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松曲珍
摘 要:伴隨新課改的全面實施,更加注重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小學英語作為重要的基礎教學內容,具有培養學生反應、表達、理解、閱讀等能力的作用。小學是孩子身心高速發展的階段。運用英語教學,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僅是現代教育發展所需,也是培養新時期創新型綜合人才所切。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教學;培養;核心素養
一、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和意義
1.1 對小學生核心素養內涵的分析
進行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需注重其習慣、認知能力、思想道德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在具體教學中,首先要注重拓寬學生對信息收集和獲取的能力,立足現代化教學發展,使得其能夠進行有效的信息捕捉,并可以對信息進行處理和加工,形成自身知識體系[1]。其次,重視對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得其能夠對學科知識具有獨特的見解,形成形象、創新等思維模式。最后,要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1.2 對于增強小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意義
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與德育教育的目標相一致,有利于推動社會的發展,對于實現小學生全面發展意義重大。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小學英語教學面對新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需要在全面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強化團隊精神,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在英語教學中體會協作、進取。在將核心素養融入英語教學中,需要教師結合小學生的群體特點,重視心智、道德、思維的培養,使得其具備良好的學習觀念,相應的文化意識,增強其辨別能力,發展其語言能力、創新思維、學習能力。
二、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1 以興趣培養為基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應從培養其良好的學科興趣開始。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受應試思想影響,教師的灌輸式教學成分比較多,學生多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其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受到影響,缺乏對課堂參與的熱情和好奇心,甚至一味地講述教學,易使其產生抵觸心理、英語“乏味”的印象,有礙學習習慣的養成,進而也不利于核心素養的教育的進行。因此,核心素養的培養與興趣的激發關系密切[2]。對于小學生而言,是個性發展的階段,教師要重視傳統教學的改變,營造更加輕松和愉悅的教學環境,促進師生之間的良性交流,使得學生能夠性自主學習的習慣,表達自己的看法,不斷提升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和掌握,核心素養隨之提升,思維模式更加活躍。例如:在進行“My friends”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應用英語的興趣和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在教學中開展“猜猜我的好朋友”設計,讓學生們走上講臺,為大家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并用英語表達她/他的特點“My good friend is very strong. He has short hair”、“My good friend is quiet. She has long hair”。這時候同學們會發現,當自己用英語的描述越詳細,大家猜對的幾率就高很多,于是紛紛加入了“big eyes”、“round face”、“small mouth”等細節描述。
2.2 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小學生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觀察力,教師的行為起著重要的“榜樣”作用。因此,為了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需要發揮教師的指導性作用。對于英語教師,要重視課堂典范作用的發揮,樹立自身端正的理念,對學生產生正面的影響,達到對學生的感染。另外,教師需要重視教學情景的設置,善于應用和創設環境。例如:在“shopping”教學中,可在課堂中模擬購物環節,通過情景設置,讓學生自主購買所需要的milk、apple、orange等物品。此外,核心素養的目標具有多元化特點,培養計劃存在多樣性,教師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實現教學環境的完善。善于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營造不同的教學環境,強化對課堂教學的掌控,形成優質的師生互動。從而,實現對學習環境的有效營造,發揮其對學生發展的促進作用。教師需要重視自身素養的提升,在教學中日常用語可均以英語表達,如“Look at the blackboard”、“Take out your English book”、“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unit...”等,并改變一貫嚴肅刻板的形象,與學生構建良好的互動機制,使得學生更加愿意接近和藹可親的老師,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實現英語高效教學。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教師需要重視實踐活動,發揮學習主體作用,使得學生在體驗中能夠更好地學習,實現對其核心素養的培養。
2.3 積極開展課外閱讀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教材的是教育開展的前提,但很難滿足核心素養的實際需要。另外,課本文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完整性,產生對學生的阻礙作用,不利于學生對英語的理解[3]。為此,為了提升課堂英語教學,需要進行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增大閱讀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課外閱讀,教師可以在課堂進行英語名著、音樂等的播放,使得教學更加直觀和形象,學生的知識面被拓寬,有利于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例如:為學生播放英文小故事《Three best friends》、《The little hedgehog Jack》等。
2.4 重視班級活動的開展
小組合作能夠促進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增強,發揮各自優勢和特長,進行自我觀點的表達,強化團隊意識,正確處理與成員之間的關系。在英語教學中,可進行簡單的英語話劇表演,使得學生互助展開英語練習,不斷培養其學習能力,進而增強其英語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詞匯的累積、語法的鍛煉。
2.5 善于對現在教育資源的整合
培養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需要重視對資源的整合,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例如:可以發揮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作用,進行英語短片、視頻等的播放,使得學生了解國外的文化、風土人情,深化對小學生的文化培養,進以促進其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教育和人才的要求及門檻愈發提高。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有充分發揮自身創新能力,不斷升級教學水平,注重全方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才能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周瓦.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師語言運用策略研究 [J]. 英語教師,2017,1706:27-34.
[2] 陳福娣.論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9:171.
[3] 卜洪超, 石安平.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J]. 英語教師,2017,170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