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喜 高秀華
摘 ?要:職業教育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實習實訓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環節,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決定人才培養規格與就業崗位可否實現“無縫對接”。該文闡述了制約提升實習實踐課教學效果的諸多因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國內職業院校的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在職業教育中也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實習實訓環節也存在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校內實訓 ?頂崗實習 ?雙師型教師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10(c)-0157-02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職業教育著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同時指明我國職業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以及改進措施,其中指出我國“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建設有待加強”,需要“增強實訓內容”“強化學生實習實訓,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這些都說明實習實訓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有效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職業院校實習、實訓現狀
1.1 缺少與企業需求相匹配的校內實訓設備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指出,“職業院校實踐性教學課時原則上占總課時一半以上”。校內實訓基地是實踐教學基礎,是實踐性教學過程實施實踐訓練的場所。校內實訓基地便于管理,但建設和維護成本較高,設備大多落后于行業實際情況。以《數控編程與操作》課程實訓為例,需要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若干臺。而有些職業院校的校內實訓基地不僅機床臺數嚴重不足,而且機床陳舊,遠遠落后于企業發展。造成這一局面原因有很多,其中工科類專業實訓設備資金投入非常大,而且在實訓中材料損耗等成本較高都是制約因素,使得實訓中學生操作機會少,加工的材料、刀具都脫離工作情境,造成學校的實踐課與生產過程嚴重脫節。
1.2 校外實習基地停留在協議表面,頂崗實習期疏于管理
校外實訓基地應該是學生頂崗實習的場所。但是目前有些職業院校的校外實訓基地甚至專業教師都未曾去過,只是領導去溝通掛牌,學院招生宣傳的時候宣揚而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成為一紙空談。所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指出“職業院校頂崗實習時間一般為6個月,持續更新并推進頂崗實習標準建設”。頂崗實習是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執行中,有些職業院校的所謂頂崗實習就是讓學生離校,這期間學生做什么學校一概不管,完全由學生自主決定,所以出現有的學生通過雙選會或其他途徑找到工作,但有些工作和所學專業不符,有的沒有技術含量,學不到技能,例如,汽修專業的學生在實習期間洗車,有的學生賦閑在家,致使校外實訓基地和頂崗實習形同虛設。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指出,“職業教育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到了必須下大力氣抓好的時候”,所以健全和提升實習實訓環節勢在必行。
2 ?提高實習實訓教學環節的途徑
2.1 采用“校中廠”模式進行實踐課教學
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核心任務之一是實踐技能的培養,而實踐技能的培養離不開實習實訓基地和師傅的引領,建立“校中廠”實踐基地和采用學徒制實踐模式是培養實踐技能的重要途徑。
“校中廠”是校企合作與工學結合的具體表現,該模式是由學校提供場地、廠房和一部分設備,企業提供技術、市場資源和一部分設備,共同建設校內實訓基地。讓“企業進到學校,課堂設在車間”,發揮學校和企業各自的優勢,實現教育與企業可持續化發展。通過這種形式的實訓基地建設,既能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又能彌補有些職業院校因經費不足而導致的教學實訓設備嚴重不足和陳舊的問題,還可以加強職業院校與企業、行業協會的聯系,實現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要求。例如,職業院校的數控加工車間如果采用“校中廠”的模式,可以按企業化要求組織生產,結合生產實際開展教學,集生產、教學功能于一體。在“校中廠”運行時,采用學徒制方式,由企業技能人才培訓教師和學生,也能作為學生勤工儉學的一個場所。
2.2 按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安排頂崗實習
職業院校需要將頂崗實習定為教學環節,頂崗實習應該是在真實的職業環境和職業氛圍中,在真實的崗位上對學生職業綜合能力的一種訓練。采用學校主導的集中頂崗實習方式,根據專業培養方向和學生數量,選擇幾家典型的校外實訓基地,采用學生和企業雙向選擇以及學校安排相結合的方式,使每家企業頂崗實習學生均有一定規模,實現集中頂崗實習。以數控技術專業為例,首先通過分析調研材料,得出數控技術專業人才的主要崗位有數控機床操作、數控加工編程、數控機床安裝調試、數控機床維護維修、機械產品質量檢驗、機電設備保全、CAD/CAM技術應用能力。在學生頂崗實習階段,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安排工作崗位,例如,有一定數控加工編程及CAD/CAM技術應用能力的學生安排在企業技術部門學習零件設計及編程,有一定基于PLC自動化設備應用能力和機床維修能力的安排在設備保全部門等,并進行科學輪崗,讓學生不僅獲得專業系統化的訓練,而且能有擅長的技能。學校要派出教師駐廠對頂崗實習進行管理,一方面與企業進行交流溝通,加強對頂崗實習學生的管理;另一方面針對學生頂崗實習中遇到的問題解疑答惑,對學生頂崗實習進行指導,充分發揮頂崗實習的教學功能,從而保證了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但是我們也看到,如果院校方主導頂崗實習環節,不僅安全管理難度加大,而且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待遇和出勤、教師走出校園的績效考量等問題都需要制定適宜的制度,需要不斷摸索,但是頂崗實習不能因噎廢食。
3 ?結語
加強職業院校的實習實訓環節,提升“雙師型”教師的數量和質量,使得學習基礎普遍薄弱的職業院校的學生能有更多的機會培訓技能,理論教學和技能培訓相互促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 宋亞林.職業院?!靶V衅蟆睂嵙晫嵱柣氐慕ㄔO模式與途徑探索[J].鄂州大學學報,2014,21(5):99-100.
[2] 楊紅旗,李桂芹,劉春田.職業院校實習、實訓教學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8):316-321.
[3] 蔡湘文.基于“雙主體”的工科類高職學院校企深度合作的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