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唱也是一種重要的音樂藝術,是一種集旋律、音準以及聲色等多方面為一體的藝術創作,而合唱指揮正是將這種音樂藝術發揮到極致的重要方式。對于合唱指揮來說,他不僅要把整個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展示給聽眾,還要把作品的精神內涵向觀眾進行傳達,以在最大程度上促進音樂與觀眾內心之間產生共鳴,進而體現出合唱音樂的價值。因此,這便對合唱團隊的指揮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他們必須要從多種角度對音樂作品進行把握,包括藝術鑒賞、作曲風格等,以使得合唱藝術更加具有深刻性。基于此,本文從合唱指揮的重要性出發,結合合唱指揮的基本要求指出了合唱團的具體訓練方法,以希冀給予合唱指揮工作者一定的幫助和指導,進而促進合唱藝術的推廣和發展。
【關鍵詞】合唱指揮;基本要求;合唱團;訓練技巧;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J615.1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所謂合唱指揮,多指借助一定手勢動作或者神態表情將自身對于音樂的感悟傳遞給演唱人員,是一種能夠引導全體合唱人員進入合唱氛圍,并保障合唱過程有序整齊的指揮手段。其中,指揮人員作為合唱團所有合唱活動的直接領導者,其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都將直接關系到合唱團的演唱質量。而從我國現有合唱團的訓練方式來看,針對語言暗示法、表情暗示法、動作暗示法等專業訓練方法的運用力度仍有所不足,對此,通過對合唱指揮基本要求進行分析,指出合唱團訓練的主要技巧及方法,符合現有合唱團發展的需求,具有比較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我們給予足夠重視。
一、合唱指揮的重要性
根據《辭海》中對于合唱指揮的定義來看,合唱指揮的職責在于根據音樂作品的特點,用符合音樂內容的手勢和動作對其進行描繪,而對于合唱過程來說,合唱指揮始終都承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其不僅是合唱作品的總導演、合唱訓練的總教練,更是合唱演出的總司令。
(一)合唱指揮是作品的總導演
一般來說,合唱作品依托于原作存在,是在原作基礎上就其進行的“一度創作”,此過程雖還未將音樂作品構建成合唱表演作品,但同樣十分重要,而合唱指揮作為該過程的直接負責人,可以稱得上是合唱作品的總導演。一方面,合唱指揮承擔著將普通音樂作品詮釋為合唱作品的重要職責,其中可類比戲劇作品,合唱指揮和戲劇導演均發揮著同樣的作用,即將自身合唱團的合唱特點融合進音樂作品之中;另一方面,合唱指揮承擔著給音樂作品添加內涵的責任,但該過程實質為合唱作品的“二次創作”,是在合唱作品基礎上把紙上合唱樂譜形成藝術工程的重要階段。其中,以我國知名作詞家光未然作詞、知名作曲家冼星海作曲的合唱名作《黃河大合唱》為例,該合唱作品便是一部“二次創作”極為優秀的合唱曲目,在該曲中,不僅其深刻的思想內容讓聽眾感受到了中華民族英勇奮斗、堅強不屈的偉大民族精神,更用豐富的音樂內涵向人們展示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底蘊無窮的胸懷氣魄,同時也激發了人們的愛國主義思想,能夠讓人們在欣賞合唱表演的過程中與全體合唱人員產生共鳴。由此可見,合唱指揮所充當的角色不僅僅是合唱曲目的再編寫者,更是曲目文化內涵的傳播者和弘揚者。
(二)合唱指揮是訓練的總教練
在戲劇表演前,表演人員往往需要就表演內容進行反復的訓練和彩排,這不僅是對舞臺負責的體現,更是對觀眾負責的表現。而針對本文特別強調的合唱訓練,同樣對于合唱表演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合唱練習中,由于合唱曲目多為合唱指揮改編、美化,因此,合唱指揮一直在合唱練習中承擔著練習總教練的重要角色。其中,由于合唱可根據聲色、音高分為不同的聲部,總體而言是一項極為復雜的藝術工程,因此,在合唱訓練時想要就各類合唱人員進行統籌協調,是一項極為困難的工作,其中,合唱指揮不僅要引導同一聲部演唱人員統一整齊,還要避免不同聲部演唱人員出現混淆演唱,要突出不同聲部的區別,并能夠借助音色、聲色的差異使音樂主題更加突出。
(三)合唱指揮是演出的總司令
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誠然,臺下繁多的訓練是合唱演出最有效的保障,但一旦“臺上一分鐘”出現問題,那么再多的“臺下十年功”也會毫無作用。而在合唱演出過程中,合唱指揮作為演出的總司令,其一旦失誤,那么導致的將是整個演出的失敗。一方面,對于合唱演出來說,合唱指揮要引導受眾對合唱演出作品進行“三次創作”,即美感欣賞,在該過程中合唱指揮不僅要讓受眾參與到合唱氛圍之中,還要給受眾營造合唱情景,要讓受眾愿意并主動與合唱作品發生思想共鳴;另一方面,在合唱中,各合唱人員需默契合作、協同共進,而合唱指揮作為不同合唱人員連接的紐帶,不僅充當著將“單方面部隊”調動為“大規模部隊”的總司令角色,更發揮著使音樂“戰場”盡收眼底、使各級“戰斗人員”戰力發揮到最佳的總參謀長角色。
二、合唱指揮的基本要求
基于上述合唱指揮的重要性,可分析合唱指揮的基本要求,其中,合唱指揮不僅需要就合唱過程中的指揮動作、指揮姿勢有較深了解,還需要掌握足夠的合唱作品創作能力和合唱練習安排能力,要能夠就合唱演出的選曲、編曲、訓練、演出等全過程有較為系統的把控。其中,針對本文,我們主要介紹合唱指揮與舞臺合唱演出過程中的基本要求。
(一)合唱指揮的姿勢要求
