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毅晶
摘要:目前傳統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既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能滿足當前學生對英語聽力學習的需求。因此,教師要淘汰聽力“水課”,打造聽力“金課”,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來設計聽力學習內容。在課前做好聽力背景相關知識的查閱和學習,在課中開展高階的、多樣化的聽力活動,在課后讓英語聽、說、讀、寫訓練和聽力課堂學習內容相結合,這樣就能夠最大化地發揮聽力課堂的作用和效率,讓聽力課成為一門“金課”。
關鍵詞:大學英語;聽力教學;“金課”設計
一、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公共課,總課時量被不斷地削減,留給課堂聽力訓練的課時越來越少。然而,聽力能力需要大量的訓練才能夠獲得提高,教師的聽力教學面臨極大的挑戰。其次,在課時減少的情況下,還有教師依然在使用傳統的聽力教學方法。一方面,傳統教學方法不適合分層教學,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另一方面,傳統教學方法的訓練形式單一,缺乏師生互動和交流,課堂氣氛沉悶。最后,大學英語教材都有配套的聽說學習平臺,但是大多數教師布置的聽力任務都是統一的,沒有充分利用聽力學習平臺中不同級別的學習資源,不同層次的學生沒有開展適合自己能力的訓練。
(二)學生英語聽力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學習大學英語的學生不是英語專業的學生,很多不喜歡英語的學生存在被動學習的情況,聽力訓練的時間和次數都非常少。其次,在傳統的聽力教學模式下,教師播放聽力,然后和學生核對答案,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聽力課堂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課堂學習效率低下。最后,聽力課堂的訓練內容在課后學習過程中缺乏延續性。聽力中的知識并沒有被學生運用到課后的學習過程中。
二、金課的定義
對于“金課”,吳巖司長提出了“兩性一度”的標準?!皟尚砸欢取保锤唠A性、創新性、挑戰度。所謂“高階性”,就是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是要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所謂“創新性”,是課程內容反映前沿性和時代性,教學形式呈現先進性和互動性,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所謂“挑戰度”,是指課程有一定難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夠得著,老師備課和學生課下有較高要求。
三、大學英語聽力“金課”的設計思路
首先,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好聽力課的預習準備,并通過布置任務來檢查課前學習效果。其次,在課中教師通過多種訓練活動的設計,讓學生的聽力綜合能力獲得更大的提高,聽力技能得到更多的訓練,聽力和口語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后,把課堂的聽力學習內容延續到課后的學習中,也就是把課堂聽力和課后的聽力、閱讀、寫作和口語的學習相結合,讓聽力知識得到延伸和擴展,提高聽力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從原來的被動地在課堂接受聽力訓練,變成積極主動地在課前、課中、課后進行知識量更大,挑戰度更高,聽說讀寫相互滲透的聽力學習。
四、聽力“金課”的實施辦法
(一)聽力課前的預習
首先,查找和閱讀聽力背景相關知識。教師要布置查閱與聽力相關話題的材料。一方面,老師可以讓學生去查閱某個社會背景或者文化背景的相關資料,引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提供在線的閱讀資料,讓學生直接進行閱讀。這兩種方法都能夠讓學生對相關話題的背景有所了解,能夠更快地熟悉聽力背景知識,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對課堂聽力內容的理解。最后,讓學生分小組對不同的相關話題進行討論。教師布置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是為了檢查學生是否認真查閱了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對閱讀過的材料是否有過思考。通過小組回答的方式也讓答案多元化,內容更加豐富。
(二)聽力課中的活動設計
首先,在課堂設置高階的聽力活動。高階的聽力活動是為了設定更高的學習目標,也就是學生需要“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學習目標。傳統的單詞和短語填空,短對話和長對話的理解,判斷正誤等等都是聽力訓練的常規活動。而快速聽寫、聽力完形填空、聽力改錯等等高階的聽力活動,對學生的反應能力,信息接收能力,聽力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階的聽力活動還將聽力和閱讀,聽力和語法結合了起來。同時,它還需要學生在聽力訓練中更加集中注意力,掌握更多細節的信息。長期的高階訓練能夠讓學生的綜合聽力能力獲得更大的提高。
