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蔚輝



[摘? ? 要]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制約其發展的核心問題,如何化解或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是目前理論界極為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從互聯網+及云創新基礎理論出發,在認真分析傳統融資模式不足的基礎上,提出了云融資模式,對云融資模式的優勢進行了分析,構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云融資模式的基本模型,采用層次分析法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模式進行績效評價。以期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關鍵詞] 互聯網+;云創新;云融資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21. 058
[中圖分類號] F275;F830.9?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9)21- 0146- 05
1? ? ? 引? ? 言
我國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整個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源泉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但是鑒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建設初期風險高、成功率低的特點,使其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尷尬境地,極大地影響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長期發展。今天,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已經得到的迅速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瓶頸問題能否得到有效的緩解,形成并構建服務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云融資模式,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
2? ? ? 傳統融資模式的不足
目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模式主要有兩種,即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內源融資指公司所有者的自有資金和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留存收益,外源融資指公司通過一些特定的方式向企業外部的其他經濟主體進行資金的籌集,主要包括:銀行貸款、發行股票、發行債券、融資租賃和風險投資等。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存在獨特的特點和不同的資金需求,這就導致科技型中小企業在不同階段所采用的融資模式也不盡相同,因此,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更為突出。近年來,關于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的研究,國內外的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通過對文獻資料的統計和梳理,總結出傳統融資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2.1?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法律體系不健全
國外融資擔保相關的法律體系已比較完善和系統,而我國有關的融資擔保法律法規仍有不足,我國于2010年3月,由銀監會、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和工商管理行政總局七部委共同下發的《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辦法》,一用就是七年,直至2017年6月《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這部級別為行政法規的條例終于出臺,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這部行政法規條例的出臺,為支持普惠金融發展,促進資金融通,規范融資擔保公司的行為,防范風險,得到了有效防范,特別是為解決科技型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問題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傳統的融資擔保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法律漏洞。首先,《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明確規定了由省級人民政府負責監督管理工作。但并未建立獨立的監管部門監督融資擔保公司,這就導致融資擔保監督管理體系分散、職責不明確等現象,如果出現相關的融資擔保法律糾紛,監督管理主體不分明,處理不及時,就會影響融資擔保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第二,但由于該項《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屬于綱領性文件,仍需有相關配套的細則出臺,以及各地地方政府根據自身發展情況,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的特點,出臺相應的有針對性的規章制度,才能更進一步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1]。
2.2? ?銀行等金融機構與科技型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一般而言,銀行貸款的融資成本較低,因此,科技型中小企業比較青睞貸款融資。目前銀行等金融機構放貸的主要原則要求企業可以提供抵押品和相應的擔保責任。然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顯著特點是技術創新,在企業資產中其無形資產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有形資產所占比重甚少。在貸款融資的過程中無法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可抵押的有形資產。因此銀行等金融機構與科技型中小企業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加大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融資的難度。另外,投入高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最大特點,即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技術創新,因此,與一般企業相比,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成本大10-20倍。由于技術創新科技型中小企業還存在嚴重的經營風險和收益不確定等特點,對于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這類企業的信貸風險較高,這就導致銀行等金融機構不太愿意向科技型中小企業放貸,據統計,能夠取得銀行貸款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占比不到10%[2]。
