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技能大賽是培養高職院校實踐技能人才的一條有效途徑,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有重要作用,以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技能比賽為例,分析了搭建多年級學生參與的技能比賽平臺的必要性和具體措施,闡述了通過多年級學生參與的技能比賽平臺開展技能比賽所取得的成績,提出了以多年級學生參與的技能比賽平臺推動實踐教學改革,促進實踐技能人才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技能大賽;技能人才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這是高職院校的核心工作。高職技能大賽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推動著傳統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為企業一線輸送高素質的技能人才。劉延東副總理在201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閉幕式上發表講話,指出技能大賽展示了職業教育創新成果,深化了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有力推動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了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結合,增強了職業教育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因此,學院充分重視高職實踐育人工作,多渠道、多層次地培養實踐技能人才。高職技能大賽作為技能人才培養的一條有效途徑,有常規理論及實踐教學不可及的技能人才培養功能,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具有獨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大力開展技能比賽活動,搭建多年級學生參與技能比賽平臺,對培養實踐技能人才,促進技能比賽的長期性、有效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技能比賽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作用
技能比賽是綜合理論及實踐教學內容的重要環節,它注重強化學生應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強化團隊協作精 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1技能比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要培養創新人才,需要培養人才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的本質是發散思維,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構成了發散性思維的3個維度[1]。創新思維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對進入注意范圍的新信息與已儲存在記憶中的信息進行全方位的思考、重組、加工,進而創造出新的知識和形象;二是突破已有的科學知識,提出新穎、獨特、創新的見解、設想、思路、觀點等[1-2]。由于技能比賽綜合理論與實踐,它利用理論解決實際,通過比賽深化理論,促進了創新思維中的“學”與“思”之間的平衡發展,進而迸發出新的知識靈感,促進創新思維的進一步發展.其次,技能比賽引導學生分析、構思、調試完成比賽,這些分析、構思、調試的過程能極大地促進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
1.2技能比賽強化學生適應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能力, 推動與行業企業的產教結合
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是讓學生具有一定人文素養和職業素養的基礎上,畢業時能有一技之長,有一技傍身。高職技能比賽雖然由教育主管部門主辦,但很多賽項都是由企業、公司協辦,比賽的主要內容由協辦的企業、公司來設置,這就讓參與比賽的學生能零距離接觸當前企業、公司對高職技能人才的最新需求,增強學生適應社會對高職技能人才需求的能力。同時也促進了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的產教結合,更好地為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3]。
1.3技能比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技能比賽往往以學生合作的團隊方式進行,不僅展示個人能力,更體現團隊精神.在比賽過程中,團隊成員必須精誠團結、相互合作,并通過良好的交流與溝通來共同完成比賽.通過對比賽過程中遇見的問題進行集體討論、分析與解決,學生的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都得到了極大地提升。經過這種團隊協作精神,能夠進一步提升良好的工作氛圍,發揚與人共事時的奉獻、進取精神[4]。因此開展技能比賽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團隊協作等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2 構建多年級學生參與的技能比賽平臺體系
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是重慶市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培育建設單位,為積極響應國家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教育方針,學校充分結合辦學實際,堅持“明德篤學,求真強技”的校訓,實施多樣化、個性化、開放式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開展技能比賽、加強創新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鼓勵和支持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技能比賽活動,逐步形成了以技能比賽為引領的實踐型技能人才培養特色。
2.1 以技能比賽項目為依托,推動多年級學生參與的技能比賽平臺建設
為加強高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技能型人才,促進我院的實習實踐教學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學院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技能比賽,推進多年級學生參與的技能比賽平臺建設。以市級技能比賽與國家級技能比賽項目為依托,學院大力開展各比賽項目的興趣小組活動,為學生參加技能比賽搭建師生之間的平臺,也為參賽選手的選拔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同時,每年都會先期開展院級技能比賽,通過開展這些院級技能比賽,為學院選拔、培育優秀團隊參加更高級別的市賽、國賽事提供了人才和技術儲備。這種鼓勵和支持院級比賽,對培養競賽人才,提高賽事水平,推進實踐創新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2.2加強組織協調,推動技能比賽平臺發展
