旨、教育的使命、教育的目標、教育的理想、教育的要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原則等內容。教育理念毫無疑問地影響著教學活動的作用方向和質量。在中國的傳統教育中,多數院校的教學理念都是以學校文化的身份存在,并沒有真正地體現在教育活動中,跟有甚者從根本上就沒有教學理念。而從近幾年開始,人們開始注重教育,并提出了許多優良的教學理念并在教育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全面發展理念講述的是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對學生進行培養,要讓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綜合發展;以人為本的理念是指要重視對學生自身的培養和開發,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自尊、自立、自愛、自信和自強;而素質教育理念是指要重視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與傳統理念不同,素質教育不以教授知識為主要目的,其認為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比培養學生的知識更為重要,能力與素質是比知識更為持久,更能影響學生發展的存在,通過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開發提高學生整體的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