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宙華
摘 要: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是加強文化傳播,提升圖書館競爭力的主要途徑,而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離不開商業模式的創新。基于此,本文從宏觀角度、推力與拉力理論入手,分析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模式的創新基礎、推力與拉力,為圖書館開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提供理論與實踐參考。
關鍵詞: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傳統文化
文化創意產品是文化與創意融合的產物,意指利用創意產業開發文化產業多元文化要素所得的產品,是商業模式下文化的必然發展趨勢。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可呈現圖書館的文化精神、經營理念與價值觀,可發揮圖書館的教育職能、知識產權職能與文化服務功能,需受到圖書館管理者的重視。
1 環境是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模式的創新基礎
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下文簡稱“文創產品”)開發模式創新的基礎為宏觀環境,包括創意團隊與宏觀政策兩項內容。
就創意團隊而言,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與銷售等環節,均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持。圖書館在開展文創產品開發時,需注重創意團隊的建設,結合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的流程,選拔優秀人才,如資深圖書館員、高端創意人員與設計研發人員等。對于內部人才缺乏的圖書館,可選擇當地文化機構或文化企業合作,如博物館、藝術類院校、美術館等,聘請相關創意人才,充實創意團隊。同時,在創意團隊工作期間,圖書館可邀請文化創意領域專家,定期開展文化交流活動,拓展創意團隊的視野,為創意提供靈感與方向,切實發揮人才優勢,開發優質圖書館文創產品。
就宏觀政策而言,目前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圖書館文創工作,《公共圖書館法》明確指出,各地區公共圖書館需做好文創產品開發工作,利用文創產品宣傳傳統文化;在2017年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中,將圖書館的文創工作作為評價指標,納入到評價體系中。可見,政府部門已為圖書館營造了良好的文創產品開發環境,但實際工作中,受人員編制、管理制度與資金投入等因素,使文創產品開發表現出文創人員積極性不足、缺乏開發動力、難以保障正常運轉等問題,阻礙圖書館各項職能的發揮。就此,圖書館需優化內部制度,遵循宏觀政策,規范經費管理與人員管理,配以激勵制度,提升工作人員對文創工作的認識,推動文創產品開發的標準化與精細化發展[1]。
2 需求是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模式的創新推力
推力論提到,商業模式的創新推力涵蓋管理者、文化環境、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等要素。和商業模式有所不同,圖書館具備顯著的公益性特征,使其文創產品開發模式的推力要素縮小為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兩項。
在技術創新方面,技術的發展可深化圖書館館藏資源的開發,使圖書館文創產品更為豐富,推動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模式的創新。就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可引入的先進技術包括新媒體技術、大數據技術、VR技術與人工智能等,實現圖書館館藏資源與第三方資源的有效融合,創新圖書館文創產品的開發模式。同時,基于先進技術支持,圖書館可向消費者征集文化服務創意,拓展圖書館文創產品的開發空間。例如,自2016年開始,上海圖書館每年都會舉辦開放數據應用開發競賽,組織社會各界人士將圖書館開發數據為基礎,利用大數據技術深入挖掘,提供優秀的圖書館文創產品服務創意,提升圖書館資源的研究價值。由于海量開放數據的研發方向過多,上海圖書館會在競賽中設計不同主題,規范數據開發,如2016年的家譜主題、2017年的名人主題、2018年的歷史人文主題等。
在市場需求方面,經濟水平的提升加大了人們的精神需求,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圖書館文創產品憑借其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關注。消費者的購物需求,推動了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模式的創新。同時,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廣闊的交互空間,使其對自我發展與自我體驗投入更高的熱情。就此,圖書館需提高對消費者參與的重視,引導消費者參與到圖書館文創產品的設計與生產環節,為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以山東省圖書館為例,在其110周年館慶之際,舉辦了文創產品設計大賽,組織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開發呈現山東圖書館特色的文創產品,如紀念品、飾品或辦公用品等,吸引眾多參與者,實現了圖書館教育與產業職能的有效整合。
3 吸引是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模式的創新拉力
拉力理論指出,商業模式創新的目的在于抓住市場發展機遇,通過各項措施的實施,為用戶提供符合其需求的產品。就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模式而言,其創新拉力在于吸引,圖書館可通過優質的產品設計與有效的營銷策略,吸引更多消費者,實現開發模式的創新進步。
就產品設計而言,圖書館需在文創產品開發前,做好市場調研工作,結合圖書館文創產品的目標客戶群,分析消費者的需求,了解其審美需求、使用需求與文化需求等內容。根據上述需求,遴選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進行文創產品的開發設計,產品設計要點在于文創產品與文化元素的融合,設計者需將藝術性與實用性兼備作為產品設計原則,優化文創產品的造型、功能與工藝等要素,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基于上述產品設計要求,圖書館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1)傳統文創產品,可體現圖書館文化、地域文化的產品,設計者可根據圖書館的書籍元素、地方節慶文化等要素,設計文創產品,如國家博物館開發的金玉滿堂保溫杯與便攜功夫茶具等;2)數字文創產品,如電子圖書資源與在線展覽等;3)創新文創產品,如設計以圖書館文化精神為核心的卡通形象等。
就營銷策略而言,銷售是提升圖書館文創產品商業價值的關鍵環節,營銷策略的合理應用,可推動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提升圖書館文創產品的開發成效。從“故宮口紅”的成功營銷案例看來,網絡營銷可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吸引各地區的消費者關注并購買文創產品。就此,在文創產品營銷中,網絡營銷是擴大圖書館文創產品宣傳范圍,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主要途徑,圖書館需開通線上銷售渠道,提升文創產品營銷效果。例如,在2019年10月,國家圖書館與天貓文創達成深度合作,并牽手十大出版社,推出二十組跨界文創產品,包括隱形眼鏡、白酒、咖啡、帆布包、美妝套裝、日歷與漁夫帽等,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利用天貓平臺的海量消費者群體,加強圖書館文創產品的營銷,有效推動了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模式的創新,落實圖書館的多項職能[2]。
4 結論
綜上所述,圖書館文創產品創新受多種因素影響,圖書館管理者需協同分析,推動文創產品可持續發展。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創意團隊與管理制度是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的基礎;消費者的市場需求與行業技術創新,是推動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的關鍵;文創產品的優化設計與有效營銷,是消費者要點,圖書館需結合上述要求,開展針對性文創產品創新。
參考文獻
[1]田利.圖書館文化創意來源及產品開發模式研究[J].圖書館研究,2018,48(06):95-99.
[2]郭慧玲.面向用戶創新驅動的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模式探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10):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