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建生活化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努力搭建生活與課堂的橋梁,擴展生活化初中英語教學的深度及廣度,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1-0037-02
引 言
生活化教學方式的優勢在于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為此,英語教師必須積極調整自己對生活化英語教學方式的理解,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與實踐。
一、理解生活化的含義,創建生活化的情景
部分教師在展開相關英語教學時,并不能夠較好地理解生活化教學的內涵。教師可能會給學生布置一個與其生活比較相符的作文,如初中生活感想、最難忘的同學等命題作文,但是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教師不會利用一些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命題。其實,這種教學方法和“教師作為主導,學生作為客體”的教學模式是一致的,并不能夠發揮出生活化教學方法的優勢。要想真正發揮生活化教學的優勢,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第一,使用外界資源及輔助設備。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逐漸走入現代教學課堂,豐富了教學資源的數量和種類。合理使用外界資源及輔助設備能夠促進初中英語課堂的發展。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用數字信息有很大的好處,如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提供更廣的知識面等。例如,初中英語牛津版有這樣一個話題單元——Food。這是一種典型的話題式單元,其通過對實物的討論加強學生對英語語法及與食物相關的詞匯的學習。通過觀察筆者發現,很多教師都會直接引入話題,讓學生參與到話題中來,而這種方法對學生而言是缺乏吸引力的,很多學生可能從話題一開始就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而當教師采取另一種圖片和視頻結合的方式時,學生在此單元學習的注意力明顯有所提升。這是因為學生能夠通過多媒體設備及多媒體資源更好地感知教學內容,從而進入與教學相關的情景中。
第二,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情景。在引導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很多小的細節,如引導語簡單化、引導方式多元化等。簡單的引導語言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引導內容,這比復雜的語言更能夠讓學生進入相關情景中。在設計教學情景、對學生走入情景做出引導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對情景引導方式的了解是比較狹隘的。例如,有的教師認為語言上的引導就是主要的引導方式。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情景引導的方式是非常多元的,語言引導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引導方式,游戲化的引導方式在某些情況下具有更好的效果。在小組情景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之間進行簡單的游戲互動,這能夠形成較好的小組氛圍,對小組情景活動的順利展開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在教學Living in another country時,教師采取了如下的教學方式。第一步,分析教學內容,設計相應情景。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分析,教師認為文章的中心故事(到另外一個國家生活)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較遠。因此,創設一個相應的外國生活情景,對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步,進行資源的收集,建設相關情景。在情景內容設置結束后,教師可通過網絡了解國外的文化,并重點關注中外文化差異,包括外國人會更樂意接受一些留學生,讓其參與自己的家庭活動。第三步,利用收集來的資料,結合文章內容,設計相應的PPT。由于準備豐富,該情景化教學最后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精選生活化的內容,實現教學與生活的完美融合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使用一些學生接觸更多、更為流行的動漫短片作為背景進行情景介紹無疑具有更好的效果。通過對部分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進行分析,筆者發現其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存在較為隨意的特點,這一點對于生活化教學更是如此。鑒于此,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善。
第一,明白自己教學方式的意義。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并不能理解生活化教學方式的實質。因此,其對生活化教學內容的設計也是不充分的,其實,明白生活化英語教學的意義是進行教學內容設計的關鍵。為此,教師可以進行相關文獻和教學案例的分析。通過分析,教師便能夠對生活化初中英語教學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二,多平臺、多渠道地查找教學內容,擴展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深度及廣度。在英語數字化平臺的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了英語資源的創造中。在這種情況下,英語逐漸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種多元主要表現在數字化應用平臺,它能夠提供的知識廣度比傳統教育要寬得多。除此之外,資源的多種來源還決定了資源形式的多樣性,學生可以更容易地在英語中獲取自己喜歡的資源類型,這就避免了傳統單一的教育造成的學生興趣度不高的問題。數字化英語教學平臺給教師提供了較為廣泛的空間,教師需要合理地利用多平臺、多渠道的資源。
第三,設計教學目標,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英語教學最重要的任務是增強學生的英語水平。但是在教育模式的不斷改革中,英語教學的主旨反而越來越不明確。英語教學改革鼓勵教師嘗試新的教學方法,而現代英語教學方法是非常多的,如情景教學法、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型教學法、分組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好處,但是過度注意方法而忽視教學內容則會本末倒置。這是因為教學方法始終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當教師的教學內容存在很大問題時,就算其教學方法再好,對學生能力的促進依然是有限的。為了避免教學上的本末倒置,教師可以在教學前就設計好自己的教學目標。而在教學內容設計環節,教師應該嚴格保證自己的教學內容設計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的[1]。
例如,在教學The world is in danger時,教師進行了如下的教學設計。第一步,明白教學的意義,設計教學的目標。文章The world is in danger中涉及人類現在最關心的環境問題,教師據此設計了兩個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白當前的環保問題;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知識。第二步,豐富教學內容。文章中涉及一些知識及環保相關的內容,但是比較粗淺,不利于學生全面了解問題。為此,教師在對文章內容進行提取的基礎上又查閱了一些資料文獻,如溫室效應的產生。為了讓學生對內容更為了解,教師設計了一系列生活化的圖片幫助學生認識、了解溫室效應的產生,如待機但是不拔插頭的電視機、隨意燃燒的街道垃圾等。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相應的知識,教師還利用一些句子進行文章的擴展,如“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we need to take proper action”中使用了“In order to”詞匯。
結 語
綜上所述,英語教學方式生活化的重點是讓學生融入相關情景中,從而把學習變成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非常多元的,生活可選擇的教學內容也是非常多的。但是,不同教學內容的最終教學效果可能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運用多媒體,精心設置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張敏.新課程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生活化[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8(06):53-55.
作者簡介:馬秉干(1972.1—),男,江蘇濱海人,本科學歷,高級教師,從事初中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