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
【摘要】小學歌唱教學屬于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音樂技能與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征設計具體的教學活動,有效提升他們的歌唱興趣。由于小學生年齡比較小,他們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學音樂教師在歌唱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趣味發聲練習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歌唱興趣,提高他們參與歌唱訓練的熱情,促進小學歌唱教學質量的提升,培養學生的音樂技能與素養。本文針對趣味發聲練習在小學歌唱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以下研究。
【關鍵詞】趣味發聲練習;小學;歌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改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不斷深入,對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標準指出,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新型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準確把握音樂的特征以及歌詞的意境,增強歌曲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講解歌曲的過程中忽視了演唱技巧,學生對歌曲的情感不能夠深入把握,不能夠很準確地表達歌曲。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歌唱教學的過程中,應將情感表達與發音技巧相結合,使學生聲情并茂地進行演唱,提高他們的音樂學習質量。
一、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忽視發聲練習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只注重音樂理論知識,忽視發聲練習對音樂教學的重要作用,使得音樂教學只是停留在表象上。教師在開展發聲練習的過程中,沒有結合學生的具體學情,只是一味地設置大量的練習曲目,沒有開展細致的發聲訓練,不僅浪費了課堂時間,而且也使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降低,沒能收獲良好的音樂課堂教學效果。
(二)發聲訓練方法較為單一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發聲練習的過程中,僅采用反復練習的方式,訓練方法比較單一,這樣的話,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容易分散,演唱技巧并不能明顯提升。單一的教學方法不利于教師發現學生在練習中存在的問題,影響歌唱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趣味發聲練習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一)結合動物聲音開展發聲練習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樂理知識以及樂器的認識都比較淺顯,對于太理論化的知識理解不是很透徹。這就需要教師通過結合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來引導他們,建立生活與音樂之間的聯系,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參與歌唱練習的興趣,在調動其生活情感的基礎上,提升他們的歌唱技巧。結合動物聲音開展發聲練習是趣味化發聲練習的一種形式,小學音樂教師通過這種方式開展發聲練習,能夠為學生建立形象的理解,加深他們的記憶。
例如在學習《鴨子拌嘴》這首歌時,筆者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讓他們想象小鴨子破殼而出之后爭吵著圍在母親身邊的場景,然后讓他們模仿小鴨子的叫聲。之后,筆者再配以伴奏,讓學生模擬小鴨子做發聲練習,或者讓學生選擇相應的樂器來模擬動物的聲音,在教師與學生的相互配合下,共同完成歌唱。結合動物聲音開展發聲練習,符合了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有助于調動他們的歌唱學習興趣,使其體驗歌唱發聲練習的樂趣,還能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使其養成細心觀察生活的習慣。
(二)結合肢體動作開展發聲練習
新課改以來的小學音樂歌唱教學,更加強調學生對音樂的敏感度。結合人體開展發聲練習,通過擊打不同的部分,從而發出不同的聲音,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增強他們對音樂的敏感度,增加他們歌唱和樂器表演的感染力。
例如在學習《七子之歌》《送別》、這種節奏性較強的歌曲時,筆者引導學生有節奏地拍手、拍腿、拍肩、剁腳、打響指等方式進行練習,這種別具一格的方式帶給學生以新鮮感,能夠豐富他們的音樂學習體驗,還能使其在生活中養成用人體部位打節奏的習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樂感。
(三)結合氣息站姿開展練習
在歌唱教學中,發音清晰且飽滿也是重要的內容,氣息和站姿尤為重要。為了鍛煉學生的肺活量和吐氣的均勻程度,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站立的姿勢吹墻面上的衛生紙,要保持衛生紙不掉在地上,用衛生紙貼在墻上的時間判斷學生的氣息狀況。為了提高發音練習的效率,教師可以運用音階開展練習。由于氣息講究慢而細,用最少的氣息進行發聲,因此,讓學生結合氣息和站姿能夠提高發聲練習效率。例如對于“哈”這個音,筆者在指導學生以此升高音階進行練習,注意不要讓學生發成“啊”這個音,只要輕輕發出“哈”的聲音之后馬上收住,不是用聲帶發聲,而是用氣息運聲。
結合站姿開展發聲練習,具體指打開肩膀,背脊直立,雙腿與肩同寬,整個姿勢保持“站如松”,收腹,讓氣息下沉至丹田,使得整個身體成為一個共鳴體,這樣發出來的聲音才夠渾厚、洪亮。
三、趣味發聲練習在小學歌唱教學中運用需注意的問題
小學音樂教師在運用趣味發聲練習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充分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遵循他們心理發展的客觀規律;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運用智慧教學語言。
(一)充分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遵循他們心理發展的客觀規律
由于小學生年齡比較小,他們的生活經驗不是很豐富,認知能力比較弱。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發聲練習的過程中,應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靈活調整學習難度,循序漸進地為提高學生的歌唱水平,這樣他們對音樂永葆熱情,在愉悅的氛圍下提升音樂技能和素養。
(二)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運用智慧教學語言
小學音樂教師要注重智慧教學語言的運用,要富有感染力和激勵性,一方面要清晰流暢,富有感染力,一方面還要帶有一定的情感色彩,給學生帶來美的感受和體驗,增加學生音樂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每個人都需要得到他們的肯定和贊美,小學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采用鼓勵式評價方針,當學生在發聲練習中表現優異時,教師可以用激勵性語言表揚或肯定他們,如“你真棒!”“你氣息的運用很標準!”“站姿非常標準,加油!”等贊美的話語。此外,對于表現欠佳的學生,也要鼓勵他們,不要過分批評和指責他們,應看到他們的努力和進步,如“這個音你比上次拉得更長!”“你越來越有節奏感啦!”“你的音色先天條件真是太棒了!”等等,讓學生感受到歌唱練習的趣味性,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感,進一步提升他們在音樂學習的上的動力。
四、結語
總之,音樂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且持久的。小學音樂教師應注重趣味發聲練習在歌唱教學中的運用,在小學階段奠定學生音樂學習的穩固基礎,為其將來音樂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教師通過將趣味發聲練習運用在歌唱練習中,有助于學生把握歌曲情感,提高歌曲演唱的完成度,對于其音樂技能和音樂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小學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結合小學生的音樂學習需求,為趣味發聲練習增添新的內容,發揮更大的教學價值,在增強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方芳.趣味發聲練習在小學低中年級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綜合),2016(42):96.
[2]許麗君.趣味發聲練習在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的運用[J].黑河教育,2015(8):73-74.
[3]王爭.小學唱歌教學中趣味發聲練習的設計與實施[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03):107-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