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衍文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產業升級、技術革新等,社會對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復合型人才培養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研究要點。高職院校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主動適應行業動態變化,打造雙師型教學團隊,培養產業所需的復合型人才。我國外貿產業領域中,跨境電商的迅速發展,對復合型外貿人才培養存在數量和質量上的需求,亟需高職院校探討如何通過國際合作、校企共育、技術輔助、客觀評估等途徑提升外貿人才質量。
關鍵詞:復合型人才;人才培養;人才質量提升;外貿領域
近年來,國家在經濟發展、產業升級、技術革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給出了多個發展的關鍵詞,包括:經濟發展新常態、工業4.0、中國制造2025、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創業、大智移云(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等,都影響著我國產業的發展方向和路徑選擇,同時對行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服務于地方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高等職業教育,更需要與地方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同頻共振,為其培養人才高質量的復合型人才。
針對國家產業經濟發展對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學者們也紛紛為如何培養復合型人才出謀劃策。在中國知網上以“復合型人才”為篇名搜索詞,從2015年1月到2019年6月,超過650個搜索結果,重點針對“復合型人才”培養中需求的分析、面臨的困境、存在的問題、發展的方向、策略的實施、模式的構建、質量的提升、實踐的經驗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分享。把相關文章進行分類、整理、統計、分析后,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誰來培養人”四個維度進行要點概述。
一、為誰培養人—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
(一)區域產業和經濟與高等職業教育的關系
我國領土遼闊,地域之間的差異性大,由于不同地域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自然資源、文化風俗等諸多方面的差異,造就了不同的地方區域產業的經濟特色和發展模式。區域經濟的發展動力之一來自人才。而高職教育能夠為區域產業和經濟發展提供技術促進和人力資源,助推區域經濟不斷向前推進發展。另一方面,區域經濟也是高職教育生存發展的必需養分,為高職教育提供發展方向指引和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之間形成了相互依存又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雙向依存互動關系[1]。
(二)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離不開優秀技能技術人才的不斷供給,同時也對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持續發展提出了要求。作為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主要供給方,高職教育需要不斷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持。區域經濟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不僅表現在數量上,更加表現在質量上,不僅強調專業技能的習得,還需要“一專多能+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根據現階段跨境電商發展需求,跨境從業人員應具備電子商務、國際物流、跨境營銷、國際貿易實務等知識。例如,在跨國貿易中,針對不同消費者所在國家的文化、背景、消費習慣等,從業人員需要有良好的行業知識儲備和語言溝通能力。同時,跨境電商對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有著更高的要求,跨境從業人員應具備扎實的計算機處理能力和網絡技術能力??缇畴娚虖秃闲腿瞬诺娜笨谠谝欢ǔ潭壬现萍s了跨境電商的發展。
(三)高職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供給
相對于上述區域經濟發展對高職人才的數量上和技能素質上的需求,高職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供給明顯不足。隨著國家戰略“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的推進、以及“大智移云”在產業上的應用,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供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紛紛從行業人才供給側進行結構性改革,整合和優化專業結構,對接產業崗位群需求;產教融合構建復合型、遞進型課程體系,對接產業崗位能力需求;搭建校企合作立交橋,教學過程對接產業生產流程,培養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
二、培養什么人—培養區域產業復合型人才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地方特色定位
不少高職教育者都注意到,各地高職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沒能體現學校所在地的區域經濟和產業特點,表現為目標定位過于籠統,同質化嚴重。高職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必須符合區域產業結構對人才的要求,針對區域支柱產業以及新興產業發展趨勢進行特色定位,強化與區域重點產業相匹配的特色人才培養,與時俱進,服務區域產業對各類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現實需求。高職教育隨著網絡科技和大數據分析應用,地方區域產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企業關注的是什么樣的人才技能和素質,對于人才培養質量的具體要求等信息,均可以得到較為客觀的獲取和分析。例如:周世軍等(2019)就基于網絡爬蟲大數據分析挖掘地方社會和產業對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和關注點。通過網絡爬蟲技術,從搜索引擎、微博等常用網絡媒介抓取了30303條關于AH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社會評價數據,通過分析后得到3個人才培養關切點,包括:學科專業知識、就業和工作表現,以及創新意識與實踐[2]。
(二)界定高職教育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標準
從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需求出發,培養出能夠滿足區域產業發展需求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均優良的畢業生,是高職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因此,需要科學界定高職教育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標準。第一,需要樹立“全人培養”的理念,引領學生全面發展。因此,需要加強學生的通識教育,幫助其成為綜合素質強的“全才”“通才”;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使其成為高端技術技能型的“專才”。基于“專才+通才”的“全人”育人理念,高職復合型人才培養需要達到6標準,包括:既重視身體素質的培養,也注重精神素質的培養;既重視智力素質的培養,也注重人品素質的培養;既重視專業素質的培養,也注重人文素質的培養;既重視道德素質的培養,也注重情感素質的培養;既重視專業知識素質的培養,也重視專業能力素質的培養;既重視專業知識點的培養,也要注重知識體系的培養[3]。
