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可晨
【摘要】目的探討中國古代瓷器器形如何更好地運用于現代產品的造型設計上。方法以瓷器器形發展為綜述,結合當代設計的特點,與現代產品的功能性相結合,結論為瓷器器形的特點可以更好地適用于現代產品的功能性而探討。
【關鍵詞】瓷器器形;語義;傳統文化;環境;產業化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瓷器是中國古代最獨特、最富有特色的創造,它反映了中國最頂尖的藝術成就和審美。瓷器作為中國歷史最璀璨的明珠,承載的不僅是歷史發展的脈絡,更多的是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性格和綿延至今的文化記憶?,F代設計在當今愈發多元的影響下如何更好地發揚傳統藝術魅力是設計師尤其需要探討和關注的議題。
一、中國古代瓷器的造型與裝飾
(一)文明誕生初期的彩陶設計
在公元前8000-2000年之間出現瓷器的前身陶器,陶器的出現為瓷器的誕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漫長的時間里,使先民對于陶器的器形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中,器形會根據使用狀態的不同而進行不同的設計,即便這種設計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探索的,但依舊為后人們設計出各種優美器形起到了最初的啟蒙效果。器形發展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關于器形的實用性,其中包括器形的造型、尺寸,即陶器的高度寬度,會根據人手的大小、所能承受的重量或者所需要的容積進行尺寸上的變化,并且會結合使用環境和方法進行不同的造型設計,例如仰韶文化的尖底瓶;二是關于器形的裝飾或象征意義的設計,例如陶器上的彩繪和具有象征意義的紋樣。此后的瓷器也是從這兩個方向進行發展的。
(二)以造型多樣和裝飾多彩為主的瓷器
宋瓷主要以汝窯為首的汝、哥、官、定、均窯五大窯為主。器形變化以瓶最多,例如紙槌瓶、玉壺春瓶、膽瓶等。在釉色上以“天青”“粉青”為最,裝飾上出現影青和冰裂紋。除此之外,宋瓷多采用對稱嚴謹的造型,突出其典雅、古樸、大氣的特點。鈞窯在器形上除了常用的器形等還有祭祀所需要的器形,可見在當時宋瓷滿足的不僅僅是審美和功能性的需求,更多的是滿足當時文人的精神需求。元代青花瓷誕生的同時器形也在不斷增加,其體積相對較大,但裝飾細膩清雅,到了清代,受“五行”思想的影響,瓷器的釉色開始變得鮮艷瑰麗,裝飾也由單色繪變為了彩繪,寓意美好吉祥。
二、瓷器器形與現代設計的結合
隨著科技和工業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變得完全不同,古代的器形不再適用于今天的生活,但中國古代瓷器器形中屬于傳統文化的精神記號依舊存留其中,對于中國文化元素的提取和精神訴求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瓷器應用在現代生活設計的突破點
隨著當今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對于心理方面的需求也愈發強烈。如何讓人們從設計中獲得“文化歸屬感”,如何向用戶傳達產品中具有情感共同性的設計,選擇什么樣的設計元素,這些都是設計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在唐納德·A·諾曼的《設計心理學》中闡述的“設計的約束因素”中的“語義因素”即利用某種境況的特殊含義來限定可能的操作方法,從而打破了瓷器固有的造型語義,通過創造賦予其新的功用與含義,使古代器形可以恰如其分地融入我們的生活中。
(二)瓷器器形應用的設計方法
