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賀勇 陳揚 王慧


摘要:目的觀察加味知柏地黃湯治療隱匿性腎炎單純血尿型加味知柏地黃湯治療隱匿性腎炎單純血尿型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例隱匿性腎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西醫基礎治療,治療組在西醫基礎治療基礎上加用加味知柏地黃湯加減,觀察2組尿畸形紅細胞計數、IgG,IgA,IgM、補體C3等指標的變化。結果治療組治療后尿畸形紅細胞計數、IgG,IgA,IgM、補體C3均較治療前有顯著變化(P<005),對照組治療后只有尿畸形紅細胞計數變化明顯(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則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為7667%,顯著優于對照組的5330%(P<005)。結論加味知柏地黃湯治療陰虛濕熱型隱匿性腎炎單純血療效顯著且安全可靠。
關鍵詞:隱匿性腎炎;單純血尿型;加味知柏地黃湯;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6923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9)11-0049-02
隱匿性腎炎[1]也被稱為無癥狀性血尿或(和)蛋白尿,是現代臨床非常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之一,患者無水腫、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等慢性腎小球腎炎的其它臨床表現,僅在體檢時查及持續性單純鏡下血尿,常反復發作,持續遷延不愈。目前隱匿性腎炎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由多種病理類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所致,但病理改變多較輕,如可見輕微性腎小球病變,輕微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及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腎炎等多種病理類型。目前西醫尚無有效的治療措施,亦無統一的治療方案。大多數病人的腎功能可長期維持穩定,少數病人自動痊愈,但部分病人隨著病情進展尿蛋白增多,出現高血壓和腎功能損害。筆者在臨床中應用加味知柏地黃湯治療該病,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全部病例選自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腎內內科門診及住院的隱匿性腎炎患者6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1~70歲,平均(38±124)歲。治療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19-70歲,平均(39±115)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發病時間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121西醫診斷標準(根據全國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分類與治療及診斷標準專題座談會紀要”擬定)[2]:(1)持續鏡下血尿或反復肉眼血尿(尿離心鏡檢紅細胞>3/HP);(2)尿紅細胞位相畸形紅細胞>80;(3)不伴有水腫、高血壓、蛋白尿及腎功能減退;(4)臨床和實驗室檢查,排除急性感染后腎小球腎炎、繼發性腎小球腎炎、遺傳性腎小球腎炎、腰痛-血尿綜合征、特發性高鈣尿癥及運動所致的運動員腎炎等。
122中醫證候診斷標準參照2002年5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制定的《慢性腎炎的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試行方案)》和2011年國家中管局“十二五”重點專科主攻病種—尿血(隱匿性腎炎)協作組的專家共識制定。陰虛濕熱型證候:鏡下血尿,口咽干或粘膩不爽,腹脹納呆,小便深黃,大便粘膩,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濡數。
13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隱匿性腎炎的西醫診斷標準;②尿蛋白(-);③年齡在18~70歲,性別不限;④簽署知情同意書。
14排除標準①不符合上述西醫診斷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③合并嚴重心、腦、肝或呼吸系統疾病;④過敏體質;⑤大量蛋白尿;⑥反復上呼吸道及扁桃體發炎需抗生素治療;⑦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⑧不能配合治療。
15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西醫基礎治療:一般治療,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避免應用腎毒性藥物,阿魏酸哌嗪片 150 mg(規格:50 mg×180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51023368、生產廠家:成都亨達藥業有限公司)口服 每日3次。
