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峻峰
【摘? ?要】? 學生之間的差距要求教師的教學要分層,不能千篇一律,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物理的樂趣,讓樂趣充滿課堂。通過情境的創造,能夠快速地使學生融入到具體的環境中去,從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初中物理教學也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借助多媒體的強大作用,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初中物理是初中生接觸理科學科的開始,對學生今后深入地研究物理有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目前新課標正在逐步實施,但是物理教學活動不能僅僅滿足于新課標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接受所學,掌握物理基本知識。我國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是大班教學,教師的出發點大都是完成教學任務,忽略學生感受。再加上物理本身就是一門比較難學、枯燥的學科,長期下去,很容易造成學生對物理的誤解、反感。所以,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讓樂趣引導課堂,重新喚醒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
一、分層教學,讓樂趣充滿課堂
初中物理是初中九門課程之一,對中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初中物理又不像語文、數學那樣形象,非常抽象,所以學生學起來會比較困難。再加上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每個地區內的學生甚至是教師在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方面都會有著很大差異。比如,大部分學生已經學會了透鏡成像原理,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還在捉摸物理的基本理論知識,而學習較好的學生則開始認真做相關練習題和進行實際操作了。學生之間的差距要求教師的教學要分層,不能千篇一律,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物理的樂趣,讓樂趣充滿課堂。比如,在學習《汽化和液化》一節時,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應該制定不同的要求。對于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來說,只要掌握汽化、液化的基本原理、概念、特點就可以了;對于處于中層次的學生,為了讓其能最大程度的理解所學,如汽化、液化在一定條件時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等,則要求其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多練習一些課本習題,加深對知識點的認知,同時也要試著讓這類學生接觸一些有深度的習題,鍛煉其思維;當然對于學習優異的學生,以上兩點已將遠遠不能滿足其需求,教師此時不能再局限于課本,而是要走出教材,為學生提供能提升能力的課程,通過多種方法、多種層次的課程和習題豐富學生的物理知識。通過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得到最大的滿足,從而使物理教學整個過程都充滿樂趣。
二、情景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理科本身就具備枯燥無味的特點,再加上物理自身的抽象性、機械性,無疑進一步增加了學生學習物理的難度,從而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情景教學,正是針對這點而被創造出來的教學方法。通過情境的創造,能夠使學生快速地融入到具體的環境中去,從而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接受物理知識,并且快速地接受。而如何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建合適的情境,則是需要教師深入探索,畢竟教師教學的出發點是為了學生。比如,在學習《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一節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實驗情境教學方法。實驗情境教學主要分為兩種方式:一種即演示實驗,也就是教師親自實驗,為學生演示凸透鏡的成像過程,為了使學生認識得更加深刻,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凸透鏡的成像步驟;第二種就是小組實驗,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去認識物理知識。在學習這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事先準備好蠟燭、兩塊凸透鏡、框架等。在課上讓學生通過挪動燃燒著的蠟燭,去觀察成像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可以適時對做得好的學生加以獎勵。相信通過具體的情境的創造,可以改變原有的枯燥的課堂氛圍,使物理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從而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優化綜合能力,提高運用水平
科技社會多媒體技術飛速發展,日新月異,已經逐步代替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成為輔助教師教學的好助手。初中物理教學也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借助多媒體的強大功能,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豐富物理教學的內容,做到多媒體與物理教材的完美結合。當然要做到這點,就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提高運用多媒體的水平,認真學習、實踐,從而能夠得心應手地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比如,在學習《壓強》一節時,要用到前面學到的“力”、“密度”等知識點,倘若帶著學生再去統一回顧已學知識,既浪費時間,又容易使學生感到厭煩,費力不討好。這時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多媒體把相關知識串聯起來,制作成相應的幻燈片圖片,等到課上用時隨時調用,這樣既省時又省力,做到事半功倍。同時,為了加深學生對壓強概念的認識,又礙于現實中很難做到真空狀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演示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從一開始的兩匹馬拉球,逐步增多,直到把球拉成兩半為止。然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解釋真空球被拉開的原理,也就是這節課的知識點——壓強。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可以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彌補教師單一口授教學模式的不足,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整個物理課堂充滿樂趣的味道。
總而言之,物理是理科三大部分之一,有著很重要的地位。而初中物理的目的是使學生初步認識物理、了解物理,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而不是要求學生能夠學得特別精。所以教師要把握好方向,根據學生的需要,改變教學策略,進行教學方式創新,使原本毫無生氣的課堂變得生動多彩,也只有這樣才能最好地激發出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為其今后在物理研究的道路上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曲慶浯.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6(27).
[2]王東雪,王永成.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J].才智,2019(02).
[3]周小建.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分析[J].湖南中學物理,2018(03).
[4]孫朝華.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方法的融入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5).
[5]李建軍,張永紅.基于新課改理念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研究[J].華夏教師,2018(02).
[6]李西平.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