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俊

摘? 要? 通過對山東省內部分高校團委老師、藝術社團指導老師、社團成員等的調研以及社團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的內容分析,筆者發現,新媒體時代高校藝術社團的網絡化、多元化和開放性進一步增強,但其發展還面臨著活動層次低、宣傳平臺內容與形式單一、管理不夠規范等問題。利用新媒體手段創新藝術社團發展的內容和形式,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高等教育課題。
關鍵詞? 新媒體;高校藝術;社團
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18-0035-03
根據騰訊發布的《2019年高校新媒體觀察報告》,目前高校大學生已經進入數字生活時代。作為最具活力的學生組織,高校藝術社團更要以積極的姿態努力擁抱新媒體。筆者以山東地區高校為例,調研高校藝術社團的發展現狀,針對部分高校藝術社團學生干部及一般成員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90份,回收率98.3%。問卷發放選擇了濟南、青島、臨沂、濰坊等地的藝術類院校和普通高等文、理科院校的大一到大四的多個專業。筆者希望通過本次調研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對高校藝術社團的創新發展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1? 新媒體時代高校藝術社團發展的新特征
新媒體為高校藝術社團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高校藝術社團的宣傳、交流和發展都帶來了一定的機遇,藝術社團的網絡化、多元化和開放性進一步增強。
1)高校藝術社團交流互動的網絡化。新媒體進一步強化了高校藝術社團成員的黏性,為高校藝術社團成員、社團之間的互動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除了日常活動的交流,目前絕大多數藝術社團都有專屬的交流QQ群或微信群,社團成員之間通過微信、微博、微信群或者QQ群等聯系工作、交流感情。新媒體手段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藝術社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高校藝術社團宣傳渠道的多元化。調研發現,有82%的藝術社團建立了專門的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貼吧等,并設有專門的新媒體部門和人員負責社團新媒體賬號的運營維護和日常更新。社團納新、日常活動等都會通過校網站、社團聯合會、院系網站以及社團自身的公眾號或微博進行宣傳。
3)高校藝術社團發展方式的開放性。新媒體進一步提升了高校藝術社團的影響力,各大高校藝術社團的日常活動的聯合開展和線下交流溝通都變得越來越便利。高校藝術社團也逐漸呈現出跨校活動增多、與社會聯系增多的發展趨勢。例如以漢服社團為例,漢服類藝術社團是伴隨著近幾年漢服的流行而發展起來的新興社團,濟南地區的山東管理學院、齊魯工業大學、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等高校就經常聯合開展一些漢服走秀、漢服文化節等活動。
2? 新媒體時代高校藝術社團發展的問題
筆者在問卷調研的基礎上通過走訪濟南地區相關高校團委老師、相關指導老師、社團負責人等,以座談會、訪談、在線問答等形式,同時研究分析了大量省內高校微信、微博、空間等新媒體平臺內容。筆者發現,當前高校藝術社團主要存在活動層次低、宣傳平臺內容與形式單一、管理不夠規范等問題。
1)社團活動層次低,專業性與創新性不足。高校藝術社團的活動本身具有一定專業性,但因為社團成員并非都來自相關專業,專業素養上參差不齊,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藝術社團活動的深入和創新。同時,高校藝術社團的發展大多以自我成長和自我服務為主,校內不同社團之間的合作,甚至與校外社團和社會機構的合作相對數量較少,在整合校內外資源共同促進和發展方面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2)社團宣傳平臺形式和內容單一,新媒體手段利用不足。目前很多高校藝術社團還沒有意識到利用新媒體開展宣傳的重要性,仍有不少社團還沒有新媒體宣傳平臺,絕大多數社團的新媒體平臺信息匆忙上馬,沒有專人維護,內容以常規性的活動為主,信息的定期更新和維護不足。關于社團章程、社團制度、社團文化及理念等相關的內容則很少。
3)社團管理不夠規范,后續發展機制和指導不足。目前絕大多數高校社團的發展過程中存在管理任務重、人手少,藝術專業教師的有效參與較少、社團干部的培養不夠等一系列問題。在走訪濟南市一些高校時,筆者發現不少高校團委負責的老師僅有2~3名,僅日常工作的開展都十分緊張,根本沒有多余的精力去管理社團。此外,也有不少多個社團掛在同一指導老師名下的情況,指導老師對社團的指導僅僅是義務上的參與,沒有相應的課時獎勵或相關指導費用,專業教師參與指導社團的積極性不高。
