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互聯網+” 課程教學 網店美工
作者簡介:謝愛英,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港口管理學院,碩士,研究方向:網店美工、藝術設計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1.213
“互聯網+”最早概念是2012年11月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提出, 2015年7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通俗的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自此后各行各業廣泛應用,“互聯網+”教學應用應運而生。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教育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教育產業之中,提升教育產業的創新力和生產力。
(一)教育部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的需要
2019年2月教育部印發《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提出深入落實《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和《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和引領教育現代化。
規劃中提出利用“互聯網+”平臺,升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豐富職業教育學習資源系統,要大力開發精品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達成優質的個性化學習體驗,滿足學習者、教學者和管理者的個性化需求。因此現代高校課程教學融入“互聯網+教學思維”,利用“互聯網+教學平臺”進行教學開發,已成為大勢所趨,是新時代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
(二)目前高職院校《網店美工》課程教學存在的現狀
1.缺乏來自具有豐富企業經驗的雙師型教師
《網店美工》課程是數字媒體設計專業重要的一門實踐性核心課程。大部分教師雖然具有美術或設計專業背景,但是由于《網店美工》是一門實踐操作性極強的課程,教師大多缺乏真正網店運營美工的實戰經驗,因此在教學中更多的是教授圖像處理的技法和操作步驟,很難從實際工作的角度來講授,學生適應崗位需求的能力不足。
2.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滿足日益個性化需求知識的獲取
一般情況下,教師在授課時,通常采用的是傳統實訓教學模式,即:教師首先利用一節課時間,對知識點進行講解,對軟件操作流程進行演示及技法指導,然后學生開始按照步驟進行練習、反復練習,完成工作任務,教師在學生實訓過程中,不間斷地進行指導和答疑,最后教師對完成的任務進行點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大部分是被動接受知識,并反復的進行練習。一方面,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越來低低,另一方面,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指導,受眾面不高,課堂教學質量大打折扣。由于教學模式比較固定,也難以滿足學生對日益個性化需求知識的獲取。
3.課程評價體系難以做到公正公平
傳統的課程的評價體系考核主要由 兩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平時成績(40%),教師根據平時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給予賦分。第二部分為期末形成性作業(60%),根據完成情況給定分數給予賦分。這樣的評價方式簡單、容易操作,但是很難全面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由于平時作業大部分是需要在課后完成,很難保證學生是否網上抄襲或別人幫忙完成。
《網店美工》是基于當前網絡電子商務的發展的需要,接合數字媒體設計專業平面設計方向,專門開設的課程。隨著互聯網經濟的飛速發展,在線購物、電子商務平臺等網站衍生了網店美工這一新型職業。因此《網店美工》課程的設計一定要接合“互聯網+”下的工作崗位需要進行重新構建。

表1:學習情境及工作任務部分節選
根據網店美工崗位的需要,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學生收集、處理信息,準備、加工素材、顏色搭配和版式設計等能力,基于“互聯網+”視角,對課程進行了重構,把課程內容分為十大學習情境及若干個工作任務。
(一)《網店美工》課程簡述
《網店美工》課程是數字藝術設計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使學生掌握PS圖像處理、網頁設計制作,網店設計裝修等專業知識,將來能夠任職于各電子商務網店平臺,從事網店美工、網店運營與管理等崗位。開設《網店美工》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掌握網店美工技能能力,快速融入網店美工崗位。但由于課程涉及的專業軟件復雜,課程教學時間有限,教學模式比較傳統,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堅持。
(二)基于“互聯網+”視角下的課程教學的應用
1.充用利用各種信息化APP平臺,開發豐富的在線學習資源
傳統的實訓課程,主要的課程資源為PPT課件和教學視頻等,在“互聯網+”下的課程設計應該具有資源多樣性、學習個性化性、實施可行性、時空不限性等特點,因此必須開發豐富的在線學習資源,才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在線學習資源。在“互聯網+”時代下,在線學習資源種類豐富、形式多樣,如智慧職教平臺、網店美工運營、網店美工設計等公眾號開放資源等,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讓學生對網店美工崗位及實際工作內容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2)利用學習通APP平臺,教師開發學習資源。充分利用課程教學團隊,由各個教師成員有選擇性在平臺里開發個性化、特色化的與課堂教學相輔助的學習資源,比如動畫教學視頻,PPT課件、網店美工真實案例、工作任務清單、高清原圖及教學設計資源等,這些資源可以供學生24小時,無空間及時間限制訪問并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2.借助“互聯網+學習通平臺”,設計有效、靈活的教學活動
首先,借助“互聯網+學習通平臺”,實現學生的有效考勤,以往通過人工點名,不僅耽誤時間,而且還可能有遺漏,通過學習通平臺,掃二維碼打卡或人臉現場拍照等人工智能考勤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出勤率。
其次,借助“互聯網+學習通平臺”,教師提前布置工作任務,讓學生自主學習美工圖像操作視頻,了解軟件操作的技法或要求上傳相關的圖片素材,這樣大大降低了課中預習的講授時間,把有限的課內時間有效地利用起來。
再次,在課中講授過程中,教師可在學習臺平里提前錄制多個微課,供部分學生反復學習,最終讓所有學生都達到學會的效果,教師的角色不再是游走于各同學之間進行簡單的操作講解者,而是對學生遇到的疑難雜癥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者。
“互聯網+學習通平臺”,有形式多樣的活動載體,比如投票、選人、搶答、主題討論、測試、拍攝、問卷、評分、分組任務、計時器、云盤等,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比如在《商品照片的修復與修飾》這一學習情境中,可以讓學生提前上傳自己喜歡的高清照片素材。通過現場學生投票評分,選出一張或幾張供學生進行修復,在“圖片修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人或主題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回答修復的理由和創意。
最后,在工作任務完成后上傳作品,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并評分,選出最佳圖片修復獎、最佳圖片創意獎等獎項,獲得獎項的小組及成員自動加分計入平時成績,這樣的一個完整的工作任務實施,既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參與度,又提升了學生的團隊合作及溝通能力,大大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借助“互聯網+學習通平臺”,建立一套有效課程評價體系
作為實踐類課程,《網店美工》和其它課程一樣,通常是在期末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上傳一份作品,最終由教師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賦分,但是由于缺少過程性地全面考核,會給部分投機型學生突擊學習,很難進行定量評價,無法做到公平公正。所以有必要注重過程性評價、成長性評價,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全面客觀的評價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通過學習通平臺,在課程考核選項中設置任務權重,如簽到、課堂互動、微課視頻觀看時間、訪問數、討論、獎勵、平時作業完成等選項,對這些選項進行過程式考核,做到無時間、空間限制,全維度地過程性評價。根據完成情況,這些評價都會有相應的分值,形成最終的得分。這樣的定量評價,實現了公平公正,也促使學生更多的參加課堂互動與任務的完成,大大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網店美工》課程,借助“互聯網+學習平臺”,打破了原有傳統實訓傳授模式,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給予學生更多自主、自由發揮創意的空間。教師從原有的授課者轉變為組織者、引導者和協調者。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設計形式多樣的活動,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創意設計討論、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讓學生形成互聯網思維,積極運用“互聯網+平臺”,更快更好的適應網店美工崗位,成為一名優秀的網店美工設計者。
參考文獻:
[1]陳佳.《網店美工》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經濟市場,2018(7).
[2]陳玉發.基于教育信息化下的高職網店美工課程教學研究與實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3).
[3]王珊珊.高職院校《網店美工》課程的教學實踐與探索[J].知識經濟, 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