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
【摘 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立足生本,關注學情,發揮導引作用,讓學生開展多元對話,促進學生思維的開啟、情感的融入、能力的發展。本文主要闡述了小學數學課堂對話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從提升對話的意識、完善對話的目的、豐富對話的內容、形成對話的風格等角度闡述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小學數學;對話;數學思考
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是對話,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摒棄了獨白式的教學,融入“以生為本”的理念,讓師生實現知識的共享、觀點的交融。教師要注重知識的熏陶感染,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獨特的體驗。師生通過對話,能激發學習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的深度思考,構建富有活力的課堂。在注入式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始終扮演著觀眾的角色,師生之間的地位也不平等,彼此的距離越來越大。對話不是漫無目的的閑談,而要聚集話題,讓師生之間敞開心扉,大膽地表達交流。
一、小學數學課堂對話存在的主要問題
1.目的知識化
教師要關注學生個性的發展,但教師往往過于注重知識的形成,追求知識中心化,倡導的自主探究、思維的培養、情感的體驗都成為空話,忽視了學生興趣的激發、思維的過程,違背了對話教學的初衷。
2.地位不平等
教師擁有先天的權威性,導致師生之間的對話不平等,教師掌握著話語霸權。在家庭的觀念里,被灌輸已成為一種意識,學生就應該聽老師的話,不管教師講的對錯,學生照單全收。
3.形式過于單一
在數學教學中,師問生答成為對話的主要形式,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補充、學生思考是課堂互動的主要模式,但由于教師缺乏體態語言的投入,難以激活課堂氛圍,導致對話變得枯燥、機械,難以促進教學主體之間的相互理解。
4.對話內容狹窄
課程改革倡導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熟知的生活聯系起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但很多教師唯教材至上,僅將教材作為師生對話的內容,導致對話的內容變得單一。
二、小學數學課堂對話存在問題的原因剖析
1.教師缺乏對話的意識
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要引導學生參與探索、交流,感受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部分教師缺乏對話的意識,忽視了學生的想法,或單調地重復學生的想法,教師不能簡單地認可,要靈活地運用學生的新奇的看法,讓其成為對話的有效資源。教師沒有給學生解釋自己思考過程的機會,也沒有深入探究學生的想法,或對學生的表達缺乏傾聽,無法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只是停留在簡單的問答上。教師的教學用語不準確,表達模棱兩可,用詞重復、用語枯燥,缺乏啟發性,難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學生缺乏與教師平等對話的能力
小學生的知識積累遠不及成人,如果教師僅站在自身的角度進行教學,會感受到學生的知識與經驗是淺薄的。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尚不成熟,他們難以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可能會導致教師的誤解,影響了對話教學的順利進行。
3.教育的評價導向
評價是教學的指揮棒,教育的功利性決定了應試成為教學的主導,教師迫于分數的壓力,向學生傳授各式各樣的知識,但沒有與學生展開情感的溝通,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對話提升的有效策略
1.提升對話的意識
教師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要立足于學生的角度去看待教材,要擺脫對教材的依賴,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能將自己的感受與人交流。師生之間要相互尊重,能有同理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讓教師成為學生成長的朋友。教師要敢于創新、敢于嘗試,不拘泥于傳統的教法,要關注學生的發展,讓他們的思想火花迸發出智慧。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運用一些有趣的話題,讓他們主動地學習知識,擁有對話的熱情。教師要把握時機,要在難易適中處問、新舊知識的交替處問,才能促進學生的主動思考。教師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讓師生通過積極的交流引發情感的共鳴。
2.完善對話的目的
教師要通過對話引領學生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系、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分析問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話的目的不能只關注知識本身,教師要貼近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完成知識的掌握,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教師放棄“霸權”,擺脫教訓與被教訓、灌輸與被灌輸的關系,要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才能調動學生對話的興趣,讓他們樂于對話。教師要成為學生忠實的觀眾,要尊重學生的權利,不隨意打斷學生的話語,要通過傾聽了解學生的真實感受。
3.豐富對話內容
傳統教學中教材成為唯一對話的談資,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挖掘有用的資源,既要圍繞教學目標,又要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的對話才能多維度,才能使對話的內容更豐富。對話教學要由“一對一”走向“一對多”“多對多”,要讓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同班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儲備較為相似,他們在小組合作中更具有安全感,會促使他們更愿意表達與傾聽。生生之間的對話能彌補師生之間互動的不足,為學生創設更多的對話機會,讓他們大膽表達、大膽傾聽,也提高了他們的協作能力。
4.形成對話風格
有效的話題選擇更具有目的性,可以根據教學難點選擇話題,也可以選擇學生的趣點進行對話,讓學生展示自己獨到的觀點。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的評價要以鼓勵為主,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形成對話的意識,完善對話的目的,豐富對話的內容,形成對話的風格,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激活,知識體系得以構建,能力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肖正德.中小學課堂對話教學的偏誤和框架[J].北京:中國教育學刊(課程與教學),2010(6).
[2]蔡春,啟中平.從“獨白”到“對話”,論教育交往中的對話[J].北京:教育研究,2002(2).
[3]俞東偉.新課程改革視野中的課堂對話意識與師生關系重構[J].寧波: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2).
[4]劉廷金,林莎.關于課堂教學對話的幾點思考[J].四川: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