技能比賽是一項涉及多部門的系統工程,它不僅需要管理機構進行組織,也需要相關部門的配合和支持。國家和市級的技能比賽由學院教務處領頭,各系部負責;院級技能比賽由各系掛帥,各教研室負責。這種分級領導、逐層實施的管理方式對推動技能比賽平臺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次,在推動不同級別的技能比賽平臺發展的過程中,各相關職能部門應緊密配合、積極支持。目前,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以教務處為牽頭單位專門出臺了學生興趣小組管理辦法,對興趣小組的成立、操作運行、日常管理和組織協調進行了規范。通過推行教務處統籌和各系的協調,輔導員以及學生干部動員和鼓勵學生參加興趣小組,宣傳部門展示和宣傳興趣小組的多部門共同協作方式,極大地推動了技能比賽平臺的良性發展,保障了技能比賽工作的正常運轉。
2.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技能比賽平臺發展
技能比賽是教與學緊密聯系、師與生相互配合的競賽活動。作為參賽主體的學生,由于其知識結構和實戰能力不足,需要專業的指導老師進行強化訓練和實際指導,因此指導老師是保障培訓效果和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再者,由于技能比賽,特別是國家級的技能比賽往往涉及更多更深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需要專業功底扎實、實戰經驗豐富的教師的共同參與才能保障競賽的質量和效果,因此組建一只經驗豐富、技術過硬、年富力強的指導老師團隊對技能比賽尤其重要。由于指導老師在技能比賽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學校應進一步完善指導教師實踐技能的政策,強化教師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教師實踐動手能力和業務水平。要鼓勵教師增加實踐經歷,參與產業化科研項目,只有老師掌握了產業前沿,學到先進技術,才能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更具有專業水平,取得更好的競賽成績,才能進一步促進技能比賽平臺的長遠發展。
2.4 健全技能比賽平臺規章制度,保障多年級學生的參與
技能大賽是創新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實訓路徑的重要形式,突出了職業技能的導向,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提升了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使職業教育的培養方向更加符合生產和服務第一線的實際,是有別于實習、實訓教學的一種特殊的實踐形式,要組織和管理好技能比賽,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規章制度。健全的技能大賽平臺規章制度除了傳統的應該規范參賽學生、指導老師的行為準則,還更應對參賽學生提供一些保障、獎勵、便利措施。目前,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針對學生技能比賽制定了相應的指導老師教學工作量和績效考核工作量的核算方法以及學生課程成績方面的計算方法、獎勵標準。作為技能比賽平臺主要內容的學生興趣小組,學院應對學生參與興趣小組的管理應進一步細化與調整。其中最主要的是:對一年學生進行重點鼓勵;對三年級學生進行重點保障。目前,不管是參加院級還是市級、國家級技能比賽的學生主體是在校二年級學生,參與興趣小組的成員基本也是二年級學生,一年級與三年級學生基本無緣參加技能比賽與興趣小組。主要原因是一年級學生才進入大學不久,學生主要接受的公共基礎課知識較多,專業課比較少,相比二年級學生,參賽確實沒有優勢。對于一年學生參與興趣小組雖然沒有明令禁止,但是實際參與的學生特別少。相比學生在二年級參與興趣小組就參加技能比賽,一年級學生有它的幾個優勢。首先,一年級學生有更多的訓練時間;其次,能得到二年級學生的指導,為在二年級參加技能比賽獲得更好的成績多了一份保障;最后,也能一定程度上讓一年級學生提前認識本專業、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熱情。造成三年級學生基本無緣參加技能比賽與興趣小組的主要原因是,三年級學生均在校外企業、公司頂崗實習,客觀上不可能留在學校參加技能比賽與興趣小組。但三年級學不論從專業知識還是從訓練及比賽經驗,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說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三年級學生因客觀原因而無法參加技能比賽是非常惜的。因此學校應針對三年級學生出臺有效措施和制度保障,讓他們即能順利完成頂崗實習任務,又不耽誤參加興趣小組與技能比賽。
3.以技能比賽平臺為契機,推進實踐教學改革
通過采取多年級學生參與的興趣小組為主的訓練方式,不僅可以增進各年級知識融
合,也可以增強學生相互協作、團隊合作的意識。經過幾年的探索,我院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學生組隊參加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辦的“巴渝工匠”杯重慶市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職業技能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其中:在2017年“4G全網建設技術”中,我院通信技術專業組建的參賽隊伍取得重慶市三等獎;在“電子產品芯片級檢測維修與數據恢復”中,我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組建的參賽隊伍取得重慶市三等獎,并取得該項目當年國家級技能比賽資格,成為我院為數不多的進入國家級技能比賽的項目之一,并將這一成績保持到2018年。2019年,我院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組建的參賽隊伍,將“4G全網建設技術”賽項成績實現突破,取得了重慶市二等獎,在高手如云的29支參賽隊伍中排名第8,實屬不易。這些優異成績與技能比賽平臺的搭建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們應以學生技能比賽取得的成績為契機,進一步從學校層面健全技能比賽平臺,強化實踐創新人才培養,推進實踐教學改革。
4 結 論
搭建多年級學生參與的技能比賽平臺,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它所具有的示范性和導向性能夠促進職業院校教學方法的建設和改革。通過開展技能比賽,能夠改變學生被動地吸取知識、強化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差的現狀,一定程度上緩解高職人才結構與社會、企業需求不合理的矛盾。同時,開展技能比賽對促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實踐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大力開展技能比賽,對我國職業教育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明丹,楊文靜,張慶林.大學生情緒調節策略與創造性思維的關系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6(4):156-161.
[2] 安素琴.高職院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淺析 [J].科技資訊,2006(5):131-132.
[3] 董章清.技能大賽對高職教育發展的影響——基于高職院校教改角度的分析[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4)83-86.
[4] 申屠留芳,黃大志.在創新實踐項目訓練中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創新精神[J].中國科技信息,2008(19):262-263.
作者簡介:
譚志存(1982-),男,湖南漣源人,講師,主要從事信號與信息處理方面研究.
基金項目: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14069JG201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