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



[摘要] 目的 分析與研究分級護理管理模式在肝膽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該院肝膽外科接受治療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法進行分組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每組40例,常規組進行常規護理管理,實驗組實施分級護理管理模式,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護理人員宣教評分、護理操作評分、病房評分、護理記錄評分明顯干預常規組,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且實驗組患者不良癥狀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肝膽外科患者臨床治療中應用分級護理管理模式,不僅可以提升護理人員相關護理評分,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還可以有效降低不良癥狀的發生率,護理效果和應用價值都非常高,值得在肝膽外科患者臨床治療和護理工作中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分級護理管理模式;肝膽外科;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9(c)-0044-02
肝膽外科是研究與治療肝炎、肝癌、肝硬化、以及肝功能衰竭等重大疾病的科室,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理論系統和技術體系,肝膽外科患者主要的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和微創治療,由于手術治療會有一定的創傷,因此需要有效的護理干預幫助患者盡快恢復,避免術后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的發生,進而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1-3]。該次研究選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該院肝膽外科接受治療的80例患者,分別對其實施常規護理管理和分級護理管理模式,分析實際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肝膽外科接受治療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法進行分組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常規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30~65歲,平均年齡(55.7±4.2)歲,實驗組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28~66歲,平均年齡(58.21±4.3)歲,兩組患者均在肝膽外科進行治療,分析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常規組實行常規護理管理,主要包括:患者入院以后,所有護理人員和實際護理工作由護士長進行統一安排與分配。
實驗組采取分級護理管理,主要包括:患者入院以后,所有護理人員和實際護理工作由護士長進行統一安排與管理,護士長先將護理人員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指定一名護理經驗比較豐富的成員作為負責人,由小組負責人做好本組護理工作的具體安排與監督,對患者進行護理服務[4]。其次,小組負責人協助組內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護理方案,并指導與監督責任護理人員開展實際的護理工作,對責任護人員的護理工作進行考核與評定。最后,護士長要組織各小組定期匯總實際護理工作情況,每周進行一次總結與報告,組織所有護理人員進行討論,分析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和處理措施,從而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更加科學、合理、有效的護理方案,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5]。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護理人員護理相關評分,患者出院時通過醫院制定的《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對護理人員進行評分,包括宣教評分、護理操作評分、病房評分、護理記錄評分。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護理評價越好。
②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通過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滿分100分,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90為基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
③觀察兩組患者不良癥狀發生率,包括感染、嘔吐、發熱。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人員護理相關評分對比
實驗組護理人員宣教評分、護理操作評分、病房評分、護理記錄評分明顯干預常規組(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2.3? 不良癥狀發生率對比
實驗組患者不良癥狀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3。
3? 討論
肝膽外科是醫院的重要科室,肝膽外科所收治的患者病情都比較嚴重,因此,不僅需要及時有效的臨床治療,同時也需要給予一定的護理干預,以此來提升臨床治療的效果,促進患者的身體盡快康復[6]。常規護理管理是比較傳統的護理管理模式,護理工作由護士長進行統一分配與管理,沒有進行定期的評估與總結,導致護理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學性,護理效果比較低[7]。分級護理管理模式是目前醫學領域內全新的護理模式,將護理人員分為若干小組,再由小組負責人對護理人員進行科學分配開展實際護理工作,針對患者實際制定更具全面性、針對性、科學性的護理計劃與方案,為其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工作,然后定期對護理工作進行總結與討論,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有效的改正解決措施,確保護理工作正常、順利、有序地進行,滿足患者所有的合理需求,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8]。
該次研究結果表明,實施了分級護理管理模式的實驗組護理人員宣教評分、護理操作評分、病房評分、護理記錄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且實驗組患者不良癥狀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級護理管理可以將護理人員進行更好地分配,使得護理人員得到合理的利用,小組在對患者實際病情進行全面了解與評估之后,分配最適宜的護理人員對其進行護理工作,定期總結與討論又可以很好的改善實際護理工作中存在問題,起到提高護理質量的作用,說明分級護理管理模式護理效果比較顯著。
綜上所述,在肝膽外科患者臨床治療中應用分級護理管理模式,不僅可以提升護理人員相關護理評分,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還可以有效降低不良癥狀的發生率,護理效果和應用價值都非常高,值得在肝膽外科患者臨床治療和護理工作中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穆連春.分級護理管理模式在肝膽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9):219,248.
[2]? 潘茹萍.分級護理管理在肝膽外科護理中的實施評價[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17):100-101.
[3]? 祝濤.分級護理管理模式在肝膽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0):107,110.
[4]? 陳婷.分級護理模式對肝膽外科患者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27):234,236.
[5]? 高荷娟.分級護理巡視記錄單的設計以及使用此單對提高肝膽外科護理質量的作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8):174,177.
[6]? 邢燕.分級護理管理模式在肝膽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8):291-292.
[7]? 王梅,王小梅.分級護理管理模式在肝膽外科護理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13):7.
[8]? 丁恒.肝膽外科分級護理巡視記錄單的設計及使用此單對提高護理質量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0):244-245.
(收稿日期: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