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于高校的體育教學來說,終身體育的理念對與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其能夠幫助教師更好的開展高校體育教學,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明白終身體育的重要性,從而使其端正在體育課程學習過程當中的態度,繼而使學生提升在體育課程學習階段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升高校大學體育學習的質量與效果。
關鍵詞:終身教育;高校;體育教學
近幾年來,伴隨著我國對于學生培養的綜合要求不斷提升,學校對于學生的考量不再單純局限于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考量,而是更加注重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考量,力求使學生達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與此同時,針對于大學體育來說,其不單單只是為了使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的提升,更重要的便是使學生能夠掌握一門體育技能,進而使學生的身體協調性、以及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因素全面發展。目前,基于新課標的具體理念,全國的各個高校都開始積極探尋適合學生且高效的教育方法,例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核心素養理念教學、師生角色互換教學模式、互動學習法教學模式、合作教學模式、混合式立體教學模式、情景教學法等,這些方法都是在不斷的嘗試與實踐當中總結出來的優質教學方法,并且以上教學方法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各種優缺點,而本文則會基于終身體育的理念對于高校大學生體育的開展做出系統性的分析與探討。
1.終身體育理念的概述
終身體育的概念使從終身學習的理念當中發展而來,其屬于終身學習當中的一個分支。終身學習主要便是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所接受各種教育的總和,其中包含了各個類型的教育,有學校教育也有社會教育,有正規教育也有非正規教育,有全日制教育也有開放式教育。終身學習的理念主張在社會當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在適當的時候進行相應的知識學習,進而使其能夠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或者是工作[1]。并且,終身學習的理念,能夠為我國社會當中的每一個人的學習都提供相應的指導思想,同時這種理念也能夠使我國社會上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進而加強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而在這之中,終身體育的理念便被彰顯了出來,在終身學習的理念之上便可以引申出終身體育的理念,即: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階段都應當進行身體鍛煉和接受體育教育,基于此,終身體育在高校大學生體育教學當中的重要性便開始凸顯了出來。
2.基于終身體育的高校體育教學開展
在高校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基于終身學習的理念對于學生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進而使學生端正在體育課程學習階段的學習態度,并且也能夠使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階段掌握到一門體育技能,同時也能夠使其充分重視其對于體育的學習[2]。通過這種理念進行教學,能夠使體育對于學生的成長發育造成一定的影響,并且使體育的學習貫徹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以后人生的始終。同時,這種終身體育的概念也充分符合國家倡導的全民健身思想,所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以終身體育的理念對于學生進行體育教學便顯得尤為重要。
2.1明確教學目標
在高校的體育教學當中,在教學任務開展之前教師首先應當明確在教學當中的教學目標,并且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能夠通過具體的方法對于該目標付諸實踐。與此同時,在教學目標設定完畢之后,教師也應當適當的對于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教育,使學生明確大學體育課程的對于其本身來說有什么意義,同時也使學生明確大學體育對于學生的各方面發展會有什么影響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重視其對于大學體育課程的學習。其次,在體育教學開始之前,教師還需要使學生明確終身體育理念的核心內容,進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明確其根本的思想內容,即:對于體育的學習與體育鍛煉并不應當僅僅局限在課堂上面,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同樣應當注意體育鍛煉與體育學習[3]。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使學生認識到終身體育的重要性,進而端正其在體育課程學習當中的態度。同時,教師還需要在教學當中選擇適當的方法來提高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才能夠使學生自發的加入到體育鍛煉當中,從而全面提升大學生體育學習的質量與效果,同時使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等到提升,進而使我國的大學生人才能夠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貢獻出更大的力量,為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添磚加瓦。
2.2實踐教學方法
在教師對于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對于自身所制定的教學目標要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同時也要對于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充分的考量,進而制定科學且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教學方法在制定的過程當中應當以提升學生在體育學習當中的興趣與積極性為根本目標,力求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在體育的學習當中有所收獲,進而使其能夠提升對于體育學習的效果。同時,教師一旦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便會使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全身心投入到其中,繼而使學生達到一種在學習當中的最佳狀態,而學生在這種狀態下進行大學體育課程的學習,能夠使學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課堂分組:在分組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體育能力或者是男女生等方面進行考量,隨后依照以上考量的因素對于學生進行分組。在分組階段保證分組不能夠太多,一般情況下以1-3個小組為最佳,并且針對每個小組同學不同的條件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
(2)知識講授:在這個階段,首先應當對于課堂上面所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講授,在這個過程當中,所講授的體育知識是面對全體同學的,并不是針對于某個小組,在知識講授期間,教師需要做到使每一組的學生都能夠領會到自身所講知識的具體內容,并且理解教師教授的體育知識。并且,在這個階段,教師還應當適當的向學生滲透終身體育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夠了解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繼而使學生能夠以一個端正的態度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
(3)練習:在練習的過程當中,針對于1、2每個小組中不同的特點進行練習。①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針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對于其進行體育訓練的目的便是提升其身體的綜合素質。基于此,教師首先應當使其做一些有氧運動,而有氧運動的強度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來制定,例如慢跑、競走、蹲起等,因為這些運動主要的特點便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長等方面的特點,所以這樣方式的運動更加適合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②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對于身體素質較好的同學來說,可以為其安排一些運動強度較大且具有對抗性的體育運動,例如:籃球、足球、排球等方面的運動,通過這樣的運動,不僅能夠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鍛煉,還能夠增加學生之間彼此的信任感,進而增強學生之間彼此的友誼。
2.3做出教學總結
在課堂結束之后,教師還應當對于課堂上學生們的活動情況做出總結,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總結一些在本次體育課上學習到了什么或者是有什么體會等。通過這樣的方式,還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運動的同時陷入思考,繼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對于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與總結,并且在總結的過程中尋找在教學期間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而及時采取科學的方式進行改善與調整,通過總結與調整,能夠使教師的體育教學質量與效果得到全面的提升。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高校的體育教學當中,基于終身體育的理念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充分理解到體育鍛煉與學習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繼從而使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課程的學習當中去,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 余亮. 基于終身體育分析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途徑[J]. 當代教研論叢, 2017(8):104-104.
[2] 張暉. 以醫藥加工專業為例探討高校體育教學考核評價與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J].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7(31):342.
[3] 李剛. 以茶藝專業為例探討高校體育教學考核評價與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J]. 福建茶葉, 2017, 39(7):90-90.
作者簡介:
李保寧(1963-),男,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體育教研部,研究方向:學校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