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偉
【摘要】提問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手段,不僅影響著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還決定著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教師對于提問的認識不僅要更新到觀念中,還要充分地落實到行動中,讓提問的有效性真正地發揮出來,真正地達到提高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目的。以現實中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結合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闡述幾點有關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有效性的論點,希望能對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起到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提問 有效性 策略
一、小學數學教師有效課堂提問的必要性
有效的數學課堂提問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展開教學過程,還可以為教師提供良好的教學反饋,在吸取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增加了師生間的溝通渠道,為良好師生關系的創建,打開良好的開端。而對于學生來說,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賦予學生積極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在有利于自主、問題意識形成的基礎上,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從而真正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
二、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課堂提問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現實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著一些課堂提問質量不高、效果不理想的狀況,主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提問方式單
一、隨意
課堂提問作為老師調節課堂氛圍的重要手段,很多教師卻對此環節的設計缺乏相應的合理性,即不充分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問題設計,也不掌握好問題的難易程度。隨興的課堂提問,讓課堂提問只是以形式的方式存在,不能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任何作用。例如,傳統的“師問生答”教學模式,讓很多學生缺少質疑的主動性,雖然整堂數學課的教學節奏都在老師手里掌握著,卻大大削弱了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限制了學生的發散數學思維的形成。
2.課堂提問內容不全面,沒有面向全體學生
課堂提問內容不夠全面、缺乏針對性和代表性,是小學數學課堂提問中最具代表性的問題之一。我認為,之所以有這種情況的出現,原因就在于老師對學生學情沒有真正的充分把握,讓提問內容不能真正的符合學生學習的需求。例如,很多數學老師為了趕教學進度,不想浪費課堂教學時間,但是又為了檢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只挑一些優等生回答問題,或者挑選具有代表性的中等生回答問題,學困生成為經常被老師忽略的一個群體。
3.課堂提問缺少規劃和質量較低
課堂提問一般設置在課堂教學中間環節,以此對接下來的教學內容進行引導,或者設置地課堂開始環節,以此復習和檢查上一節課的內容。但作為課堂提問的重要作用,許多老師卻對之淡然處之,隨機提問成為大部分老師的提問方式,根本沒有規律可言。如此缺少規劃的課堂提問,不僅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還容易讓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師生間缺乏豐富交流的互動,讓老師在問題提出以及學生回答之后再無繼續,簡單的師生互動,讓課堂提問質量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
1.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增強提問的有效性
小學生相對來說年齡較小,注意力也不太容易集中,所以作為小學數學老師來說,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的激發,利用豐富靈活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來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和好奇心,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并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來制定相應的問題設計,在多媒體教學設施的幫助下,改變單調枯燥的數學形象,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畢竟這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帶來的便利,讓課堂提問內容變得更加直觀、形象和生動,如此新穎的感官刺激,一定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改變過去學生興趣低迷的狀況。讓學生在老師提問的引導下,真正地達到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目的。
2.課堂提問不僅要通俗易懂,更要具有一定的啟發性
小學生的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自我約束、理解能力偏弱的特點,也決定了他們對于問題的理解更偏向于表面、直接化。因此,老師對于課堂提問的設計要更加形象化和通俗,才能有助于學生獨立自主的完成問題,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學生對于問題回答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同時,還要根據學生好奇心強的身心特點,設置一定的啟發性問題,讓學生在參與問題、尋找答案的同時,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教學效果。
3.讓課堂提問更具有針對性,可以進行問題情境的設置
筆者認為,針對性強的提問,更容易讓學生抓住課堂提問的主要內容,讓課堂教學變得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通過一系列有連貫性的課堂提問和問題的設計,讓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得到有效加強。也可以結合問題情景的設置,讓學生在充分參與情景設置的過程中,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接受和理解,進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祁旭宏.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技巧探析.考試周刊,2018,(24):93.
[2]周星.學貴知疑 知學善問——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文理導航,201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