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鑫
摘要:在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服務宗旨由利潤最大化調整為使群眾共享醫改成果。公立醫院改革需保持其公益性和社會效益性,基于公益性的績效評價管理體系,能使醫院最大程度地發揮其社會效益。本文結合預算管理與成本管理,針對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體系進行研究分析,充分認識現存問題,切實制定解決方案,全面推進新醫改政策的落實。
關鍵詞: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考核;公立醫院
公立醫院運營管理中“運行成本飆升、財務控制疲頓、工作效率事倍功半”等問題隨著醫改政策的深入推進日漸突出。公立醫院正面臨從增設備、增床位、增人員的規模性擴張轉為提效率、減成本、重人文的內涵性發展這一巨大挑戰。公立醫院遵循公益性是新醫改方案著重提出的要求,嚴格執行預算制度,仔細測算項目成本,增強財務監管力度,科學考核工作效率,實行以崗位工作量及醫療服務質量為主的綜合績效考核制度,有效調動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公立醫院建立基于成本管理和預算管理的績效考核體系,對現代化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發展有重大現實意義。
一、預算、成本、績效間的關系分析
醫院經濟管理的“三駕馬車”——預算、成本、績效,有著互為補充、互為支撐的關系,三者協作能有效促進醫院發展。預算管理——參考值和目標值,代表整個醫院的預期目標,象征醫院未來發展的經濟結果[1]。借助全面預算管理,將發展戰略目標量化后分解,細化到具體的人、財、物,優化資源配置,將醫院預期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得以實現。成本管理是操作桿和數據源,成本數據是預算編制的基礎和績效考核的數據支撐點。醫院成本的消耗能在成本核算的分析下全面反映,起到有效管控成本的作用。績效考核——風向標和指揮棒[2],新醫改形勢下的績效管理包括預算和成本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經濟管理。醫院工作總計劃以設定的績效目標為依據,與各科室的細化目標聯系起來,結合預算管理、成本管理,逐步增強經濟管理在責任對象心目中的影響力,有效完成醫院經濟管理總體目標。
二、預算、成本、績效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縱觀全國,公立醫院都較為重視經濟管理的“三駕馬車”——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考核,但預算控制形式化、成本核算隨意化、績效考核指標無法與預算、成本等財務指標準確掛鉤等已成為實施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
(一)預算管理
公立醫院預算管理工作僅圍繞編制部門收支預算、申報項目預算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并未實施,造成預算編制不系統、預算執行不嚴格、約束機制不完善等問題。
(二)成本管理
醫院開展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供獎金分配依據,所以成本管理制度不系統、不專業,僅停留在圍繞科室成本開展的兩級核算階段,成本歸集和分攤的方法準確度不高,績效考核、預算管理及運營分析中未引用成本理念。
(三)績效考核
不細化、不科學的績效考核指標直接導致財務指標僅是工作量和收支結余,績效考核的經濟指標與成本核算數據不完全匹配,績效考核目標與預算目標脫節,未能充分實現戰略管理目標。
隨著醫改進程深入,公立醫院將徹底打破三大經濟管理模塊各自為營、單獨運作的現象,融合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的績效考核體系將實現醫院規范化、精細化和科學化的發展目標[3]。
三、基于預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績效考核體系研究
新醫改思路中的回歸公益性已達共識,公立醫院應避免以追求創收為目的、經濟指標為主的考核方法,加快構建反映公益性的績效考核體系,包含醫療服務數量、服務質量、服務效果、預算執行、成本控制、均次費用、患者滿意度等考評指標,更好適應公立醫院醫改發展要求。
針對現存問題,醫院領導層應從思想上注重績效考核工作,在新醫改政策的執行中逐步健全績效考核機制,穩步推進適應新醫改要求的績效考核體系的建立。新醫改形勢下,醫院應將全面預算管理作為總體把控的抓手,細分各項經濟指標,融合成本和預算管理于績效考核過程中,績效考核的科學合理性、公正公平性在全成本核算的精細化予以提升,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激勵作用,實現成本精細化管理和完成預算控制目標始終離不開績效考核的激勵機制。預算、成本、績效間相互制約、相互推進,最終實現醫院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及市場競爭力的大幅度提升。
(一)樹立正確的績效管理意識,完善各項醫院管理制度
首先,院領導要進一步深化職工對績效管理的內涵認識,定期開展知識講座,了解績效管理對醫院發展的實際意義;加強員工職業素養,領會醫院核心價值觀,在其指引下開展工作,杜絕形式主義;鼓勵全員踴躍參與績效管理,加深績效認識,激發奮斗意識[4]。其次,公立醫院應完善財務部門機構設置,明確財務管理功能定位,探索醫院成本核算、全面預算管理,促使醫院管理不斷向提供高效、優質、價廉的醫療服務目標邁進。醫院財務工作核心是調整醫院收支結構,減少管理成本,向管理要效益,這愈發迫切地要求醫院建立科學高效的績效考核制度。醫療行業專業度高,因此從“經濟考核”回歸至“專業考核”是唯一出路,醫療服務水平、患者滿意度、能否節約醫療成本等象征著社會效應的綜合指標也應成為考核的重中之重。
