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達彬
摘 要 目前許多教材強調識字、寫字教學重識字方面。雖然識字、寫字教學是閱讀寫作的教學基礎。但是,現在有一些語文識字教學中忽略了寫字的教學,這成了語文教師一種共性。沒有課堂指導學生寫字的環節。學生寫字能力是否強與弱在課堂上無法評判,多數只動口,而不動手。雖然學生說的很好,音、形、義,面面俱到;有時在課堂上也會跟著老師書寫,對所學漢字加以鞏固,這也只是走形勢罷了。很難看到多數的語文課堂,學生真的用心去寫,達到記寫結合的目的。
關鍵詞 讀寫;提升;小學識字;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TD4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7-0168-01
讀是寫的基礎,要提高寫的能力,要加強讀的訓練,只有多讀,讀出節奏,讀出語氣,讀出情感,才更有利于書寫。讀與寫都是提升小學識字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正確的讀寫習慣加強培養
從小養成正確的讀寫習慣會讓孩子們受益終身的。如果課堂上少了讀書和寫字兩個環節,既不讓學生動口,也不讓學生動手,老師也就很難發現學生是否識字,學生是否會寫字,教師又怎樣去發現學生寫字時的坐姿、握筆姿勢、運筆是否有不當之處呢?又怎能將學生寫字方面的缺點和不良習慣加以改正呢?學生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只要本子上的字形對了就行,根本不重視寫字習慣的培養和基本功訓練,以致學生作業馬虎,字跡潦草,近視率也不斷上升,教與育是不是脫節了呢?所以,在寫的過程中,如果課堂上老師能夠加以強調,讓學生準確識字的基礎上,能正確閱讀的情況下,再動手寫一寫會讓學生對生字詞掌握得更加牢固。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持久,他們又好動,如果一節課就是不停的說、講、教,他們會感到枯燥乏味,也會有許多學生開始溜號,聽不進去,這時讓他們靜下來,動筆寫一寫,比一比誰寫的好,誰對生字記的扎實,會很好的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而且這也是對識字教學的鞏固。基于這一點,我想對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老師們要深入透徹的鉆研《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重視閱讀和寫字環節的指導。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寫字能力的培養,是第一學段語文教育的一個重點。在突出一個“好”字的基礎上,我們要做到兩點:一要要求學生一出手就做到“書寫規范、端正、整潔”;二要要求寫字姿勢“正確”。不要讀寫脫節,出現只會讀,不會寫,有的只會寫不會讀的現象。
二、識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讀寫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提出: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漢字由抽象的筆畫組成。如何讓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字形產生興趣,如何讓學生對寫字感興趣呢?首先讓學生觀察學過的每個字的形狀,每個字有哪些筆畫組成,每個筆畫又有什么特點,要讓學生對寫字感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對讀有了興趣,再讓學生帶著讀的興趣去寫漢字,了解各個筆畫的讀法和寫法,并能很好的運用到書寫實踐活動中去。因為讀引發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引發對事物的觀察,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所以寫字教學首先要指導學生觀察字形,弄清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做到正確書寫漢字。在識字教學中不能缺少閱讀教學,針對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入故事、游戲、多媒體等,大大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與趣味性,更能滿足學生求新求異的特點,使學生對文本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對識字能力的提升是有幫助的。所以在識字教學中讀與寫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不能忽視。
三、識字教學中讀寫示范作用非常重要
因為一年級是孩子識字寫字的起步階段,二年級是學生積累詞匯最多的階段,教師既要準確教會學生會讀,更重要的做好寫字的示范,對筆畫、筆順規則,都要盡量要求寫好,寫正確。一點、一橫,一豎,一撇、一捺等教師都要指導到位。在指導學生整體認知之后,教師要在黑板上畫好田字格,在田字格中示范,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教師要邊演示邊講述:這個字是什么結構,第一筆在田字格的哪個部位落筆,每一筆畫的名稱、運筆方法以及筆順等,使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要準確的范讀筆畫名稱,加強學生對筆畫名稱的認識,在老師寫的過程中,學生一定要用心的觀察,不要盲目的在作業本上書寫。要做到口手合一,眼到手到,心領神會的目的。
四、識字教學重在讀寫訓練
準確用普通話閱讀漢字,是識字教學中嚴格要求的重要環節,作為學生讀書都不認真,去談成績,那只是高屋建瓴,不切實際,所以識字教學中一定要加強讀的訓練。練字也要嚴格要求。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中明確提出:“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有利于把字寫端正,而且有利于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視力。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從小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終身受益。寫字前,教師指導學生削好鉛筆,放好作業本,端正坐姿,指導執筆方法。練習時,教師巡視,時時提醒學生,時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姿勢和方法。書寫時,教師要適時巡回指導,隨時提醒學生每個字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運筆方法,與上一個筆畫的間距,其長短如何,整個字的結構特點,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教師在課堂上要反復指導,可讓學生先書空,在落實到作業本上認真書寫,逐步形成寫字能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但訓練要有度,練字貴在精。小學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夠發達,學習興趣也難以持久。過多的書寫不僅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有害,還會影響孩子寫字的興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堅持一個“少”,保證一個“好”字。總之,識字是寫字的基礎,寫字是在識字的前提下進行的。要會讀也要會寫,這是我們的識字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