2.3? ?缺乏有針對性的多元化普惠金融體系
從1990年滬、深兩市開辦至今,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了主板、創業板、中小板、三板和股權交易市場等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應當能為各類大、中、小型企業提供融資平臺和股權交易平臺。中小板市場在理論上應當為處于產業化初期的中小型企業提供資金融通,使中小型企業獲得做大做強的資金支持,在上市標準上應當比主板市場略低,以適應中小企業的發展條件。創業板市場啟動于2009年3月,是深圳證券交易所開辦的,開辦目的是為創新型和成長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為自主創新型企業提供融資平臺。隨著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的逐步完善,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有所減弱,并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這些融資平臺都有最低資本規模和經營年限的要求, 上市門檻較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顯著特點是規模小、投入高、收益不確定、抗風能力較弱,以期通過上市實現股票融資仍存在一定的難度。目前國家也推出了門檻較低的新三板市場、區域性的股權交易市場,但效果怎樣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2.4? ?風險投資規模有限
風險投資簡稱VC,在我國稱為創業投資,是當今世界較為盛行的一種新型投資方式,主要服務于那些不具備上市條件的中小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和銀行貸款相比,它不需要企業提供資產抵押,相關手續也比較簡單,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當企業發展穩定以后,獲得上市資格,風險投資基金就可以通過轉讓股權而收回投資。在我國,風險投資起步比較晚,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在1985年9月由國務院批準成立了。直到今天,風險投資機構在我國創建了很多,投資能力也很強,但大多數機構仍然還停留在一般意義上的投資公司。由于風險投資的對象主要是高新技術產業,風險高、失敗率也高,對投資項目的選擇,風險投資公司是非常謹慎而嚴格的。因此,依靠風險投資來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問題是不現實的。
3? ? ? 互聯網+環境下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模式的構建
3.1? ?云融資模式的內涵
云融資模式是基于云創新理論而產生的一種融資模式,“云”,在這里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指云計算,將云計算應用于創新領域,形成了云創新。另一方面指資源。這種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的現代信息技術,把企業內外的個人、金融機構、民間組織、政府、中介服務機構等利益相關方的所有資源進行有機整合,運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運行機制,化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融資困境,搭建的一個新型的多重融資資源創新平臺。
3.2? ?科技型云融資模式的優勢分析
云創新應用到融資領域的結果就是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模式,通過云融資平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瓶頸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也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其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3.2.1? ?云融資模式的融資效率較高
通過云服務平臺、大數據等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云融資模式有效整合了資金需求主體、資金供給主體和中介服務機構等資源,將分散的、大量的創新資源集中到一起,通過一定的整合和匹配,將資源有效合理地利用,實現價值最大化。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架起了一座新型的融資橋梁,在這種融資模式下,云計算、大數據挖掘技術的充分利用,融資活動的效率得以提升,在較短的時間內,各種資源迅速得到了有效整合和合理分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得以解決。
3.2.2? ?擴大了資金供給主體的范圍
在傳統融資模式下,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經營所需資金的主要途徑是銀行借款,但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可抵押的資產較少,近年來銀行惜貸現象嚴重,導致其融資難問題突出。云融資模式借助云服務平臺,整合了全球范圍個人及組織的創新資源。伴隨著普通大眾對理財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個人和組織參與到網絡借貸活動中,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山西運營平臺數量是38家,可以看出,大量投資人仍然比較青睞網貸行業,因此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供給主體除了政府扶持資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風險投資等,還有云融資平臺的個人,資金供給主體的范圍擴大了。
3.2.3? ?形成了“多對多”的多維融資模式
資金需求主體、資金供給主體和中介服務機構主體等利益相關方參與的創新系統形成了云融資模式,利益相關方的資源得以有效整合。在該模式中,參與融資的主體眾多,在云融資平臺中每一個主體都有著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間具有較為復雜的作用關系。資金供給主體有政府資金供給主體和商業資金供給主體,政府在云融資平臺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在為企業提供政府扶持性資金的同時,還是融資政策的制定者和監管者。商業資金供給主體包括個人、企業、銀行、民間借貸機構、風險投資等。資金需求主體即指眾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中介服務機構主體也是云融資的參與者,主要為資金需求主體和資金供給主體提供資金融通服務。云融資模式的有序運轉需要不同的主體發揮各自的功能,因此云融資模式形成了“多對多”的多維融資模式。