上文提到,合唱指揮在合唱演出過程中充當著總司令的角色,不僅是合唱團這艘“大船”的掌舵者,更是保障合唱演出完美完成的基礎。因此,合唱演出對于合唱指揮有較為嚴格的要求,而姿勢要求便是比較主要的一環。首先,合唱演出要求合唱指揮必須嚴格按照身體姿勢要求進行整個合唱演出。其中,合唱指揮要筆直站立,自然放松,雙腳要分開站立,不能并在一起,同時,合唱指揮身體不能亂晃,不能隨意顛動;其次,合唱指揮頭部要直向前方,目光要隨時保持觀察左右狀態,同時,頭部要保持穩定,不能因音樂律動而隨意搖晃;最后,合唱指揮手部要放松大方,既不能過于放高,高過頭部,又不能過度放低,低過腰部;同時,手臂不宜太過伸直,要保持一定彎度,但要注意避免手臂出現交叉,要給觀眾一種美感。
(二)合唱指揮的動作要求
除姿勢方面有所要求外,在進行合唱演出指揮時,還要求合唱指揮遵守動作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合唱指揮的動作要盡量簡潔、清晰,要保持一定的節奏感和速度,在給演出人員最清晰指揮信息的同時增加指揮動作的美感,進而給觀眾一種動作美的享受。同時,指揮過程要注意表現出合唱歌曲的力點,如針對二拍歌曲,要把每一個小節都表現清楚,這樣不僅能夠使合唱人員和伴奏人員更具節奏感,也能使整場合唱演出更加準確,有利于優秀合唱演出作品的誕生。
三、合唱團的訓練技巧
誠然,自1820年德國作曲家兼指揮家施波爾開始用指揮棒進行合唱指揮后,以中國李德倫、日本小澤征爾為首的一代又一代優秀合唱指揮家已經為人類貢獻了許許多多的合唱演出作品,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場合唱演出的成功不僅關乎到合唱指揮的指揮能力,更關系到整個合唱團的合唱素養,其中,如何針對合唱團進行訓練,始終是合唱指揮面臨的重要難題,對此,本文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合唱團的訓練技巧。
(一)語言激勵法
所謂語言激勵法,多指借助善意的語言為合唱者創設良好的歌曲情境,進而達到激勵合唱者主動就合唱技巧、合唱心理、合唱藝術等方面進行練習的效果,是一種引導式的訓練模式。例如,在進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一與草原息息相關曲目的合唱訓練時,由于合唱團真正了解并生活在草原環境的人往往較少,因此,想要所有合唱演出參與者均感悟到歌曲的內涵魅力是有一定困難的,這時便可以借助語言激勵法為合唱者創設良好的草原情境,并通過善意的激勵引導合唱者積極參與。而合唱者身處空氣新鮮的草原情境,不僅能夠使自身心理更加放松,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融入合唱訓練,同時也能摒棄對于該曲目的不自信,加深自己對于曲目感情的把控并提高自己的合唱技巧。
(二)表情暗示法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合唱指揮傳遞給合唱者的信息不應局限于動作傳遞的指揮信息,還應包括眼神傳遞的指揮信息。一方面,在針對較為嚴肅的歌曲如《我的祖國》《長江之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等進行訓練時,合唱指揮要保持凝重、嚴肅的表情,要營造一種莊嚴的合唱訓練氛圍,進而使每一個合唱參與者都能重視合唱曲目、重視合唱演出,并以更加端正的態度進行練習;另一方面,在針對比較歡快的歌曲如《奔跑》《眾人劃槳開大船》等進行訓練時,合唱指揮要保持愉悅、放松的表情,要營造一種愉快的合唱訓練氛圍,進而在確保合唱訓練質量的同時使合唱參與者不會太過壓抑或有心理上的壓力。
(三)環境創設法
良好的環境同樣也是保證合唱團訓練質量的關鍵影響因素,其中,根據心理學專家分析,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而正是因為如此,需就合唱訓練的環境仔細布置,要給合唱參與者一種親臨合唱演出現場的感覺,使其始終保持對合唱演出的重視并將自身的合唱潛力充分發揮出來。其中,要著重注意合唱練習場地的選擇,要盡量選擇專業性音樂教室,且教室內部應有寬敞的空間和齊全的音樂設備,同時,應針對不同曲目的訓練布置不同的教室環境,如針對上述提到的嚴肅歌曲如《我的祖國》,可在教室內布置有關祖國大好河山的照片等。
四、結束語
綜上,本文基于合唱指揮的重要性,重點就合唱指揮演出過程中的基本要求和開展合唱訓練時的主要訓練技巧進行了分析,其中,合唱指揮只有積極做好合唱曲目編排、合唱團訓練、合唱演出指揮等三方面工作,才能有效提高舞臺合唱演出的質量,才能為廣大觀眾提供更加優質的視聽體驗。但是,本文只針對合唱指揮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團的訓練技巧進行了闡述,關于合唱曲目選擇、合唱作品編曲等方面并未詳細展開研究,因此,如何發揮合唱指揮的“總導演”作用,仍需要廣大合唱指揮者及相關研究專家進行下一步的實踐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孔蕊.合唱指揮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團訓練技巧分析[J].戲劇之家,2019(10):63.
[2]劉云鵬.合唱指揮的基本要求與合唱團訓練方式研究[J].黃河之聲,2015(22):51.
[3]王麗芳.淺談合唱指揮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團訓練技巧[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2):125-126.
作者簡介:張滿升(1969—),男,漢族,河南省靈寶市,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樂教育、合唱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