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嘯
摘 要:頂崗實習已經成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一種普遍教育模式。脫離學校管理,進入企業實習過程中,頂崗實習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接踵而至,既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又有實習企業教育弱化、學生個人迷茫等問題。引導學生順利適應此階段的學習、生活、工作,更好適應社會,需要學生個人、學校、企業、社會同時發力,共同培養出思想素質好、技能強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實困境;有效路徑
高職教育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是其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不僅要培養學生掌握專業技術知識和技能,其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關系著高職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等觀念的形成,更關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綜合素養的培養。
頂崗實習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將理論技術知識用于實踐的一種普遍教育模式。在頂崗實習期間,脫離了班級、學校的管理,離開了老師的教導,以“準員工”的身份進入企業實踐實習的高職頂崗實習生,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哪些現實困境,又將如何解決呢?
1 高職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實困境
1.1 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陣地”缺失
高職院校學生在校學習時間較短,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僅一年時間。頂崗實習學生無法再接受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教育,直接割裂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學校思想教育的“主陣地”。學生在接收系統的理論課程教育外,在生活、學習、思想、就業等各方面遇到困境時,輔導員、各任課老師、團委、學生會等對學生進行生活指引、學習教導、心理疏導、就業指導等方面的幫助,助學生脫離困境,使之更好地融入大學生活,適應社會化需求,同時在生活的點滴中提升學生思想、道德與法律素養,幫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
離開學校進入企業,學校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無論是系統教育還是日常教育,鞭長莫及,逐漸減弱。而在校期間對學生主要以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規范教育、法制教育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轉變為以職業道德為主的教育。盡管學校會委派輔導員或者實習指導老師定期不定期對學生各方面進行指導指引教育,但由于時間空間的限制,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主要模塊缺失。
1.2 實習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弱化
盡管學生是以頂崗實習的身份進入企業,但是企業已經將學生視為“準員工”。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的企業,更關注“準員工”是否能夠勝任崗位工作,是否能夠給企業帶來利潤,而忽略了對“準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氣息濃厚的企業,或者開展有黨團活動的企業,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又會將頂崗實習學生的“準員工”身份邊緣化,以黨組織、團組織不在企業為由,無形中將實習學生排斥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邊緣。
以學校全方位教育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企業形式化教育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必然導致實習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處于真空地帶,甚至會出現“兩不管”的現象。學生思想政治正常社會化進程將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1.3 實習學生面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迷失
學生進入企業頂崗實習,一方面是將學習理論知識用于工作實踐中,另一方面也為學生進入社會進行完全社會化做準備。但是面對社會環境、生存環境的變化,學生呈現無所適從的狀態。一是學生的生存環境發生了變化,企業、社會中不良思想觀念對新入企業的學生是一個沖擊,面對沖擊,學生有可能會感到無所適從;二是十九大以來,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人民的需求呈現多元化。同樣,大學生的需求也呈現多元化趨勢,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滿足他們對世界、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離開學校,社會一些不良風氣襲來,學生的需求多樣化,但是他們還不能很好地辨識社會現象,難免陷入迷茫狀態。
由學生到頂崗實習學生,盡管都是學生,在學校,他們是以接收教育為主的學生,在企業,他們則是以完成工作為主的“準員工”。 有些學生不能很好地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面對工作束手無策,有些學生脫離學校老師的管教,又不知如何拒絕一些不良風氣的誘惑,有些學生離開學生群體生活,無法很好地重新融入一個新的群體。總之,各種情況的發生,使學生無法適應新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而作為“00”后的一代獨生子女,自主意識強、難以控制個人情緒、抗壓能力和解困能力勢弱,無處逃避的煩惱,無處釋放的壓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處于迷茫狀態的頂崗實習生更為重要。
2 高職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
2.1 學校抓好頂崗實習過程中檢查與指導工作
首先,學校樹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學校要尊重學生,努力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服務能力。在選擇企業方面,學校不僅要考慮企業和學生專業是否對口,還要考慮企業的人文企業文化氛圍。
其次,學校和老師要加強與企業的溝通。一方面,建立校企互聯機制。學校要有專職輔導員和實習指導老師經常性地和企業相關負責人進行聯系,定期走訪實習企業,隨時了解關注學生工作、學習、生活、思想等方面狀況,及時解決學生的困惑和迷茫。另一方面,建立順暢高效的“微媒體平臺”。輔導老師利用“微媒體”建立由實習學生、老師、企業相關負責人聯系的交流平臺,讓學生及時表露想法,宣泄情緒,分享問題,與學生實現良性互動,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2.2 企業做好頂崗實習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首先,企業要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尊重實習學生。企業安排實習學生工作,要考慮到學生作為未完全社會化的個人給予關心,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頂崗實習初期,關心學生是否能夠適應工作崗位的同時,還要關心學生心理健康情況。
其次,頂崗實習企業將學生納入到企業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盡管頂崗實習學生的黨組織關系、團組織關系未轉入到企業中,企業不能以此為借口將實習學生排斥在企業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外。頂崗實習學生少的企業,可以將學生納入企業日常政治教育工作中,如日常黨員、團員集體政治學習、政治活動等,及時傳達黨中央文件精神。頂崗實習學生多的企業,可以組建流動團員、黨員學習小組,制定思想政治學習活動計劃,弱化學生政治身份邊緣化的窘境。
2.3 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首先,做好學生頂崗實習前認知教育,及時調整心態。學校、老師做好實習前企業調查工作,學生提出頂崗實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老師和已經完成頂崗實習的學生盡可能給與詳盡的解答,或者帶領學生進入企業進行現場動員,消除學生的困惑與畏難情緒。
其次,建立自我考評機制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不是放任學生不管,而是和學生一起建立具體目標,比如建立自我考評量化表,并強調學生應該遵從的底線和基本原則,讓學生定期對學習、工作現狀做出自我評價。學生進行自我考評,在引導下提高學習、工作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把老師、學校、企業、社會的要求,轉變為自身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社會化能力。
即將走上工作崗位走上社會完成人生社會化的頂崗實習學生,他們正確價值觀形成又尤為重要,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不容忽視。建立頂崗實習學生完善的思想教育工作機制,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將不容忽視,學生個人、學校、企業、社會,每一個個體、每一個組織都要認真對待。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鄒開明.頂崗實習階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困境及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