將設計靈感方面的元素和情感化符號進行抽象提煉,想要合理應用瓷器器形的語義首先就要對瓷器背后的文化符號有一定的了解。隨著道家、禪宗思想的逐漸融入,宋明理學在儒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認為“萬物之中皆有理”,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不斷去認識和挖掘事物的本質,講求自然無念、豁達清凈的心境。在客觀唯心主義和佛道思想的影響下,促成中國古瓷古樸大氣、溫潤雅致、含蓄內斂的風格,表達了追求自然美、渾然天成、超脫世俗的審美情趣。同時,也反映了出宋瓷不喜人工雕琢并以釉色和造型演繹低調中奢華的特點。到了清代,瓷器風格雖與宋瓷大相徑庭,但在器形的發展上依舊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例如,清代的“橄欖瓶”與宋代的“橄欖瓶”雖略有不同卻也同出一脈,這點與當今設計理念不謀而合,使設計生活化、普遍化、有需求點才會擴大文化的傳播性,才可以通過設計給人們帶來心理上的滿足。例如立達信(LEEDARSON)的君子系列(圖3)其思想靈感就來源于《論語》,通過設計表達出“君子不能囿于單一的技能方能志存高遠”這一思想追求。具體從以下三方面闡述。
1.通過提煉元素和改變語義進行設計
關于利用瓷器器形設計的方法總結起來有兩點:一是通過造型作為突破點。將瓷器中某一部分元素進行提煉,與現代元素相結合進行解構和組合。在保留傳統文化語義的同時在現代生活的環境當中亦不顯突兀;二是通過其他設計要素作為突破點,將古代的器形與材料、顏色、技術結合起來。當今的材料多種多樣,不同的材質所表達的感受也就不同,可以通過材料和顏色的不同營造不同的質感與氛圍,傳達出符合現代生活的理念和感受。
關于瓷器語義也要根據產品的功用與需求的變化而變化,不必拘泥于瓷器的尺寸、大小,進行抽象化的處理都應該盡可能地運用于我們的生活。
正如上文君子系列中的“青銅”在造型中燈罩的兩層器形取自于宋代橄欖瓶和唐式瓷尊的造型,燈座則采用清雍正棒槌瓶的器腹的部分。裝飾上采用哥窯冰裂紋的元素進行鏤空處理,達到光線柔和璀璨的效果。材質上,燈罩采用銅制燈罩,燈座則采用黑胡桃木,突出整體溫然質樸的感覺。其中燈座就是運用器形與木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設計的,燈罩則是運用瓷器的元素進行提煉后與金屬材料相組合,利用3D打印技術制造。
2.產品設計與環境的關系
環境對于產品同樣重要。只有被運用在正確的環境下,設計才可以表達出它本該傳達出的文化信號,瓷器的造型語義才可以被賦予新的含義,如此,瓷器的器形才可以得到大規模應用。“君子·青銅”(圖1)就是運用瓷器的器形,但與現代的科學技術和材料相結合突出了它的現代感,并且運用《論語》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將設計融入周邊的生活環境,并兼顧更深層次的傳統文化思想,才可以給予傳統文化以新生。
3.古瓷造型應用與產業化
例如“君子·青銅”(圖2)的設計關注的不僅僅是其中的形式美感,更多的是利用造型打碎分散燈光,使燈光更為柔和,使設計更具實用性。所以,使古瓷器形以生活化、實用性的形象并與人們產生共鳴,就要通過設計賦予古瓷與“高深”“脫俗”“藝術品”這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形象。在進行產品設計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對“古瓷”這一文物的品牌形象進行設計并突出其產業化、系統化的特點??梢砸源善鳛橹黝}或是針對某一類物品與瓷器相結合進行品牌設計,突出其親民化、生活化、“歸根結底是人們使用器皿”這一形象,讓大眾可以通過設計了解瓷文化,還可以通過產品體驗別樣生活的意趣和心境。只有近距離體會傳統文化,才可以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審美也漸漸開始向多元化發展,但關于中國本土的設計依舊匱乏,要發展屬于中國本土的設計就要取自于中國的傳統文化,本文就此大背景下就瓷器器形如何更好地應用于當代設計淺做探討。關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信號如何更好地提取其中的文化信號,如何做出有文化歸屬感和中國文化特色的設計,就以上兩個問題從造型語義和元素提取進行分析;其次,從使用大環境和品牌設計的系統化、產業化的角度思考中古代瓷器的發展,也希望今后能從瓷器造型應用上得到更多的啟示。
參考文獻:
[1]杜兆勇.現代產品設計中的設計情感[J].大眾文藝,2018.
[2]涂靜如.宋代建盞造型設計及其文化內涵[J].設計,2018(1):72-73.