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淋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訓練至關重要。新課程改革提出,要重點提升學生的閱讀創造 力。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難點環節,要做好閱讀教學,必須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因此,本文將立足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創造力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造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在我國的學校課程設置中,語文課程是學生一進入課程教學中,就需要學習和掌握的課程知識內容。而在語文課程教學中,閱讀教學也是重點內容。對于語文閱讀課程教學來說,雖然教師十分重視對學生的閱讀課程教學,但是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并且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成長造成了一定影響。可見,要做好閱讀教學,教師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需要通過一定的教學形式,來培養學生的閱讀創造力。所謂的閱讀創造力,實際上就是指學生在進行課程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根據課文的相關閱讀材料,從而解讀出材料中所沒有的內涵和內容,就稱為閱讀創造力。基于此,本文以人教版教材為切入點,結合相關內容進行深入探討,分析學生閱讀創造力提升的具體路徑。
一、閱讀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來說,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課程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點內容,所以在長期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很容易形成一定的教學模式,在這些教學模式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整體課堂教學的推進。下面我將就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的問題來說說我的看法。
(一)教師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現有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相對單一,教學方式不夠多樣化。對很多教師來說,教師為了保證課時能夠按時完成,并且不拖低整體課堂的教學效率,所以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往往會采用比較單一的課程教學方式,這種單一的課程教學方式雖然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課時的完成,卻不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會影響整體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二)學生注意力不集中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不難發現學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對于小學生來說,這可以說是他們的特性。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所以自我的控制意識和控制思維還沒有形成。因此在課堂上,對于課程學習的時候,容易出現分神、講小話等各種行為。而在這種行為的影響下,學生不容易對于課程知識進行消化和理解,在沒有進行知識消化和理解的基礎上,自然也達不到所謂的創造與發展,從而不利于學生閱讀創造能力的形成。
(三)閱讀文本不吸引學生
閱讀的文本吸引力不夠,難以長時間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對于閱讀教學來說,教師所使用的最多的文本就是課程教材,而對于教材來說,它是經過一定的科學的篩選,從而編訂而成的,因此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對于教材來說,在編訂完成之后,短時間之內是不會進行修改的,因此,修訂時間較長的教材無法與時代同步,內容不夠鮮活,不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很多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因為沒有辦法跟閱讀教材形成共鳴,從而失去了對閱讀學習的興趣,影響了學生閱讀創造能力的發展。
二、培養閱讀創造力的方式
正是因為在現在的閱讀課程教學中,存在著上述所講到的問題,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現在的這個年齡階段,正是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最為豐富的階段,所以教師更應該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閱讀創造能力,推動學生閱讀創造能力的發展。
(一)轉變教學觀念
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從思想上進行革新,不斷吸納新的教學方法與先進的教學思想,將之引入到語文教學課堂并加以應用。在21世紀的今天,是信息化技術發展的時代,因此教學的效率是十分重要的,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只要效率,不要質量。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一定不能夠只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而需要通過不同的教學形式的組合來豐富整體課堂教學的形式,從而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的感受,讓學生在理解課程知識內容的基礎上,達到一個創造力的培養,而想要真真正正做到這一點所有的前提,都是教師要進行自我教學觀念的改變。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荷花》為例,該篇文章的內容主要為描寫荷花的樣貌,實質在于通過對荷花的贊美來激發學生們熱愛大自然的熱情,分析出這一教學思路后,針對這一教學內容,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互聯網資源,來尋找相應的教學內容視頻和教案,進行閱讀觀看。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別人是如何達到閱讀創造力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閱讀創造力的發展。
(二)構建閱讀教學情境
要帶領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盡可能創設代入感較強的教學情境,可以通過構建閱讀教學情境的方式來展開。所謂的構建閱讀教學情境,實際上就是讓教師根據所要教學的內容,從而選擇一個合適的情境,并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在課堂上展現給學生。這樣一來,就能夠使得整個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和具體,從而將學生的視覺牢牢地抓住在課堂上,促進學生創造力的形成。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教師在教授《觸摸春天》的時候,這節課程主要讓學生通過對于課文內容的閱讀,從而形成對于生命美好的感知,讓學生形成熱愛生命的思想觀念。針對這一教學內容,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的方法,結合聲音、畫面來更好地展現春天的魅力,進行“觸摸春天”的情景構建。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視頻,給學生播放各種生命出生的瞬間,從而通過這樣的視頻,讓學生初步形成對于生命的概念,并帶著相應的心情,進行課程知識的學習,從而推動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進而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實現創造力的體系。
(三)豐富閱讀教學材料
要想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需要不斷豐富閱讀內容,吸納更多有趣、多元的內容進入,培養學生的閱讀創造能力,就需要豐富閱讀教學材料。對于小學生來說,因為他們的年齡比較小,所以對于新鮮的事物總是會有一定的好奇心,所以,在進行實際的課堂教學時,可以采用教材內容為主、輔助閱讀跟進的方式進行,可以通過一定的教學方式,運用一些課外的閱讀教學內容,從而來輔助整體閱讀課程教學的推進。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教師在教授《小小的船》的時候,通過課程內容的描寫,從而來讓學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麗。針對這一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資源,來給學生尋找相應的課外閱讀資源,其中這些閱讀資源能夠通過視頻播放,或者是以文本閱讀的形式來給學生展開。通過讓學生進行相應的閱讀,從而找到相應知識內容的聯系,并進行知識內容的分析,促進學生閱讀創造力的形成。
三、結語
伴隨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依然任重而道遠。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來說,除了教授常規的知識和內容外,更應該注重學生能力的提升,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創造能力,讓學生在進行閱讀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定技能,從而實現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長瑞.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創造力[J].讀書文摘(中),2018(5).
[2]方勝.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策略的分析[J].科教文匯,2013(35).
[3]李文碧.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