3.2.4? ?實現了多方共贏的良性系統
資金供給主體范圍的擴大,使得單個融資主體所承擔的融資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降低。云融資模式實現了全球化的資金資源有效整合,在該模式下,參與融資的主體除了資金供給主體和資金需求主體,中介服務主體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融資的參與者和支持者還包括會計師事務所、信用擔保和評級機構和云平臺管理機構,云融資平臺提供給資金需求主體的信息是否真實可靠,可經中介服務機構審核和認證,融資主體之間信息不對性問題緩解了。通過云平臺,資金供給主體在降低風險的前提下,最大化其收益。通過云平臺資金需求主體獲得了多元化的融資方案,籌集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資金,甚至可以為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生產經營管理提供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幫助,形成的資金供給主體、資金需求主體、中介服務主體多方共贏的良性系統。
3.3? ?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模式的模型構建
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模式包含政府、個人、企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中介服務機構等眾多的參與者,資金、信息以及服務等創新資源構成了云融資平臺的多維融資模式。資金供給主體將自身的閑置資源提供給云融資平臺,云融資平臺通過對資金供給主體和資金需求主體的所有資源和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從而化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與銀行等金融機構信息不對稱的難題,從而實現資金的有效融通和高效匹配,和傳統的融資模式相比,云融資模式實現了“多對多”的多維融模式,真正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如圖1所示。
云融資模式涉及眾多的個人和組織。根據其資金供給主體的不同,將云融資分為內部云和外部云,內部云融資是指科技型中小企業內部通過自籌資金、員工集資、股東投資等形式獲得資金,內部云融資的資金所有權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內部,這類資金具有成本低和獲取方便等優點,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優先考慮的一種融資行為。外部云融資是指科技型中小企業通過企業外部的銀行、民間資金、風險投資、政府的扶持資金、上市融資等形式獲得資金。外部云融資拓寬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根據資金資源所有權的不同,將云融資分為公有云和私有云。私有云融資是指企業自身利用自己的資源進行融資的方式,即企業的所有者通過個人關系的借款、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進行抵押貸款和職工入股等形式籌集資金。私有云融資是指面向所有社會公眾進行融資的方式,即通過商業銀行、民間借貸、個人、中介機構、發行股票、網絡借貸等形式籌集資金。按照云資源國別性質不同,云融資可以分為中國云融資與外國云融資。顯而易見,當云融資的融資對象和主體大部分屬于國內的機構和個人時,稱之為中國云融資;當云融資的融資對象和主體大部分屬于國外的機構和個人時,稱之為外國云融資[3]。
4? ? ? 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模式的要素分析
4.1? ?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由美國著名運籌學家T.L.Saaty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它是根據一定的主觀判斷和客觀判斷對處于同一層次的指標進行兩兩對比,并判斷出它們的重要程度,利用數學的相關原理計算各個指標的權重,通過權重的大小就可以知道各指標的重要程度[4]。
4.3? ?數據來源
為了確定各指標的相對權重,本文設計了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模式的要素體系的調查問卷,調查對象為山西省各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中層以上領導和相關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共發放問卷100份,收回96份,收集到的數據通過了信度和效度的檢驗,根據問卷的結果可以確定出各指標的相對權重。
4.4? ?指標權重的確定
通過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并建立各個層次的指標判斷矩陣。
通過表2可以看出,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模式來說,企業內部因素、外部環境因素和融資主體因素的相對權重分別為0.103 1,0.291 4,0.605 7,也就是說,影響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模式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融資主體因素,其次是外部環境因素,最后是企業內部因素。
通過表5可以看出,在融資主體因素的三個指標中,政策性資金供給主體的權重為0.117 8,商業資金供給主體的權重為0.563 8,服務中介機構的權重為0.263 4,說明商業資金供給主體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的影響最大,而政策性資金供給主體則最小。
通過以上各指標的相對權重,我們可以計算出影響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各指標的最終權重。
通過表6可以看出,影響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的各指標的最終權重,權重越大,說明該指標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的影響就越大,根據上表,我們可以知道,商業資金供給主體、服務中介機構、金融環境等指標對山西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水平的影響較大,應該加強這幾方面的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張玉明,李江娜,陳棟. 信息不對稱、云融資模式與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15):100-103.
[2]張玉明,李洋. 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模式研究——以大族激光為例[J].會計之友,2014(32):109-113.
[3]王瓊. 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模式分析[J].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7(3):18-20.
[4]仲心想. 淺析科技型中小企業云融資模式[J].科技經濟市場,2016(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