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
摘? 要: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精神文明建設也不斷加快,人們越來越注重對人文素養的培養。人文素養的培養要貫穿于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體育文化也是高校大學生提升人文素養的重要路徑。該文分析了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現狀,以及體育文化與人文素養教育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 體育文化? 人文素養教育? 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10(a)-0225-02
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承擔著富強國家、發展民族的重要責任,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幫助大學生培養起良好的政治覺悟和思想道德觀念。大學生體育文化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通過大學生體育文化,有利于促進人文素養教育的有效展開。
1? 大學生人文素養缺失的具體表現
“人文素質教育”就是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以及自身實踐等教育活動使其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2]。但是,在當前的大學生群體中,存在著人文素養缺失的表現,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人文基礎知識薄弱
部分大學生的人文基礎知識薄弱,對于人文素養培養的意識較為差。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進步,這些都使大學生的課余生活豐富了許多,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占據了大學生越來越多的課余時間,手機不離手幾乎已經成為當今大學生的一大突出表現。大學生們在網絡上瀏覽各種各樣的信息,看小說、看電視劇、交友聊天,但是花費在閱讀人文經典著作的時間確是少得可憐,不僅是理工生,就連文科專業的許多學生對于一些經典的人文著作也是知之甚少。人文基礎知識的薄弱極大地影響著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提高。
1.2 人文修養明顯下降
大學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這就意味著這個群體更應懂得知廉恥。懂禮節,應該具備比常人更高的人文修養。但如今,在很多的大學校園內,依然可以見到有大學生隨地亂扔垃圾、無視教師、欺凌同學、浪費水資源和電、考試違規作弊等情況,道德素質薄弱,政治思想覺悟差,完全感受不到大學生身上所應該具備的書卷氣質,人文修養低下。
1.3 價值觀趨于自我功利
現在很多的大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問題,功利性強,處事以自我為中心,缺少換位思考的意識。在交友戀愛的時候,更多地以金錢、外貌、家室背景等為選擇標準,而忽視了對內在和精神美的追求。更有甚者,為了給自身謀取私利,不擇手段,不惜損壞他人利益。集體意識淡薄,不參與與自身利益無關的活動,過于現實和冷漠。
1.4 心理素質較差, 不能恰當合理地處理人際關系
現在很多的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長輩關愛有加,沒有見識過社會的風浪,導致性格上的軟弱,心理素質較差。進入大學這個小社會以后,脫離了父母長輩的保護,一旦遇到問題,哪怕是芝麻大的小事,也會出現驚慌失措、手腳大亂的情況,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甚至會出現極端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在人際交往方面,也缺乏正確的方式,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順心日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也希望自己是被始終關注的那一方,以自我為中心。
2? 大學生體育文化與人文素養教育
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問題[3]。大學生體育文化對于實現人文素養教育的這些目的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1 提高大學生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意識
體育文化由來已久,中國古代就已經出現了“肢體運動”,隨著歷史發展,逐漸演變成有意識、有目的的“體育運動”。中華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從人與自然的關系出發,強調人類的行為要與自然界和諧一致[4]。宋代張載認為人的身體由天地之間的“氣”構成,人的本性是氣的統率[5]。因此,中國傳統的體育文化就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通過體育運動,修身養性,實現內部的完善。高校積極踐行“綠色體育”,有利于提高大學生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意識,幫助大學生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2.2 培養人與社會相處能力
體育文化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正確處理人與社會的關系。大學生在步入社會以后,必須要有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團隊關系的意識與能力,否則,在生活和工作崗位上,都會寸步難行,不利于實現自身的抱負和理想。體育文化強調集體和團隊,大學生在體育文化的熏陶和影響下,會慢慢學會人與社會的正確相處的方式,培養起良好的集體觀念和團隊觀念。
2.3 培養人際關系處理能力
體育文化對于促進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義。體育運動不是個人運動,而是需要在集體中完成的。大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意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全局觀和團隊協作能力。并且在團隊中與隊友探討訓練方法,制定戰術,為了共同的目標奮斗,可以鍛煉大學生與人交際的能力。體育競賽的勝利不是個人的勝利,只有將團隊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更好地實現個人的價值,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大學生懂得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要學會奉獻和犧牲,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
2.4 培養大學生優秀的精神品質
良好的體育文化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優秀的精神品質,改善大學生的精神面貌,促進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體育精神是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體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精神品質。體育精神指的是運動健兒在運動場上揮灑汗水與淚水,堅持不懈、勇攀高峰的決心和意志力。這種體育精神是積極向上的、催人奮進的,是當代大學生都應該改具備的品質。大學生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通過積極參與陽光體育競技活動,不僅能夠鍛煉強健的體魄,同時也能培養起堅強的意志和永不言敗、奮爭第一的精神,從中也可以體現出大學生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體育精神不僅僅是個人層面的,更多的是群體層面的,許多的體育運動者經過長期的努力拼搏,營造出健康深厚的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深深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滲透入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甚至是以后的工作中,并且這種精神及其影響會長久地存在,不會隨著時間的流失而淡化。
2.5 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體育文化有利于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體育運動是一項考驗人體力、意志力的競技,人們通過參與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揮灑汗水,強健自己的體魄,展示自己的能力,贏得他人的關注和尊重,實現自身的價值。但是,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擁有良好的體育道德極為重要,一個好的體育運動者必然是有著高尚的體育道德的。體育道德包含了公平公正、腳踏實地、遵守規章制度、友愛對手等,因此,擁有了良好的體育道德的人必然是一個崇尚公平、遵守制度、團結他人、尊敬對手的人。這些品質都是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說,體育文化有利于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人文素養的提高,幫助大學生成為有擔當、有道德的社會主義的有為青年。
3? 結語
大學生的體育文化與人文素養教育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人文素養教育是大學生體育文化的深化,大學生體育文化對人文素養教育又有著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凡杰,龐德州.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適應力的影響研究[J].漢字文化,2019(11):181-182.
[2] 梁陳.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影響研究[J].成才之路,2019(14):6.
[3] 程維峰.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0):133-135.
[4] 徐子棉.高校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培養策略設計[J].漢字文化,2019(6):175-176.
[5] 黃英.論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與培育策略[J].新西部,2018(32):14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