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紅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體系改革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為滿足社會對于綜合型人才“德、智、體、美、勞”的基本要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作為教育教學指標,納入了對教育工作者的考核范圍中,而為更快且更有效的達成上述要求,構建小學自學輔導的教學模式成為了當下教育工作者的首要教育方式,被應用于日常的教學實踐中。鑒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小學數學四年級學生課前有效預習能力的培養現狀,針對數學自主學習指導存在的問題闡述了自學輔導構建流程,以期為學生日后的深入學習和發展打下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前預習;優化策略
引言
簡單來講,自主學習其實主要指的是一種以學生作為學習主體,通過獨立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的學習手段,在素質教育時代下,這種學習手段不僅能顯著地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同時在保證其課堂教學主體地位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小學數學課前預習教學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來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始時,由于教育工作者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的重視、教師自身綜合素質有待提高以及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等問題的存在,自主學習指導的教學模式應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為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單純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是目前素質教育時代下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教育目標。
二、小學數學四年級學生課前有效預習能力的培養策略剖析
(一)讀書輔導、嘗試自學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將精力過度集中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度,以及教師忽視了知識橫向聯系和綜合運用,都是導致小學數學課前有效性預習作業形式化的重要因素。在當前素質教育時代背景下,小學數學教材雖然幾經改革,但現編教材對自主學習來說并不完全合適,因此在日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想確保小學數學課前預習的有效性,進行教材整合優化資源是很有必要的,即教師應該在正式上課前,讓學生自主學習本文內容,從某方面來講學生們在自主過程中,能夠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對教材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從而在加深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理解度的基礎上,提高他們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如在進行在進行《小數的加減法》課程教學時,為從根本上確保小學生課前預習的有效性,教師需利用當前多媒體輔助性教學設備,按照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制作課件,以此在確保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揮的基礎上,有效地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
(二)質疑問難,自評互議
學生們通過自主學習后,大抵上對課程內容有了一定的認知和理解。但由于學生個體化差異的存在,每個同學對課程內容的掌握度和理解度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們在課堂上討論關于本節課自身的所思所想所感,讓每位學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時也讓其他同學集他人之所長、補他人之縮短,進而以不斷地完善和補充自我。除此之外,當每位學生在進行演說的過程中,其他同學可與自己所理解的含義相比較,對于不同見解提手質疑,相互探討,從而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也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增進了同學間的團結友愛。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判定》課程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自己的課前預習進行討論,并通過設置如下問題——“你能說出平行四邊形性質的逆命題嗎?”、“平行四邊形的特殊性有哪些”,在鞏固和加深學生記憶的基礎上,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率。
(三)積極開展探究式活動教學實踐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在教學進行探究式教學的要求。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積極探索探究式教學摸索,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探究式教學,是在教學前向學習設置一個問題讓學生們進行自主探究和探索。相比傳統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更側重學生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合作能力的培養。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學生為解決問題需要查閱資料、尋找辦法,學生不知不覺中已經被吸引到教學中。因此,探究式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在進行《軸對稱》課程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可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圖形,讓他們在感知對稱的同時,通過詢問學生圖形變化后是否對稱,以及借助多媒體展示圖形轉變過程,來啟發學生求知欲,加深學生對課程的記憶和理解。
(四)尊重主體、著力培養
在進行數學課程學習過程中,為有效地提高小學生數學課堂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對數學教材進行提前預習不僅是現階段教育工作者對小學生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課前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學生通過預習能夠在“是什么”的層次上了解和認識課文主要內容,并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尚存不足,從而為后期數學課堂實踐課程內容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進行預習過程中,教育工作者不能肯定每位學生的預習方式是科學的、有效的、合理的,因此為從根本上增強學生的預習效果,避免精力的損耗,在小學生進行預習前,針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教育工作者可通過目標、方法、資源及習題等四種導學方式,以此來全面有效地提升他們自主學習能力。
三、結語
簡而言之,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理論體系的不斷推進,教育機構對教育工作者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經過幾年來的自學輔導實踐應用可發現,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不僅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同時在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提高他們質疑答疑能力等方面也都發揮了顯著作用。
參考文獻:
[1]許紅琴.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11):36-39.
[2]傅登順.核心素養關照下小學數學教學新思路[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12(12):133-135.
[3]蔡明花,靳涌韜.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小學數學教材創新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