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倩
(濟寧學院,山東 曲阜 273155)
樂理從性質上講是音樂的基本理論課程,也是音樂中任何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和必考科目。眾所周知,樂理課是學習聲樂、器樂以及音樂鑒賞等音樂活動、音樂課程的基礎課。樂理知識不僅僅是簡單枯燥的理論集合,也不是可學可不學的理論課程,它是開啟音樂殿堂的一把必備鑰匙,它是引領音樂學習者必備的一門基礎理論課程。
樂理在實際教學中總是存在問題,或者是師生家長的不重視,又或者是學習內容過于枯燥。把音樂學習比作是一幢建筑物,那樂理知識就是地基,地基就是要夯實,建筑物才不會倒塌。樂理知識不扎實,在音樂中就會出現識譜的障礙,錯譜的情況也會增加,究其根本還是不理解音樂的內涵,導致學習效率的低下。學習樂理知識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專業知識的吸收,提高理解能力、音樂鑒賞和分析的能力,從而帶動學習效率為更長遠的音樂道路打下夯實的基礎。如果理解不足,隨著音樂學習的逐漸深入,樂理知識掌握不牢固的同學學習中困難會增大,心理壓力由此產生了,既然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后來去克服心理壓力,還不如一開始就掌握好基礎。
學習樂理知識能讓學生更透徹理解音樂基礎,聆聽辨別各種和弦、音程等,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中表達的含義,使學生學會通過音樂基本要素表達自身的情緒,對于聲樂學習者來說,不僅要擁有一副好嗓子,還要有良好的樂感更重要的要有一對“好耳朵”,可以分辨聲音質感、強弱、音準的耳朵,聽的不對怎么可能唱準呢。對于器樂學習者來講學好樂理知識就更重要了,不僅要判斷音準還有熟悉掌握音程、和弦之間的關系。
樂理課程就是一門以理論為主的課程,其中有很多概念以及含義,如果就按照正常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進行,課堂氣氛必然是沉悶的,會讓學生的注意力下降,造成教學效果的不達標,更可怕的是可能會造成惡性循環,讓學生失對樂理課的學習興趣。所以能夠看出一個愉悅舒適的教學氛圍的重要性。氛圍制造的前提是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尊重與愛是互相的,學生喜歡教師,自然愛屋及烏,將好感轉移到課程中來。這就要求老師要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提高課堂的能動性,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性。音樂也是一門充滿情感的課程,樂理知識的學習也應該在相應的環境中進行。
樂理知識是音樂學習的基礎,而不是單獨割裂開來的一門課程,在視唱、聲樂以及欣賞等每個科目中都存在樂理的影子。樂理之所以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困難,是因為樂理知識較為抽象,在腦海中沒有一個具體的形象。所以針對此教師可以將樂理知識和身邊常見的事物聯系起來,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對于學生理解起來較為簡單。比如在學習2/4拍時,教師可以先彈奏2/4拍歌曲曲調,學生更熟悉這種旋律,之后讓學生隨著旋律拍手,通過擊掌的方式打出不同的節奏,用不同的方式擊打表示其強弱、區別。這樣的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動起來不僅是眼睛、雙手更是思維。
手勢教學法的優點是具體形象,學習效果也比較不錯。舉個例子,在背誦音程的音數和度數時,不需要強行記憶,可以通過音階中半間關系編成順口溜,掌握自然音程的判斷方式就比較簡單;其次利用手勢,把雙手當作跟音與冠音,通過眼睛觀察變化,判斷其增大還是減小;最后通過變化的循環通過得出音程名稱。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學習思路相對會清晰,也不容易出錯。也能夠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
興趣是學生成績穩步提高的前提,而游戲又是提高興趣的有效手段。由于樂理課程中理論知識偏多,所以很多教師就以書面為主,結果往往是讓學生失去興趣,造成效率的低下。所以應該把教學內容同趣味性相結合,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順應規律。學生的注意力是有時間限制的,老師要安排好課堂節奏,設計好課堂教學計劃。在學生們開始不集中精力時,運用游戲教學的方式來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比如老師可以展開各小組之間的競爭游戲,將同學們分為不同的組別,講明游戲輸贏獎懲制度,激發同學們的好奇心、好勝心以及榮譽感。分發相同的試題,計算時間看哪個小組可以用最快的時間,做好樂理試題并且準確率最高。游戲結束后由老師進行總結,一方面分析錯題鞏固知識,一方面對取得勝利的小組進行嘉獎,對失敗的同學進行鼓勵。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了教學目的,也增加了班級凝聚力。
類似的游戲方式還有很多,需要老師和同學們之間的配合。對于樂理教學來講我們要嘗試多種可能性,進一步的提高教學質量。
樂理知識也是講解與練習共同進行,同樣要將理論實際結合起來。樂理知識能夠根據內容劃分成不同的章節,在每一個章節中又有各自的重點,對于年級較高的學生,樂理知識前后連結性較強,難度相對較大,所以教師應該盡量在學習完新的內容時就進行一次測驗考察,幫助學生找到難點與重點,多思考新的思路方式,逐一解決學生目前的困惑和不解,為之后的樂理學習打好前鋒。
上述這些手段有優勢也有缺點,但是實踐證明只有靈活地將樂趣融于枯燥當中,就能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提高課堂的參與熱情,對樂理的學習也不必過于抵觸。樂理知識的透徹掌握能夠讓學生在之后的音樂學習中更加省力,減少瓶頸。在學生日后的音樂學習生涯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音樂、分析作品,不管是演唱還是演奏,都可以更加準確的進行二度創作。從而達到與創作者之間的音樂溝通。學生也可以嘗試著自己進行音樂創作,從而獲得更真實的,更直觀的音樂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