(三)高質量多種類多元化人才
2019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高職教育需要擴招100萬”,這為高職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18 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中統計,2018年普通高等本科和專科招生數量為790.99萬人,毛入學率為48.1%,再加上2019年擴招百萬的計劃,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普及化的時代[4]。而高職教育的生源也隨著擴招發生了變化,服務對象從以往的單一群體轉向多類群體,除了應屆高中、職中畢業生外,還包括“退伍軍人、農民工、企業員工”等,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將從原先的劃一性走向多元性,通過“1+N”人才培養方案,多元培養與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智能技術改進的要求匹配,實操動手能力強,能夠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且具有創新思維和理念的高質量人才。
三、怎樣培養人—提升區域產業技能人才質量
(一)高職教育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高職教育的內涵式發展的重點在于“以生為本”,堅持立德樹人,推進全方位育人。盡可能地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達到辦學效益最大化。其次,學校需要注重結合區域產業發展,培育優勢特色專業,“不求大而全,只求精與特”,把特色專業做大、做好、做強,打造高水平特色專業,樹立人才培養的優質品牌。再次,隨著國家進一步推進“產教融合”,通過校企“共建、共創、共贏”搭建校企合作立交橋[5]。最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高職院校雙創教育的行動指南。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素質,是區域產業持續創新的源源動力。
(二)高職教育適應行業動態調整
隨著工業技術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國工業已經進入4.0時代,向“中國制造2025”進軍;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帶來的將是產業行業的變革與創新,“中國制造”也向“中國智造”邁進。行業的變化之快,給高職教育帶來更高的人才培養要求。對于產業行業的新業態、新技術、新發展,前瞻性地做好專業動態調整或融合的規劃。高職院校唯有不斷地變革自身,才能有效地應對挑戰,培養出智能新時代下產業所需的技術技能型人才[6]。
(三)人才質量培養特色探索
基于區域產業和經濟發展,高職院校適應行業動態發展,探索具有各自學校特色的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策略。例如,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推進現代學徒制實踐探索,逐漸形成以“生本化、標準化、網絡化、可操作化”為基點,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建構現代學徒制標準、實施網絡多元化評價以及落實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7]。又如,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院基于長三角的制造業產業鏈探索“制造業服務專業群”的教改探索,通過產教深度融合,培養機電產品產業鏈中的市場分析、生產管理、物流管理、財務管理、成本核算、產品銷售、售后服務等職業崗位從業人員。
四、誰來培養人—打造產教復合型師資隊伍
(一)高職教師隊伍現狀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崩蠋熓菍W生的引路人,要做好高職學生的培養工作,離不開優秀的教師隊伍。但是,高職教師隊伍現狀堪憂,跟不上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步伐,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第一,教師數量上的不足,師生比例不合理,教師工作量大而無法保證教學質量。第二,教師隊伍結構不夠合理,包括年齡、學歷、職稱、專兼比例等,需要完善教師梯隊建設。第三,“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雙師”素質不明顯。從企業聘請的兼職教師數量少,而專任教師到企業實踐的機會也少[8]。大部分專任教師都是“學校-學?!毙停瑳]有任何企業從事經驗,不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和需求,無法勝任實踐類課程的教學,只能照本宣科。目前不少高職院校從校企合作企業中聘請企業人員擔任教學的兼職教師,但數量偏少,而且缺乏教學理論指導和教學經驗,無法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把行業的干貨給學生“授之以漁”。
(二)校企共建高職復合型教師團隊
要打造一支即懂教學又懂行業、即懂理論又懂實操的復合型教學團隊,離不開高職院校與企業的緊密合作和深度融合,這已經是校企的共識、合作的主要領域,也是需要不斷努力的方向。校企共建復合型教師團隊的做法主要包括:第一,主要從企業引入能工巧匠作為學校的兼職教師,承擔一部分的實踐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任務,而專業理論部分的講授主要由專任教師承擔,從而構成“專+兼”雙師團隊。第二,把專任教師放到企業中一段時間(如半年、一年)進行全脫產的頂崗實踐鍛煉,專任教師像企業員工一樣到企業上班,處理業務,完成崗位工作,專任教師通過在企業的頂崗實踐,了解行業情況、掌握實操技能、提升實踐能力,從而加快自身的“理論型”向“復合型”教師轉型。但是,基于企業兼職教師數量有限、校企合作的領域有限、專任教師下企業頂崗實踐的人數有限等客觀情況,產教雙方需要繼續拓寬合作,加深融合,共同努力打造復合型教師團隊,才能滿足后續的育訓結合發展對師資的要求。
(三)緊跟信息化教學潮流
“中國大學MOOC(慕課)”“愛課程”“智慧職教”“超星爾雅”“云課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大量的線上學習平臺、手機APP已經構成了網絡學習空間,網絡上的優質教學資源實現了共享,給予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的良好支撐,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混合式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傳統的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效率”[9]。高職院校教師需要主動緊跟信息化教學潮流,把自己打造成“O2O”復合型教師,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促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不但能提升學生的專業學習能力,還需要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打好基礎。
五、提升外貿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一)正視外貿復合型人才需求側與供給側的矛盾
