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辰一


【摘要】目前國內高校教育日漸多元化。校友資源的重要性日漸顯著, 開發日益深化。校友資源是學校寶貴的人才資源,如何使校友資源更好地得到開發并服務于母校, 就需要我們堅持可持續性發展戰略, 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當前關鍵就是以情感為基礎, 通過優秀案例探尋校友在高校實踐教學中發揮的優勢作用, 以整合校友資源與實踐教學對校友資源與實踐教學對接的創新視角, 探究實踐教學中校友資源的開發利用機制。有效利用校友資源, 為學生畢業就業安置服務方面獲得綜合性支持。與校友企業聯合開辦大學生就業培訓班、指導畢業生有效獲取和利用校友資源。以校友與母校、校友與校友之間互利共贏為最終目的, 從而創造性開展各種交流合作項目。
【關鍵詞】校友資源 合作共贏 高校教育 可持續發展 校友會建設
1 緒論
1.1研究背景
校友資源是學校珍貴的人才資源?!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2020)》明確提出高等教育要通過“加大教學投入”“創立聯合培養新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高校校友, 作為母校的寶貴資源, 校友群體向高校提供資源分類:人才資源、關系資源、形象資源、信息資源、智力資源、思想資源、教育資源、產業資源、資本資源等, 因而有“是校友改變了大學的歷史”的說法;就當前情況而言,從政治法律的角度看,政府對于每個時代大學生頒布的就業政策也帶來了應屆畢業生擇業態度的更迭。從經濟的角度看,我國當前時代經濟發展處于相對穩定的階段,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放緩,所以會導致對大學生就業的拉動作用降低,從社會的角度看,不同于以往的社會風氣,當今時代社會對于大學生就業重視度有所提高,從技術的角度看,當今時代科學技術水平日趨發達,科技進步是現代社會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科技創新必將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校友向在校的授課老師提供案例和相關專業前沿的咨詢,讓在校大學生對專業知識和實踐有了梗深的認識;校友用親身經歷給校大學生言傳身教,令在校當代大學生以校友為榜樣規劃好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
1.2發展校友資源建設的需求分析
在當今社會環境下,校友既是高校公共關系的客體,也是高校公共關系的重要資源。高校公共關系,是高校為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通過公關活動,在學校和社會公眾中,形成便利于完成和實現學校工作奮斗目標的影響力,是促進學校發展的一種社會公關。高校校友是高校公共關系中的重要外部公眾,他們既是學校的“人才產品”,也是學校的“品牌形象”,是學校公共關系的寶貴資源。校友作為參加過本大學學習熏陶的學子,了解現階段在校大學生,與學校以及當前在校的大學生有相對較多的聯系。校友可以給學校提供多方面渠道和各項資源進行人才培養,由此可見如果將校友這一珍貴的資源進行開發,樹立大學品牌,無論是對學校未來發展或是老師教學方式、學生未來發展都是有益的。
校友資源與其他辦學資源相比,具有豐富性和多元性的特點,它包活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資源。在信息社會,信息就是財富。分布在各行各業、各個地區,包括在海外的校友,組成了母校在海內外的龐大的信息網。
(2)智力資源。廣大校友活躍在科技、企業、教育和文化界,很多校友在一定領域中卓有成就。這些校友以真知灼見創造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為科學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重要貢獻。他們是母校發展壯大所需要的寶貴的智力資源。
(3)育人資源。廣大校友以對社會的貢獻為母校增添光彩,他們的業跡、思想品格和人生經歷構成育人資源。
(4)物質資源。是指潛藏在廣大校友中的財力和物力資源。校友資源在上述是相互聯系的、統一的。學校重視、關心、支持鼓勵校友成長,校友能夠為國家建設和發展做出更多貢獻,本身就是為學校爭光,為學校添彩。校友支持母校建設發展事業,母校能夠培養出更多人才和科研成果,也就是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學校與校友、校友與校友之間相互聯系、互通信息,事業發展互相支持和幫助,所產生的效益是多元的,是互利共贏的局面。
2 校友資源現狀
2.1我校還未形成系統性的校友資源發展體系
我?,F處于初步進行校友回訪的實施階段,只通過對校友的實地采訪調研了解其發展經歷并在之后進行校內宣傳,并和部分校友建立校企合作平臺。目前沒有設置校友工作的機構和部門, 也欠缺專職從事校友工作的專職隊伍與人員, 同時, 學院的網站建設力量比較薄弱, 沒有專門的校友網站、論壇。
2.2學校沒有固定的校友活動在校生與校友之間聯系較少
學校應加強與校友之間的聯系。開展定期并具有特色的校友畢業活動,做好校友回校相關服務工作,打造校友信息服務平臺,聘任校友為在校學生人生職業規劃導師。校友活動也應邀請在校學生和任課老師,做好新老學生的交流溝通,并且通過和老任課師的交流將校友專業思維帶進課堂。
3 我校在校友資源可持續發展相關方面存在的問題
為充分探究校友資源可持續發展相關方面問題,我們抽取部分在各行業有代表性的校友,對其進行一對一專訪,并采取問卷調查對畢業生心理。進行研究,綜上,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3.1我校建校晚校史短人才沒有充分成長的時間
學校建校時間相對較短,校友基數相比校史長的學校有劣勢,也正因為時間的局限,校友都很年輕,取得一定社會成就的人相對較少,也缺少各個年齡段的校友,年輕校友人生閱歷大多沒到一定高度,在一些經驗傳授上并不全面。
3.2我校在校未曾參加學生活動的畢業生對母校活動不積極
回訪校友表明,對回訪活動熱情的大多是在校參與學生工作比較積極的學生,而一些在學校不太積極的校友,對母校回訪活動并不是那么積極,加深這部分校友對母校的感情,將會是急迫任務,畢竟大部分校友隨時間退移,對母校感情都會變淡。
3.3我校沒有與畢業生建立一個穩定的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