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核心素養一詞很快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教育方式也慢慢被人們所熟知和接受。為適應社會的發展,學校進行課改,教師也開始在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的過程當中,關注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高。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數學,可以很好地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所以說,教師要主動深入掌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方式,創新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文章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為相關學習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4-0116-02
一、引言
學生全面發展離不開核心素養,即核心素養是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必備條件,這是一種能夠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生活和成長的十分有必要的素養。對小學生而言,學習數學可以不斷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獨自思考能力,幫助他們散發思維,不斷創新。但是就目前小學數學的教學來看,數學課本上的內容很容易讓學生感覺乏味,這樣就會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對學生培養核心素養是十分不利的,這就要求教師主動探索和創新數學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從而讓學生在喜歡學數學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現狀
1.小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總體水平偏低
小學教育進行課程改革是時代發展必然的產物,核心素養則是小學教育課程改革的基礎。在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后發現,當前小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總體水平偏低。很多教師和學生對核心素養還停留在認識水平,即只知道如何做是正確的,符合社會道德的,并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因此,教師需要將教學和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小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水平不均衡
在核心素養發展當中,學生明顯存在差異,比如,有些學生在實踐創新當中就有很高的素養,但是在責任擔當中就比較低。在這種整體核心素養發展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又有發展不均衡的現象,這就說明學生核心素養需要協調發展,注重改善劣勢,為學生實現核心素養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三、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1.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邏輯思維
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已經在我國各個行業和各個領域中普遍使用,因為信息技術不僅可以節省人力、財力、物力,還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以圖文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好地集中精神學習數學內容。不僅如此,信息技術還可以將比較抽象的數學內容轉變為具體的、形象的知識,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加直接地感受到所學內容,有助于學生思維擴散。所以說,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學好現代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并將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開展教學工作。比如,在教學長方形和菱形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的圓形物體和菱形物體,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來,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有關圖形的學習。然后教師要求學生自己發揮想象,想象圓形或菱形的物體,動手畫出菱形或者圓形。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所畫圖形的邊長進行測量,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有關圖形相關知識的學習。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快地接受所學內容,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2.創設合理情境,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的真正目的是將學習內容與實踐相結合,數學也是如此。如果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才是達到了教學的真正目的。要是在教學當中發現學生沒有辦法很好地將所學內容與實踐相結合,那么教師就可以創設合理的學習情境對學生進行教學。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師將抽象的數學內容與現實相結合,讓學生在直觀形象的情境當中學習數學知識,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比如,在教加減乘除簡單運算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到的物品,如鋼筆、文具盒、書包等擺放在講桌上,并明碼標價,讓學生上前挑出自己感興趣的一件或者多件物品,并計算出物品的總價格。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在這種教學方式當中,學生就可以有效地將抽象的數學教學內容轉化為比較直觀的方式予以接受。
3.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素養
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以傳授課本知識為主,學生掌握了課本上的數學知識,就相當于達到了教學的最終目的。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書上的知識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也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并且傳統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乏味感,降低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這樣不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更無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其實在數學教學當中,有很多知識點是與其他知識有關系的,在這個時候,教師就應當將數學知識和相關知識進行結合,這樣所教授的內容不僅會讓學生提起興趣,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除此之外,教師在講到與其他知識相關聯的數學內容時,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關知識,這樣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如此一來,就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4.引導學生探究,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當中,先是教師在課堂傳授知識,再給學生布置相關題目,讓學生進行練習以進行知識鞏固,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不能讓學生發散思維,而且還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不利影響。要想在數學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教師就要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著重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明確所學知識的真正含義,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來。學生對知識進行不斷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不斷提高學習質量。
四、結語
經過對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探究可以看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真正了解教學的最終目的,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融入數學教學工作當中的每一個環節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并不是立竿見影的,教師在教學當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在整個教學當中逐步形成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姚金楷.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J].中華少年,2017(33):167-168.
[2]鄭婉.聚焦核心素養,促進全面發展: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思考與探究[J].華夏教師,2018(32).
[3]黃義雄.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J].文理導航,2017(21):33.
作者簡介:黃春燕(1980—),女,廣西融安人,小學一級教師,專科,數學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