上述的人才培養方面的研究,體現了推進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性以及推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的必須性。而在復合型人才培養研究中,與外貿領域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相關文章僅有不足20篇,學術領域上的研究情況在一定程度反映出高等教育對復合型外語外貿人才培養上的不足,大大地落后于網絡新形勢下外貿產業發展對人才的急劇需求。
根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針對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發展現狀的調查情況,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市場主要存在供需矛盾。一方面是社會層面上,企業對人才需求強烈。根據雷云(2019)對于國內主要招聘網站調研的數據進行分析,跨境電商行業最急需的職業崗位是“商務及運營類人才”,超過50%的企業均對“國際市場推廣專員”“客服專員”和“營銷專員”發布了崗位人員需求[10]。傳統中小型外貿企業轉型升級、新興的跨境電商經營企業高度發展都急需大量的跨專業復合型人才,包括:既掌握跨境電商的基本理論和職業能力,又了解國家的貿易經濟政策;既熟悉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又了解跨境電商物流運作;既具有較強的營銷、溝通能力,又精通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既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又具有創新精神[11],特別是兼具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特征的跨境電商企業對人才的綜合性需求較強。另一方面是高校教育層面上,無法滿足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在數量上以及質量上的需求。大部分高職院校沒有復合型專業針對性培養相關人才,單一的專業人才培養無法滿足企業對“通才”的需求,而跨境電商處于發展初期,企業很難直接招聘到滿意的人才,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跨境電商的發展[12]。
(二)外貿復合型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方向
培養“一專多能”的高職外語外貿復合型人才儼然成為了高職外語外貿人才培養的熱點和需求增長點;如何培養涉外復合型人才也成為了學者們的研究要點。陳秀君、韓世強早于2014年提出需要把“知識、能力、素質”三個方面進行交融培養,改變專業知識的單一性,力求職業能力、應對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多種能力的融合優化提升,達到綜合素質的全面性培養。并且建議通過“沉浸式”和“多元化”英語學習全程化和以真實操作的“項目化”實踐應用化來進行教學改革,從而達成知識、技術和心智綜合提升的一體化培養目標[13]。
但是,隨著“一帶一路”國家倡議的推進,國家間的文化交往和教育合作方面將日趨頻繁,高職教育的國際合作成為了教育界的亮點,也帶來了新的研究點。第一,外語外貿類人才具有外語溝通能力的優勢,那如何通過國際交流合作提升外語外貿類人才的培養質量,搭建人才培養國際立交橋,為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服務,需要進一步探索研究。第二,“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一個重要改革點。如何加強校企全面深度合作,借助地方區域產業和企業的力量,推動高職教育的發展進程,提升產業人才的培養質量,促進高職教育與區域產業共同發展,也是高職教育改革的探索要點。第三,隨著網絡科技的日益發展,“大智移云”技術的普及應用,對教育的方式和模式產生巨大的影響。如何利用數據技術服務于人才培養的精準定位;如何利用智能技術服務于人才培養的創新創業;如何利用網絡技術服務于人才培養的方法模式,都需要進一步的實踐研究。最后,如何構建一個客觀科學、相互促進的人才培訓質量評估與保障體系,通過有效督導評價保障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也是需要繼續探索研究的重點之一。
六、結語
科學快速革新所帶來的技術和產品迭代迅速給我國外貿產業結構的延伸發展以及涉外貿易人員的能力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外語外貿類人才培養必須具有超前性,要面向未來涉外貿易向跨境電子貿易加快轉變帶來產業結構的特點,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適應跨境電商產業的不斷改造與升級,校企合作打造產教復合型師資隊伍,提升區域產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數量和質量,滿足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張輝.立足區域經濟發展 提升高職人才培養質量[J].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6): 30-32.
[2] 周世軍,戴玉純,洪旭東. 基于網絡爬蟲大數據的地方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社會關注度挖掘[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 44-47.
[3] 張智光. 提升一流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出路——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的超循環共生系統[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9,(3): 11-18.
[4] 教育部. 2018 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EB/OL].
[5] 馮曉麗. 人才培養質量: 內涵式發展與“雙一流”建設的和諧變奏[J]. 高教探索,2019,(4): 37-40,60.
[6] 陶紅,覃禮媛. 工業4.0背景下珠三角地區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個案研究[J]. 職教論壇,2018,(7): 126-132.
[7] 梅紀萍,馮小蘭,顧金花,薛偉,周雄慶. 以“四化”為基點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現代學徒制項目紀實[J]. 江蘇教育研究,2017,(100):38-41.
[8] 汪忠明. 深化“三教”改革 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7): 108-110.
[9] 顏文明.“互聯網+”環境下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模式[J]. 河北職業教育,2019,(3): 47-49.
[10] 雷云. 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策略研究—基于CIPP評價視角[J].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 17-24.
[11] 許金波,李學斌.基于專業融合的高職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課程體研究[J].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 80-84.
[12]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發展現狀、問題及建議[EB/OL].
[13] 陳秀君,韓世強. 高職涉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理念、特質與路徑[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 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