治療組在西醫基礎治療基礎上加用加味知柏地黃湯加減:知母、黃柏、山藥、生地各20 g,山茱萸、茯苓、丹皮、茜草各15 g,女貞子、澤瀉各10 g,墨旱蓮、白茅根、茜草各30 g。兼有咽痛、咽干外感風熱之癥,加銀花30 g,連翹20 g,牛蒡子5 g以辛涼解表;小便灼熱不適,加萹蓄、瞿麥各10 g以清熱利濕通淋;腰膝酸軟疼痛明顯加杜仲、續斷各20 g;心煩失眠加合歡花、酸棗仁、夜交藤各30 g;頭暈目眩加鉤藤15 g,夏枯草30 g。
2組患者均以3個月為觀察周期。
16療效標準
161臨床療效①臨床控制:尿常規檢查紅細胞計數正常,或尿沉渣紅細胞計數正常;②顯效:紅細胞減少)3個/HP或2個“+”,或尿沉渣紅細胞計數減少)40%;③有效:紅細胞減少<3個//HP或1個“+”,或尿沉渣紅細胞計數減少<40%;④無效:尿紅細胞數無變化或增多。
162證候療效標準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為:「(治療前積分一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臨床痊愈:中醫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顯效:中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有效:中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
無效:中醫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
17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結果
212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7667%。對照組總有效率533%。經統計學處理,2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2組治療前后尿畸形紅細胞計數、IgG、IgA、IgM、補體C3的變化比較見表2。治療組治療后尿畸形紅細胞計數、IgG、IgA、IgM、補體C3均較治療前有顯著變化(P<005);而對照組治療后只有尿畸形紅細胞計數變化明顯(P<005),IgG、IgA、IgM、補體C3指標變化不明顯(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則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加味知柏地黃湯治療陰虛濕熱型隱匿性腎炎單純性血尿,能明顯減少腎性血尿、改善免疫功能。
3討論
隱匿性腎炎是一種原發性慢性腎小球疾病,其中以單純血尿為主要表現的類型發病率比較高,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4],血尿總的患病率為180%,男性為121 %,女性為210%。該病以青年人多見,此型以持續性鏡下血尿為主要臨床表現,雖然病情較輕,但病程長、反復纏綿不愈,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近年來回顧性研究表明[5],部分單純血尿型腎炎患者可能會進展為腎臟不良事件(蛋白尿、高血壓和腎功能下降),因此對于這些患者有必要進行早期干預和長期隨訪。目前國內外治療隱匿性腎炎血尿的尚無特效藥物,主要是積極預防和治療感染、預防血栓形成,以及慎用腎毒性藥物。所以,中醫治療隱匿性腎炎血尿越來越受到臨床醫生的重視。
陰虛濕熱型隱匿性腎炎單純性血尿是隱匿性腎炎的常見臨床證型,患者或因稟賦不足、勞倦內傷、內傷飲食、外感六淫邪氣等導致陰血虧虛為本,濕濁之邪停滯,郁而化熱,熱迫下焦,擾動血室為標。《景岳全書·血證》曰:“血本陰精,不宜動也,而動則為病。血主營氣,不宜損也,損則為病”。指血證多因動損所致。本方中以生地黃為君,生地甘寒,入肝腎經,補肝益腎、滋陰養血,陰血充則水能制火,大補真陰以壯水之主;山茱萸酸澀微溫,入肝腎經,補肝腎之陰,山藥甘平,入肺脾腎三經,健脾補肺,固腎益精,所謂土旺生金,金盛生水,二者共用為臣,君臣合用滋陰壯水;澤瀉甘寒,清熱利水滲濕,茯苓甘淡,健脾滲濕,丹皮苦寒,清熱涼血止血,瀉陰中伏火以治虛火上炎,知母苦寒,滋陰瀉火,黃柏苦寒,瀉相火以堅陰,女貞子、早蓮草補肝腎之陰并涼血止血,小薊、茜草、白茅根涼血止血、活血而不留瘀共為佐使。諸藥相伍,用治陰虛濕熱之尿血,標本兼顧,相得益彰。筆者運用加味知柏地黃湯治療陰虛濕熱型隱匿性腎炎單純血尿,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中醫藥治療不僅可以減輕和消除鏡下血尿,從而保護腎功能,延緩腎損害進展,改善患者的預后。
參考文獻: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內科學[M].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477
[2]Brown WW,Peters RM,Ohmit SE,et alEarly detection of kidney disease in community settings:the kidney early evaluation program KEEP[J].Am J Kidney Dis,2003,42:22-35
[3]王海燕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分型與治療及診斷標準專題座談會紀要[J]中華內科雜志,1993,2(32):131
[4]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57-162
[5]尹道馨,王梅血尿流行病學調查的現狀和方法及其對腎病預后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8):813-815
(收稿日期:201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