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琴
【摘要】頂崗實習,是中職生步入社會工作之前的取經之路。是中職學校培養學生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的提升訓練。它將為學生提前步入社會、了解社會,增強崗位意識,提高綜合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中職生 頂崗實習 心理問題 疏導方法
一、中職生頂崗實習階段的心理問題及成因
1.脫離家庭和學校的約束產生自我放縱心理。中職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大部分都是來自不同學校的“學困”生。專業知識匱乏,生活自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情緒控制能力、動手能力和其適應能力都相對較弱。加之從小受到老師、家長的過多指責和同學們的歧視,久而久之,產生了自卑心理。因此,要在短暫的幾個月的頂崗實習過程中,實現從消費者向勞動者,從學生向職業人的過渡,的確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許多同學由于缺乏相對獨立的生活能力,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不能盡快適應新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2.缺乏獨立的承擔導致挫敗心理。長期在“被鄙棄”狀態中成長的中職生,在人際關系的處理,對周邊環境的適應以及對外信息的收納、能力的遷移方向有明顯的局限性,加之從經濟欠發達的大西北來到經濟發達的江南水鄉,面對繁重的工作和強大的壓力,他們對眼前的一切感到陌生、迷茫、恐懼。而且初次遠離家庭、接觸社會,難免會產生挫敗心理。例如,張某,男,18歲,到昆山實習期間,因勞動強度大,工作節奏快,加班加點等原因,對工作環境和企業產生失落,便遲到、曠工和消極怠工,進而出現消極挫敗心理,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
3.人際溝通能力的欠缺帶來的困惑。人是群體性存在的,人與人之間都處在千絲萬縷的聯系中,故人際溝通是不可或缺的。但在頂崗實習過程中,部分學生缺乏必要的溝通能力,工作中抱怨學不到東西,很累,覺得單位很復雜,人際交往很困難。例如,趙某,女,18歲,在實習期間,由于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不愛與工友交流,上班獨來獨往。遇到機械故障、生活問題,自暴自棄,情緒異常,多次出現提前終止頂崗實習的想法。
二、中職生頂崗實習階段的心理問題疏導方法
1.心理教育,未雨綢繆,預防實習心理問題。中職生實習前,教師要做好相關專業知識和心理上的準備。充足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心理狀態,能充分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因此,在頂崗實習前,教師要通過多種心理教育,如勵志故事傳講、名言警句傳誦等方式喚醒并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人生態度積極人格,為學生在實習企業中盡快找到自己的位置,處理好面臨的各種事宜,打下牢固基礎。
2.家校聯系,齊心協力助推頂崗實習工作。家長是學生的后盾,家長的支持是學生動力的不竭源泉,故頂崗實習工作的成功進行,必須得到家長的鼎力支持。頂崗實習與學生在校學習不同,學生走向實習崗位后,遠離家鄉、遠離父母,在陌生的環境中學習、生活。較在校學習時相比,他們與父母接觸少。遇到挫折困難,他們首先會向父母“求助”。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求助”進行正確的引導、解決,頂崗實習就會一帆風順。故在頂崗實習中,我們要做好家校聯系工作,形成家校齊心協力的良好態勢,為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做好準備,力求對學生的消極心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3.校企溝通,專業對口,解決上崗實際困難。在學生到崗之前,學校應將學生的基本情況與企業管理人員進行溝通,使他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實習任務。例如:機電、數控專業的學生通過對口專業的實習,不僅激發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興趣,而且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增強了組織紀律觀念和工作責任感,培養了他們吃苦耐勞及奉獻精神。鍛煉了學生適應復雜環境的能力,提高了社會適應性,體驗了通過自己勞動獲得報酬的喜悅,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和自身的價值。進而增強學生對技能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走向職業人的角色轉換做好準備。
4.生生協作,互幫互助,營造溫馨和睦的實習環境。學生的內心是否存在問題,最了解的當然是其朝夕相伴的學友,在頂崗實習期的中職生也不例外。因此,在頂崗實習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互幫互助、互激互勵的正能量。例如,我校汽車電子專業的李某,因操作能力較強,很快便成為生產線上的師傅,受到了企業管理人員的好評。在他取得成績的同時并沒有忘記幫助其他同學。很快,有幾名工作能力相對弱一點的同學在他的影響和幫助下,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總之,頂崗實習是學生順利進入社會的一個過渡期,在這段時期內,學生會遇到許多新的困難和問題,身心會發生巨大變化。為了讓學生盡快適應新要求、承擔新角色,我們必須形成家、校、企三方一體的良好狀態,為打造社會主義建設所需的合格技師,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姚從明.高職學生頂崗實習中的心理困擾及應對策略[J].中國成人教育,2010,(11):12.
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三五”2018年度高校與職業院校立項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8]GHBZZ105《中職生頂崗實習期德育方法的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