完善的醫院管理制度是成功實施績效考核方案的有力保障——建立科學有效的成本核算體系,加強醫院各項開支管理;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預算目標;健全績效考核管理中的獎懲機制,提升員工重視度和積極性。
(二)將成本控制、預算執行結果納入醫院績效考核體系
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全面預算管理、全成本核算應在醫院大力推行,預算的編制和調整、執行和分析、決算和考核等制度的健全被提上日程,以此為基礎合理控制醫療服務項目運營成本,達到最優化成本目標,把預算執行結果、成本控制情況和醫療服務工作效率等一并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目前,絕大多數醫院的成本核算僅滿足績效分配需要,只實施了院、科二級核算,沒有明確成本核算方法和實施細則,醫務人員、行政后勤人員乃至領導層的成本控制意識都較薄弱,醫院業務信息流與財務信息流未實現無縫對接,僅依靠規模效應換取經濟增長。公立醫院需逐漸建立與科室收入分配、年度綜合考核掛鉤的成本管理、預算管理及績效考核機制。醫院內部資源實現最優整合是全面預算管理最大的作用,綜合性預算管理體系將資金籌集、使用、分配融為一體,貫穿醫療收入、成本、效益等項目。它以成本費用控制為重點,將成本費用高低與績效考核掛鉤。成本核算要以服務項目、病種等為核算對象,預算中的成本控制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成本效益分析的開展對了解自身管理成效、科學制定預算目標、及時調整偏離預算的項目提供數據支持[5]。
新醫改要求醫院大力開展財務信息化建設,開發完善的核算系統被引入醫院,嵌入管理制度和核定預算額度等程序,實現預算、成本、績效間數據庫的共享;預算目標執行情況被納入預算執行考核范圍中,根據預算考核結果、工作難易程度和技術含量等合理確定科室獎懲及員工薪酬[6]。成本中心的考核點是成本節約額、降低額和降低率,醫院設置考核重心因科室和崗位的不同而應有所區別,明確區分預算執行中各項影響因素,定期分析科室實際與預算的差異,督促科室按質按量完成預算任務。醫院分配科室獎金應考慮以下指標:平均住院日、藥占比、次均費用、診斷符合率、服務質量、醫德評價、床位周轉率、科研成果等[7],不能僅依據成本核算的相關數據。在會計年度末,檢查追蹤全成本控制和全面預算執行情況,深入分析項目級、作業級、科級、院級的預算完成情況和成本控制情況,為個人及科室的年終績效考核提供強有力依據。醫院財務管理水平、資源配置合理性、項目投入產出經濟性在醫院經濟管理的“三駕馬車”的有機結合下得到了有效性評價,為完善下年運營目標提供可靠依據。目標制定是否科學、支出是否控制、配置是否合理、執行是否有效、管理是否精細等在“三駕馬車”的互相牽制下得以準確判斷。新醫改形勢下,醫院管理層以績效考核結果為依據實施相應獎懲,突出財務管理工作重點,這也是醫院預算和成本管理發展方向。
(三)推行以公益任務指標考核為導向,調動醫生積極性的績效考核制度
隨著醫改不斷的深化和市場競爭機制的引入,單純以科室收支結余和科室工作量為提成的獎金分配方式已不適應現代醫院發展需要,績效考核中增加具有社會效應影響的指標勢在必行。公立醫院公益性在績效考核體系中反映為醫療服務數量、服務質量、服務效率以及病人均次費用和社會滿意度等方面。公立醫院要將社會效益和病人預后效果作為考核主要指標,弱化經濟考核指標,將醫院工作重點移至提高技術和改善服務;建立緩解醫患關系、降低醫療費用、增加總體效益、提高各方滿意度、減少醫療糾紛等為導向的考核制度[8]。醫院對醫生的考核重在工作績效,不能簡單看其創收能力,通過創建醫院良好文化氛圍、重建各項規章制度等方式,杜絕過度診療。公立醫院抓好績效考核激勵機制的前提是內部資源分配要以預算執行情況和成本控制情況為基礎,以醫療服務質量為主要依據,綜合醫技術難度、工作強度、業務數量、崗位風險、醫德醫風等因素,大力開展績效考核工作,讓績效考核機制成為醫務人員遵守醫德規范和激勵公立醫院提高診療水平的有力手段,真正實現醫療技術價值和醫院社會價值。
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要從經濟效益考核回歸至業務能力考核,符合公立醫院實際情況的內部績效考核體系的建立已刻不容緩,將成本管理與預算管理理念引入考核中,讓考核更加透明、公正,讓廣大群眾的醫療需求更好地被滿足;讓成本管理與預算管理的引導作用保障績效考核的切實落實,利用考核結果的積極作用提高醫務人員發展潛能和工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整體醫療服務水平[9]。
參考文獻:
[1]徐議平.基于醫改新形勢下的醫院預算管理探討[J].財會學習,2018,13 (2):38-39.
[2]隋進峰.新醫改環境下的公立醫院績效管理模式研究[J].經濟師,2018,33 (1):253-254.
[3]鄭大喜.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的績效評價與薪酬分配[J].醫學與社會,2010,23 (2):15-17.
[4]雷鳴.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績效管理改革探討——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為例[J].當代經濟,2012 (12):58-59.
[5]唐麗娜,張俊權,張歡.以成本效益分析為基礎的醫院預算管理[J].中國醫院,2006,10 (12):58-59.
[6]李麗.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的關鍵點[J].中國衛生經濟,2010,30 (2):87-88.
[7]鄭大喜.基于成本核算的公立醫院績效評價與獎金分配制度設計[J].醫學與社會,2010,23 (6):55-57.
[8]鄭大喜.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臨床醫生的績效考核與薪酬激勵[J].現代醫院管理,2010,12 (6):8.
[9]戴小喆,鄭大喜.基于公益性的公立醫院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框架設計[J].醫學與社會,2012,4 (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