3? 新媒體時代高校藝術社團創新發展的機制與策略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新媒體時代把高校藝術社團建設做活做實,必須充分運用新媒體的手段,促進藝術社團專業化、規范化、社會化、品牌化發展。
1)強化指導參與機制,促進專業化發展。一是建立適當的獎勵評價機制。共青團中央和教育部在《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要普遍推行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客觀記錄、認證學生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的經歷和成果。藝術社團作為高校中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第二課堂之一,應當成為學校人才培養評估、學生綜合 素質評價、社會單位選人用人的重要依據。第一,一方面鼓勵藝術專業老師參與社團的指導監督。鼓勵教師將日常教學和科學研究與社團活動相結合,將科學研究與社團建設相結合等。針對藝術社團活動質量層次較低的問題,可以嘗試將藝術類社團開展活動與公共藝術課程結合起來,對指導藝術社團的專業教師進行獎勵,指導藝術社團也可以納入課時量進行考核[2]。另一方面建立對社團成員和社團干部的考評機制,對于表現優秀的成員及社團干部進行予以綜合測評分或者適度的物質獎勵,提高社團成員工作的熱情。第二,強化線上指導和線下活動相結合。新媒體時代,給藝術社團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指導老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新媒體平臺對社團活動進行在線培訓、在線指導和及時反饋,社團成員之間通過在線的趣味活動或者共同關注的興趣類話題也可以很好地凝聚在一起。
2)完善培訓提升機制,促進規范化發展。新媒體信息的快速傳播,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高校藝術社團的影響力,也對藝術社團成員的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是完善社團的培訓提升機制。一方面,強化定期的專業知識培訓,提升社團成員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積極推進媒介素養培訓,提升社團成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法律法規、學校規章制度等相關的培訓,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確保社團新媒體起到正確的輿論導向。二是加強對社團新媒體平臺的監督管理。堅決杜絕利用新媒體平臺傳播違法規或者與社會道德相悖的信息,同時也要謹防藝術社團發展過程中的過度商業化趨勢,面臨不斷的消費升級,許多商家看到了大學生的消費潛力,也有個別變相利用社團宣傳其商品和服務的現象,對此種情況一定要提高警惕。
3)建立引導合作機制,促進社會化發展。一是加強藝術社團的校內合作和跨校合作。積極促進校內社團聯合開展活動,可以有效地彌補一些社團設備有限,場地小,資金緊張的問題,提升活動質量。同時,不同類型的高校藝術社團之間可以跨校聯合開展一些活動,通過活動交流探索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二是努力尋求社會合作。在社會合作方面,有的高校藝術社團已經探索出了相對成熟的模式。例如山東大學的茶文化協會與山大傳統文化體驗基地及校外茶社有密切合作。山東藝術學院的新浪潮FM是一個大學生原創廣播電臺,不但在學校內擁有大量的粉絲,還在喜馬拉雅FM、企鵝FM、懶人聽書、蜻蜓FM、荔枝FM等平臺上都有固定專輯,訂閱用戶分布到山東、北京、廣東、河北、浙江、江蘇等多個地區。
4)打造扶持重點社團,促進品牌化發展。一是做大做強藝術社團品牌。高校應著力扶持一些特色藝術社團,打造藝術社團文化的亮點品牌。山東農業大學高度重視社團文化建設,該校文化藝術協會入選2018年全國高校“百強學生社團”,協會不僅舉辦對內的書畫展、對外的詩詞交流活動,更注重鼓勵學員參加專業比賽,不斷建設完善學術研究、藝術咨詢等,成為山東農業大學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橋梁。二是做實做活新媒體宣傳平臺。采取多途徑多渠道的方式來宣傳推廣社團品牌,能夠有效地提升社團活動層次、增加社團間相互交流、保證社團品牌質量的優良[3]。高校應加強以社團網站、社團公眾號、社團微博為主的社團官方賬號,打造新媒體全網傳播矩陣。同時,鼓勵有條件的藝術社團自主創辦多樣化新媒體平臺等,并建立官方賬號和藝術社團賬號的鏈接。在宣傳內容上綜合運用圖片、漫畫、視頻、H5、短視頻等多種形式,推出校園話題,引導師生參與,也可與其他高校藝術社團聯合推出一些話題或者策劃活動,提升傳播力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周婷婷.論高校藝術社團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J].當代音樂,2017(13):33-34.
[2]陳尉.普通高等院校藝術類社團管理模式的創新[J].藝術教育,2017(8):156-157.
[3]周科.高校藝術社團的品牌建設研究[J].設計教學與實踐,2017(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