其次,對一個聽力技能采取多種活動進行訓練。比如,對信息細節的能力訓練,教師就可以采用信息表格、正誤判斷、回答問題、句子排序、聽后匹配等多種活動來進行。多種訓練方式不僅不會讓聽力形式變得單一枯燥,還能夠讓學生在聽力過程中訓練了其它的聽力能力,比如辨別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
最后,讓聽力和口語訓練相結合。在聽力課堂上,聽力技能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是最主要的教學任務和目標。但在現實生活中,聽和說幾乎是同步進行的行為。所以在聽力訓練過后,可以用聽力的內容進行口語的輸出。口語的輸出方式和聽力的學習內容需要進行合理的設計。例如,聽完一個對話之后可以讓學生就這個話題開展對話訓練。對于包含觀點的聽力內容,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展示學生自己的觀點,故事內容的聽力可以開展對故事的復述。把聽力的內容和口語訓練合理地結合起來,不僅讓課堂增加了更多的互動,還能夠讓學生聽說能力同時得到提高。
(三)聽力課后的后續學習
第一,聽力和閱讀學習相結合。聽力和閱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聽力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聲音閱讀”。首先,課堂上聽力訓練的錄音原文都是課后可以閱讀的材料。聽力中的背景知識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相關話題的閱讀材料。其次,對聽力原文中詞匯、詞組和句型表達的學習,都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閱讀文章。最后,有聲的閱讀材料同樣也可以作為聽力訓練的材料。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朗讀,就是將單詞的聲音和含義進行編碼記憶在腦海當中,對學生的聽力理解有著很大幫助。
第二,聽力和口語學習相結合。首先,口頭歸納聽力原文的觀點。這種方法適合議論文的文體。學生先聽出說話者想要表達出來的觀點,做好筆記,然后通過復述或者自己的語言把說話者的觀點表達出來。其次,模擬聽力對話進行口語對話。這種方法需要兩個學生一起進行。比如聽到一個問路的對話,兩個學生可以拿一個常去的地點進行問路,這樣就可以使用到聽力對話中問路的表達。最后,復述聽到的故事。這種方法適合聽力的內容是一個完整、簡單的故事。在聽完故事之后,學生可以嘗試用故事中的語言和自己的語言把故事復述出來,這也同樣適合介紹和演講的聽力內容。
第三,聽力和寫作學習相結合。首先,用寫作表達聽后感。聽力材料當中的一些思想和社會現象,能夠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可以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無論是對聽力內容的引用,還是對內容的反駁,都能夠讓學生在寫作中運用到聽力學習中獲得的知識,達到學為所用的效果。其次,歸納總結聽力觀點,撰寫對立觀點的表達。如果聽力中有說話者的一些觀點,學生可以用原文和自己的話記錄下來。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思考與之對立的觀點。這樣既學到了說話者的表達,也讓學生通過思考和創作獲取了對立觀點的表達,從而有了更多的收獲。最后,對聽力原文的學習和再利用。聽力原文中某些話題的詞匯、短語和句型,能夠運用到相關話題的寫作當中去,豐富了學生在這些話題中的寫作表達。
第四,課堂聽力和課后聽力學習相結合。一方面,課堂的聽力訓練難度不可能照顧到所有的學生。因此,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課后布置針對他們能力水平的聽力訓練內容。另一方面,課堂聽力訓練的時間也存在局限性,更多次數更長時間的訓練也可以在課后的聽力訓練當中展開,從而彌補課堂教學時長的不足。
五、結語
目前的大學英語的傳統聽力教學存在一些弊端,已經不能夠適應當前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大學英語聽力“金課”能夠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聽力學習的過程中,并且在高階的聽力教學目標下獲得更高的聽力綜合能力,聽說讀寫的能力同步獲得訓練和提高。更多的教師應該投入到打造“金課”的活動當中來,通過彼此的學習和交流,讓課堂教學的質量變得更高,教學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邵丹.以打造"金課"為目標的民辦高校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改革探索[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171.
[2]崔校平.有效課堂教學是打造大學英語“金課”的關鍵[J].德州學院學報,2019(3):87-89.
[3]曹娟,王媛媛.高職理工類專業《大學英語》課程“金課”建設的分析與思考[J].智庫時代,2019(37):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