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婷
[摘 要] 口語交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口語交際能力也是語文核心素養中備受教師關注的能力指標。但是通過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活動的實施情況以及學生的綜合表現進行評估后發現,不少學生存在著畏縮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自卑、恐懼、害羞等心理障礙。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在口語活動中的表現,還制約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對此,教師要積極研究應對學生口語交際問題的策略,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關鍵詞]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畏縮心理;策略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人進行人際交往必不可少的能力,對于個人語言素質的完善發展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小學語文學科特別重視口語交際教學,但是小學語文教師在長時間的教育實踐當中也發現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普遍存在畏縮心理障礙,口語交際能力和積極性相對較低,亟須教師給予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可以徹底突破心理障礙,實現口語交際能力的全面進步。
一、創設交際成功體驗,培養自信,克服自卑心理
成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經歷是增強學生口語交際主動性、提高學生交際自信心和幫助學生徹底克服和應對自卑心理的重要途徑。要達成這一目標,師生雙方都需要做出努力,讓學生在口語交際活動中體會到樂趣。口語交際訓練活動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學生積累語言的有效途徑,比如每組課文的朗讀、生字詞語的學習、課后習題等都是學生積累素材的載體,也是口語交際活動開展的基礎。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讓學生認可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是重要方法,幫助學生積累自信,學生才能真正克服自卑。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開展三分鐘自述活動,將其作為口語交際鍛煉的一個方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表達,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舞臺。在課前三分鐘活動中,學生可以講述自己的一日見聞,可以朗誦自己學習的詩歌,也可以復述剛學習過的課文,讓每個學生都能進行自我展示,并得到教師的賞識。學生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體驗當中歸納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巧,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從而克服自卑,品嘗成功碩果。
二、提供口語交際機會激勵表達,克服害羞心理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活動中,部分學生羞于表達,這是學生畏縮心理的一個重要表現,也是影響學生口語交際學習效果的一個關鍵要素。要幫助學生克服害羞心理,就要重視激發學生口語交際表達的欲望,多為學生提供口語訓練的機會和口語表達的平臺,讓學生能更加大膽地展示自己。為了適當降低學生口語交際的難度,避免加劇學生的害羞心理,教師可以以課文內容為基礎設計口語交際活動,逐步幫助學生解決害羞的問題。例如,在教學“揠苗助長”時,教師就可以組織一次針對本課主題內容的口語交際活動,先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細細閱讀和品味,突破重要詞匯和句子的理解難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閱讀完這篇文章后的感受,還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說一說自己遇到或者是聽過的有關于揠苗助長的事例。由于教師提出的問題與課程內容密切相關,同時又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因而能夠讓學生暢所欲言,促使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讓學生在熱火朝天的口語交際活動當中鍛煉能力。
三、強化積累,提升口語交際能力,克服恐懼心理
口語交際訓練中,很多學生存在畏難情緒,擔心自己在進行口語表達時說錯話,進而被人嘲笑,這讓他們在口語交際中承受了過重的心理壓力,形成了比較嚴重的恐懼心理障礙。學生出現恐懼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積累,如果積累的口語交際知識和方法不足,會讓學生在交際中不夠自信,進而形成恐懼心理。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多種不同的途徑積累口語交際素材,并指導學生熟讀成誦,將其轉化成自己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和表達能力,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如《中華上下五千年》《格林童話》《魯濱遜漂流記》等,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提高交際能力。另外,教師還需要在口語交際活動中對學生進行交際技巧的指導,鼓勵學生合理運用詞語和表達方法,讓學生可以真正消除恐懼,提高交際能力。
心理狀態會影響學生的口語交際質量,只有消除學生在口語交際當中存在的心理障礙,主動應對畏縮心理問題,才能真正保證口語交際教學的成效,推動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成敏.淺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策略[C]//教師教育論壇(第一輯).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
[2]于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誤區及應對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9(7):94-95.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